故事正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人。 有一回,他意外地捡到三百两银子。这可让他又喜又忧,喜得是,自己捡了这么多钱,忧的是,这钱该放到哪里去呢?放在自己家里吧,思来想去,家里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存放银子的地方; 要是放在人家那里吧,人家一耍赖,谁会相信他有三百两银子?怎么办呢,要是整天带在身上,别说不方便,万一被人发现,万一被偷被抢。 “我的天呀,我有钱了,怎么还是不得安生呢!”这个人暗暗叫苦。 就这样,他从白天考虑到晚上,又从晚上考虑到凌晨,这一夜,他在万分紧张和焦虑中度过。这个时候门外大树上传来一声乌鸦的叫声,这人的心差点被吓得跳出来。他稍稍安定后,终于有了主意,他决定把银子埋起来,于是趁着夜色,扛着铁锹,来到大路口,一锹一锹地挖下去,挖了一个洞,然后将腰间藏着的三百两银子,轻轻地放进去,用土填埋压实。刚想离开,但他害怕银子被别人挖走,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来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然后把木板竖立在埋银子的地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喜欢到处溜达的邻居王二来到大路口,看到了这块木板,先是纳闷,随即他就笑了起来。他急忙跑回家,拿来铁锹,三下五除二,就挖到了银子。他把银子拎回家去了,到了家里,他的心里却不自觉的紧张了起来。他想:我偷挖了人家这么多银子,人家必定要告官。官府来人查办,万一怀疑到我怎么办?对,为了不让人家怀疑到我,我得做点什么吧。于是,他拿起笔墨,奔向大路口,在木板的另一侧认真写上:“隔壁王二不曾偷”!然后他又把木板小心地竖立在原处,放心地回家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把这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结果反而更加暴露了的行为。 |
|
来自: 昵称11434012 >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