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別人,为自己赢得信誉

 黄元章553333 2019-05-08

有道是:“尊人者、人尊之。”在人际关系越来越透明化、直接化的今天.尊重这一原则在沟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对方才愿意打开沟通之门,与我们坦诚沟通。

尊重原则就是说话人所表达的言辞要能尊敬、重视对方,而不能侮导歧视、损害对方。尊重原则的把握不仅是言辞表达的要求,而且体现着说话人的品格修养。

尊重別人,为自己赢得信誉

汉代徐干的专著《贵言》提出:“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此理。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结果,彼此都不沟通、合作,显然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的例子。

老师:请张丽同学回答问题!

张丽:我不回答你!

老师:张丽同学,你既然不回答我的问题,必定有原因。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既然你不肯说明,那让我分析一下: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不能为人师表,不能让同学们信服,甚至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才使你这样呢?

张丽:老师,没有,没有的事。

老师:既然我还称职,我想你也不是有意让我难堪。那么,测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吧。我认为,不外有三种情况:第一 可能是我的启发式教学得不得当,同题提得过于浅厚,引不起你的兴趣,你不屑于回答,是这样吗?

张面:不,不是。

老师:第二,是你能回答这个同题,但不想回答。如果是这样,你现在回答也不迟。

张丽:我…我

老师:第三种情况可能是你不会回答,但又碍于情面,不肯承认自己不会回答的现实,忽然一时涂,想以强硬的态度搪塞过去。但我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呢?因为我实在不愿看到你交不上答卷呀。

张丽:老师,您,您别说了…请告诉我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尊重別人,为自己赢得信誉

上例中这位老师尊重自己的学生,并心平气和地耐心引导,消除了学生反感的情绪,终于打开心扉。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居高临下,不管青红皂白,通批评,学生的抵触情绪会更大,不会轻易地认错的,因为学生失了面子,老师势必没有达到规劝的目的,甚至可能连课也没法往下上了。

尊重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尊重他人,我们与人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没有尊重的沟通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可,体验对方的心情,让对方乐于接受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和工作多么卑微,穿着有多么寒酸,我们都应尊重他,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要知道,尊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有一个人想用零钱,就跑到卖

尊重別人,为自己赢得信誉

报的老人跟前,扔过去一张百元大钞,漫不经心地说:“找钱吧!”卖报老人非常生气,说:“我可没工夫给你找钱。”说罢,就夺回了哪人拿到手中的报纸。那人很生气,可也没有办法。

这时,第二位丽客也過到了似的情况,不过他比第一个人明多了。只见他笑地走到报前,对老人基数地说:“大爷,我碰到了一个难题,您能不能帮我ー下?我现在只有一张百元钞票,可我真的想买份报纸,可以吗?

老人笑了,他温和地说:“我来,确实没有零钱给你找,这样吧,报纸你先看着,有求伐再给我送过来吧。”说着,就把一份报纸意到他手里。

第二位颀客之所以能成功拿到报纸,就因为他对卖报老人很重所以打动了他。

这就是尊重的力量。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稍稍表示一下尊重,可能换得别人的热情相助。一句古语说得好:“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只有尊敬别人才能换来别人对你的尊敬,只有互相尊敬才能互相受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尊敬的欲望,并且交友和受尊重的希望都非常强烈。人们渴望自立,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平等地同他人进行沟通。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会觉得受到尊重,而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地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沟通,对方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

尊重別人,为自己赢得信誉

67岁的玛格丽塔・温贝里是瑞典一名退休的临床医学家,住在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松德比贝里。一天早上,温贝里收到邮局送的一张请東,请地参加政府举办的一场以环境为主题的晚宴。

漫贝里有些疑感,自己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跟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会被请呢?温贝里将请東仔仔细知看了好几追,骗认上面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后,放下心来:“看上去没什么不对的,我想我应去。”于是,温贝里心喜地挑选了一只有出席重大活动时オ穿的套装,高高兴兴地赴宴去了。

赶到见场,區贝里不山得吃了一惊:参加晚宴的竟然都是政府高级官员。其中就有环境大臣菜娜・埃克,他们曾经在其他活动中见过面。看到温贝里后、克先是一,然后马上向地报以最具的笑客:“女迎你,温贝里太太。”接着热情地将温贝里带到相应的座位上。温贝里和政府要员们一起进,并聆听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宴会结束后,按慣例要拍照留念,埃克邀请温贝里坐在第一排。就这样,温贝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几天后,温贝里浏览报纸时,看到了自己参加晚宴的合影和一则新闻报道:“政府宴请送錯请束,平民赴约受到款待。

原来,环境大臣埃克本来邀请的是前任农业大臣玛格丽塔・温贝里、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把请東错送到和农业大臣同名同姓的平民温贝里手中。对此,埃克表示:“不管地是谁,只要来参加宴会,就应该受到草重和礼。

看到这里,温贝里不由得心头一热,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埃克明知她是一个“冒牌货”,非但没有当场捐穿,反而给予了地大臣一样规格的礼過,这样不动声色的享重足以令她欣慰一生。

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之中。有时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越是不经意的自然流露,越发见得尊重的可贵。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想被人承认、想受人尊重的欲望。”渴望受人喜爱、受人尊敬、受人崇拜,这是人类天生的本性。但是,有取必有予,我们希望获得些什么,也就必须首先付出些什么。我们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

要先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我们活在这世上,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与认可,当你主动尊重别人给人以真诚、温暖与鼓励的时候,他们也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