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苹果套袋黑点病。苹果套袋斑点病是套袋果实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影响套袋果实的优果率和商品性。 1 发病规律 苹果套袋斑点病可由多种弱寄生性真菌引起,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病菌孢子主要通过气流及风雨进行传播,主要从伤口侵染危害,如生理性创伤、药害伤等。套袋后,由于袋内温湿度的变化及果实抗病能力的降低,从而导致袋内果面上附着的病菌腐生侵染,形成病斑(图1),即病菌是在套袋时进入袋内的。套袋前阴雨潮湿、散落在果面上的病菌较多,病菌发生较重;使用劣质果袋加重发病;有机肥及钙肥缺乏或使用量偏低也可加重发病;水分供应失衡,造成果实生长裂伤,有利于病菌发生侵染;套袋前药剂喷施不当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图1 苹果套袋斑点病发病状 2 防治措施 2.1 套袋前喷药预防 套袋前 5~7 天以内幼果表面应保证有药剂保护,以避免将病菌套入袋内。同时,为避免用药不当对幼果造成药害,套袋前必须选用安全有效农药。防病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药剂有 :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 800~1 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 800~1 000 倍液、250 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 2 000~2 5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0 克/升悬浮剂 800~1 0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0 克/升悬浮 剂 800~1 000 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500克/升多菌灵(纯品)悬浮剂 600~800倍液+80% 代 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800~1 000 倍液等。 2.2 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适量使用速效钙肥,提高果实抗病性能 ,预防果皮生长裂伤。选择透气性强、遮光好、耐老化的优质果袋,并适时进行果实套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