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蚧壳虫! 蚧壳虫虫体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难。该虫的为害被列为园林“五小害虫”之首。 蚧壳虫若虫 蚧壳虫成虫 危害 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除了上述所说的以外,蚧壳虫在果树上待完之后,还会留下一些蜜露,而蚧壳虫留下的蜜露当中,会吸引蚂蚁来啃食蜜露。由于蚂蚁啃食蜜露的原因,导致树皮也有一定程度被啃破,从而导致树的遮阴效果消失。 蚧壳虫的危害 发生规律 蚧类喜荫蔽环境,枝叶过密,利于其生存和繁殖。每年4月上旬后气温较稳定,便有大量幼蚧孵化出来,至4月中下旬 出现全年第一次幼蚧发生髙峰期,以后每隔40多天便有一次 较为明显的幼蚧盛发高峰期。 防治措施 1. 加强养护管理 定期施肥, 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 通风透光, 减少虫害发生率。 2. 化学防治 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 在蚧壳虫还处于若虫期的时候,这个时候防止蚧壳虫就可以达到最大的效果。在每年的5/6月份时,应该早点喷洒农药,预防蚧壳虫的危害。 3. 生物防治 针对不同蚧壳虫,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在大自然界中,瓢虫是非常喜欢捕食蚧壳虫的,所以当在关注农事的时候发现有蚧壳虫的虫害时,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在自己的果树里投放一些瓢虫,这也是一种防止蚧壳虫的好办法。而蚧壳虫还有一种寄生类的天敌就是跳小蜂,在发现虫害后也可以引入蚧壳虫的寄生天敌从而达到灭杀蚧壳虫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