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 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常因素多抑郁,气郁血滞,或感受寒邪,或血气虚弱,肝肾虚损,精亏 血少,冲任胞脉失于濡养所致。经前疼痛多属气滞血癌,常伴有胸胀,两乳胀痛,经行不畅,经色 紫黯或有块等症,经后疼痛多属虚寒。其表现有;面色苍白?神倦纳呆,形寒性冷,月经色淡而量 少等症。 1、香附3 0克,川楝子1 5克。共为细面。每服6克,】日2次,白开水冲服。月经前三天开始服用, 经后停药。主治痛经。(《土单验方选编》), 2、月月红3克,川牛膝15克,红糖1匙。水煎剂。主治痛经(《农村丐事通》1988·6)。 3、盆母草1 5克,无胡索6克。水煎服。主治痛经。 4、土 儿15克。去皮切片,加黄酉蒸汁,饭后服。主治妇女痛经(《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5、调经草、水葫芦各1 5克。煨水服。主治经痛。 6、生姜1 0克,捣烂加红糖30克,内服。主治痛经(《海内外秘方选》)。 7、益母草30克,香附1 0克。水煎服。主治痛经(《海内外秘方选》)。 8、生蒲黄、五灵脂各等量。共研成细末。每次9克,黄酒或米醋煎服。主治经来腹痛。(《奇难杂 症古方选》)。 9、在第1、2、4、颈椎处,采用关节后粗隆滑动诊断法及侧颈加力复位手法。主治痛经(《辽宁中医 杂志》1983 . 12)。 l o、益母草30克,香附1(1克。水煎服。每曰3次。主治痛经。 I l、香附于,半酒半醋浸、焙,又浸炒?为末或为丸。任意空心下。主浩妇人遇月经来则小腹痛 (《粲国佐已效方》)。 1 2、鲜蔷薇成熟果实q0~12 0克。煎汁。冲红糖、黄酒服。主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江'晖草药 手册)、)。 1 3、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备1 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 0~20克。每日1剂,分3~4次 服。于经前3~5日用药直至经净痛止。气滞血瘀者加柴胡、香附、桃仁;寒凝血瘀型加艾叶、吴 萸;血热夹瘀型加丹皮、炒栀子、黄芩;气血虚加瘀滞型加黄芪、党参、熟地。主治原发性痛经 (《上海中医药杂。啬:》1986·3)。 14、对月草根2 0克,月月红12克,川芎1 0克,益母草3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肝肾亏损 痛经。 1 5、丝瓜络20克,艾叶1 2克,益母草30克,红糖1 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肝肾亏损痛 经。 16、土当归12克,土牛膝12克,紫荆花根皮50克,土麦冬20克。将药物泡。白酒吞服,每日2次。主 治寒凝血瘀痛经。 1 7、桃仁6克,百草霜12克,马兰根20克,艾叶6克。将药物捣烂,调拌红糖、姜汁煎服,每曰3次。 主治寒凝血瘀痛经。 1 8、铁筷子1 2克,红浮萍16克,薄荷3克,红花1 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气血虚弱痛经。 1 0、鸡血藤30克,山楂20克,泽兰1 2克,茯苓1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气血弱痛经。 20、山楂(去棱)50克,向日葵籽(不去皮)25克。将上药烤干粉碎,过筛,制成散剂。为1付量,每日l 付,分2次服。经前1日开始,连进2付,为l疗程。服时加红糖或白糖少许,用温开水送下。主治功 能性痛经(《辽宁中医杂志n1979.7)。 21、鸡蛋2个,益母草3 0克。鸡蛋洗干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_20分钟。吃蛋饮 汤。主治气血瘀滞导致的痛经。 2 2、丹参1 00克,烧酒5 00克。将丹参浸泡于酒内约20天后即可服用。在月经来潮前适量饮服。主治 妇女月经小腹痛。 2 3、干芹菜30克,大戟l 5克。用永2碗共煎至1碗,温服。月经来前4~5日服,约5次可愈。主治经 前腹痛(《偏方大垒》)。 2 4、土牛膝90克,麝香o.1 5克,乳香9克。水杯半,煎牛膝至一杯磨二香入内。空心服。主治经来小 便痛如刀割。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1.实用中医经典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