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女:洞中泉水流不尽,谁对出来就嫁给谁,最后一人的下联真棒

 胡杨深处 2019-05-08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大部分都是非常低的,才子那是数不胜数,不足为奇,才女在中国古代那可是稀缺的,有人听过对联娶亲的吗?男才配女貌,才子配佳人,古代要是遇到知己,还能娶回家,那还不得高兴坏了,这个算是古代文化群体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娶亲方式了。

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可谓是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就连玩手机也可以算做很好的娱乐了,可是在古代,一个连电都没有的时期,谁会受得了寂寞。古人也不甘于寂寞,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大众百姓看戏闲谈;达官显贵更是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诗词歌赋兴盛后,文人墨客便有了更好的娱乐方式,饮酒作赋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情了。直到对联的产生,更是受到了许多文人的追捧。

从古至今,能舞文弄墨的人是数不胜数,对对联有着极高天赋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即使是这样,至今还是有许多对联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下联。因为想要对联非常工整完美,那是非常难得的,就比如乾隆给出的“烟锁池塘柳”,这句对联仍没有好的下联。再比如“寂寞寒窗空守寡”,这句对联是在明清时期,一个江南女子,才貌双全,但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最终出家为尼。她在寺庙的墙上写上此上联,并说若有人对出来,就嫁给谁。各路才子绞尽脑汁也没有对出下联。第三句便是“画上荷花和尚画”,出自唐伯虎之手,虽然后来有人对出了下联,但是算不上完美。

文人墨客喜欢用诗词歌赋和对子来展示才华,相互交流,吐露心声。像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之中就有唐伯虎与“对穿肠”的一段经典的对子,虽然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对联,但也显示出了对联在古代的流行。宋朝经济繁荣,文化也是随之不断地在发展,有大批的文人雅士横空出世,才子如范仲淹、辛弃疾、苏轼等人。才女相对较少如李清照、吴淑姬、张玉娘等人。他们众多文人大家共同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相传,当时开封有一名奇女子,多才多艺,父辈靠着经商积累下万贯家财,她是家中的独女,从小受到了在当时比较好的教育,要知道当时女子是很难接受到教育的。当时又是宋代词发展的巅峰时期,她的父亲也是格外重视她的教育工作。

古人成亲都非常的早,男子十多岁便可成亲,女子也是如此,在她十几岁时,她的父亲肯定也要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大家知道,文人的思想是与当时的百姓是不同的,他们的婚姻即使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是还是会有自己的想法,父亲也非常尊重女儿的想法,不求显贵,女儿喜欢便好。她也非常有主见,对男方提出了要求,必须才华横溢,这样才配得上她,否则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嫁出去。虽然现在这看起来很正常,但要搁在古代,不要求门当户对,对男方提出要求,那是少之又少的啊。

凭借她父亲的财力和媒人的人脉,很快找到了三个合适的青年才子,他们都考取了好的功名,虽然算不上顶尖的才华,那也是才华横溢的。女子看过这三位才子后觉得都挺满意,但是想要最后娶到她,还需要回答她出的题目,她对出上联,如果有人能对出令她满意的下联便可。她想出一个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然后托人转交给三位才子。

第一位给出的下联是“山间清风迎面来”,从对联整体来看山间对洞中,清风对泉水,看起来是对的非常工整的,而且上下联也是相呼应的,这个下联算是比较完美的了。第二位给出的下联是“屋上炊烟滚滚来”,虽然这句看起来比较的工整,流不尽与滚滚来意思是相差无几的,但是仔细看来,这两句毫无关联,完全是两个地方的事,并且“滚滚来”这句略有重复的意思。第三位给出的下联是“高山松柏常年翠”,整个句子听起来就比较有气势,高山与洞中是有呼应的意思,松柏对泉水,流不尽与常年翠都有持续不断地意思,这句也可以算作是很好了。但是最终,女子还是选择了第一位才子的下联,他才是她最中意的人。

如果是你们,你们会如何对出这个下联呢?既能对对取乐,又能抱得美人归,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