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臁疮 本病属西医的慢性下肢溃疡范畴。是指小腿下部溃烂不易收敛的疾病。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血 渣不畅,皮肤失养所致。一般以经久站立或经久负担重物,饮食失节,损伤脾气.湿邪蕴留,气 滞血瘀或禀斌不足,瘀血阻滞,抓磕虫咬等而发病。本病临床特点是:起始先痒后痛,欣红漫 肿,继则破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疮口下陷,疮肉灰黑,流臭秽污水,等为特征。可数年乃 至数十年不愈。 1、柿饼适量。让患者先用温盐水洗患处,将柿饼嚼烂如膏状,摊在纱布上敷疮面,包扎,每日换 药1次。主治臁疮(《浙江中医杂志》1974 -3)。 2、艾叶洗净、晒干或烤干,以色变黄焦存性为准,然后研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将伤口清洗 后,将艾叶粉撤薄薄一层在疮口上,也可用生茶油调粉外涂,并用纱布遮盖好固定,每天1次。主 抬臁疮(《湖北中医杂志》1983 -1)。 3、生小草乌配等分藜芦,共研末,用麻油或蜂蜜调匀外搽。主治臁疮,疥癍疮毒。 4、黄丹、宫粉等分为末。用油纸,将黄蜡溶化涂纸上。将药糁贴疮上,立效。主治廉疮(《万病 验方》)。 5、血蝎末。敷之,以干为度。主治臁疮不台(《济急仙方》)。 6、轻粉1.5克,黄蜡3 0克。以粉掺纸上,以蜡铺之。敷在疮上,黄水出。主治臁疮不合(《永类 钤方》)。 7、白胶香末,以箬叶夹药在内贴之。主治臃疮《袖珍方》)。 8、杏仁去皮尖,纸压去油,取霜1 5克,轻粉3克,和匀将雄猪脊髓共捣。先用黄柏煎浓汤洗净拭 干敷之,将绢包好,数日.即愈。主治臁疮。 9.用鲤鱼腹前鳞眼贴之半月,揭下则不再发。主治臁疮。 1 0、十大功劳根皮,研末,和豆腐敷患处。主治膝疮(《闽东本]卓》)。 11、用佛前多年旧供花,取来用香油浸敷,即愈。主治臁疮(《云谷医抄》)。 12.臭虫同水龙骨捣和,麻油调敷,出尽黄水,即愈。主治臁癌(《西亭药镜》)。 1 3、白萝卜打烂,贴疮口上,1日1换,毒血去尽,再用,香30克,杏仁30粒,去皮与油,黄丹2 4 克,轻粉l_5克,旧玻璃9克,火焙为末,研细,麻油调搽,1日l换,数次即愈。主治臁疮(《周氏 家宝方》)。 14、芦甘石,童便制八九次,猪油调搽。主治臁疮(《古今录验方》)。 15、千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神效。主治臁疮(《海上仙方》)。 16、川乌头、黄药各等分。为末,用浆永调涂纸上。贴之,大有效。主治臁疮久不愈(《儒门事 亲》)。 17、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为末。傅之即愈。壬治臁疮久不愈(《仇远稗方》)。 18 、端午日午时,采翻白草洗收。每用1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极效。主治臁疮(《海上 方》)。 19、柿霜,柿蒂等分。烧研傅之。主治臁疮久不收口(《笔峰杂*》)。 20,血竭末傅之,以干为度,疮口自台。主治臁疮久不愈“济急仙方》)。 21、黄柏末30克,轻粉9克。猪胆汁调搽}或用蜜调亦可。主治臁疮(《济急仙方》)。 22、雄鸡肫内皮?洗净贴之,每日1次,lo日愈。主治臁疮久不愈(《小仙奇方》)。 23、棉子。炒脆,取末。填满疮内,扎好,不可开看,自然痴愈。主治臁疮《葛氏方》)。 24、红枣。焙枯存性,除枯加葱白,猪板油,捣烂。敷上,1日1换.2 --3日即愈。主治臁疮久不愈 (《葛氏方》)。 25、马尾松树枝,取下刮去外皮,取用第二层白皮刮下,生板猪油捣如泥?敷患处,三日即愈。 主治臁疮(《易简方》)。 26、桑根白皮600克,炒糯米90。克。研为细末,每次开水调服3 0克,日服3次。主治臁疮(《祖 传秘方大全》)。 27、无名异细研,情油调搽,湿则干敷其上。主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瑞竹堂经验方》)。 28、鲜枸杞根250克。洗净,加水3000毫升,煎熬成2000毫升药液,倾入木桶内,乘热熏蒸疮面; 药汁减温后,反复清洗疮面,每次熏洗半小时左右,冬季适当缩短。熏洗完毕待患肢晾干后,用 宽胶布粘贴;以内眼看不到疮面为度。每天1次,冬季可间日1次。熏洗后有短暂麻痛不适,活动 十几分钟自瘥。主治臁疮(《浙江中医杂志》1985·3)。 29、马牙匡骨。先以土窖过,烧研。搽之。主治臁疮溃烂三四年(《本草纲目》)。 30、真麻油半碗,铁锅内慢炎熬滚,入黄蜡9克熔化,出火;略息油烟,再用铜绿9克倾入,搅 匀。连锅坐于冷水内半日,退火气,待成膏。用纸摊贴疮上,1日1换,3次即】救。主治臁疮及诸 恶疮久烂脓水出,不结口方(《万病验方》)。 31、鲜猪油,去丝膜,干净石臼捣烂,加松香不拘多少,以稠为度,又捣极烂,又加葱白,不拘 茎数。又捣,以葱极香为度。叉加铅粉捣调,以白力度,用油纸包起,不使走药性,其疮先用惹 及花极煎汤洗净,去疮旁丝膜,用旧绢片试干,若怕痛,先饮药酒至半酣,傍晚将药堆敷,疮口 深浅,尽行填满,高二分许,余旁红处j稍薄敷到,再用绢片,于药上轻按之,使之贴伏。先用白 棉纸纸二层盖药上,次用油二层加于白纸上,再用绢片紧缚,再缠裹脚穿袜,以防药脱。卧至早 晨,起药拭去疮汁,又用葱椒汤洗净,如前法敷药缠裹。至第二日,叉如前法洗疮换药,如此3 次,其疮轻浅,当转白生肉,则不必换药。若深重,又如前换药,直至生肉为度。生肉后,仍只 用旧药傅上,必新皮肉已老,方可去药。其疮口肉未生满,每日取原药去其脓,及疮口上脓,将 药用手心揉:却。又贴上。此药百发百验,且又省便,但最忌白酒。主治臁疮及一切疮(《万病 验方》)。 32、用极陈向东壁土,打碎,筛过细末,将生桐油调匀,作膏药,敷上患处,即可治愈。主治臁 疮及身上风癣痒破,年久不愈者(《万病验方》)。 33.净水50公斤煮白术5公斤。煎煮6~7小时过滤浓缩成膏2- 5公斤,加蜂蜜2.5公斤备用。每次服6 克,每日服2次。主治顽湿,臁疮(下肢慢性溃疡),手足汗疱疹(《中医疮科皮肤医案集》)。 34、桐油60克,独活、白芷、甘草、螟蚣各3克。入油内煎滚,先将臁内洗净,用白面水调作圈, 围在疮之四边,毋令泄气走油,将脚放平,以茶匙挑油,渐渐乘热加满。待油温取出,已后腐肉 风毒自然脱下,用解毒紫金膏搽上,纸盖绢扎,3日1换。主治臁疮多年,黑腐臭烂作疼,诸药不 效者(《万病验方,)。 3 5、真麻油120克,黄蜡100克,铜青9克,轻粉3克,古锕钱3枝,鲜桃,柳枝各7枝。于五月五日 制,先以油煎三五沸,入蜡并钱,煎至津落,入铜青,以桃柳枝不住手搅,煎到滴子成珠,人轻 粉再煎一沸,以纸摅去渣,用磁碗盛贮。待冻,扫净土地,覆地上~宿出火毒。每用量疮大小, 捻作薄饼,摊置毡上贴患处,外以绢帛系定,过3日打开,转贴毡一面,再贴3a换药,后贴如前。 主治臁疮(《万病验方》)。 36、人乳、桐油等量。和匀,涂患处。主治臁疮(《奇难杂盘古方选》)。 37、牛蹄甲适量。烧灰,调麻油搽患处。主治臁疮(《奇难杂症古方选》)。 3 8、金银花、玄参各3 0克,甘草10克,当归1 0克。水煎 ,服,每日1剂。临床可随症加减。主治 臁疮热毒型(《四川中医》1986 -1)。 3 9、乳香研细末,以呈文油纸四张,每纸一张摊平,筛乳香末7.5克,匀筛纸上,叉折卷一寸阔, 将卷纸复作三折,两头以棉扎之。用甘草3 6克,水3碗,将卷过药纸浸入甘草汤内,上用重物压 住。煮数滚,取起纸来,解去扎线,将纸摊开桌上。每张用轻粉9克,惨乳香上,用棕糊刷排刷相 匀,提起药纸带湿,以无药一面,对板壁上贴之,阴干收用。临时,随患大小剪纸多少,先用温 汤洗疮,随将纸有药一面,对疮贴之,绢扎,3日1换,自然止痛生肌。如贴后内无水出,不必换 贴,自愈。主治臁疮作痛不愈(《万病验方》)。 40、胡粉(煅过,研)、桐油调作膏。隔纸贴之。主治血风臁疮。 41、船上陈桐油石灰(煅过)、人发(拌桐油炙干)。为末,仍以锕油调作青,涂纸上。刺孔贴 之。主治血风臁疮(《简便单方》)。 42、花乳石散、复元通气散、追风独活散。各一贴含和,酒调。空心服。主治臁疮。 43.黄丹(淘七次,净取)4 5克,黄连1 5克,川芎1 5克?海螵蛸9克,轻粉,潮脑、水龙骨。上为 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第一日用二贴,第二三日用一贴,每 凹五日用一贴,每六七日以后,3日换l贴,尚存如钱大一处,不能收日,以松香120克,葱头1 把,共捣烂,置于碗中,以滚白水冲下,良久去水,取药捻成饼贴疮上,尚有针细一孔,流水不 完,取蒜头,葱头内第二层白皮,贴三四日。主治臁疮久不愈}井内癣疥癞血风等疮(《疡科 选 卒》)。 44、煅龟板、煅山螺蛳壳、轻粉各适量。共研细束,和匀,雪猪油调。涂之。主治臁疮久烂 (《四川中药志》)。 45、雪猪油配瓦松涂敷。主治臁疮久烂。 46、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滑油调,入油绢中。贴之, 勿动,纵痒,忍之良。主治臃疮久烂(《济急仙方》)。 47、海螵蛸适量。煅黑,研成极细末,麻油调。涂患处,每a2次,外用干净纱布包扎。主治膝疮 久不愈(《奇难杂症古方选》)。 48、驴蹄片适量。放入砂锅内炒黑存性研戚细末。患处湿则用干粉撒,千贝9用油调敷。主治臁疮 久不愈(《奇难杂症古方选》)。 49、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主治臁疮溃烂(《济急仙方》)一 50、枸骨根四两。煎汤,洗涤,每日1~2次。主治臁疮溃烂(《福建民间草药》)。 51、柿霜、柿蒂等分。烧研敷之。主治臁胫烂疮(《卫生杂*》)。 52、牛蹄甲烧灰,桐油和敷。主治臁羟烂疮(《海上方》)。 53、绿豆60克,老陈醋适量。绿豆用文火略炒研末.用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3天换药1次。 药膏在用时调配,不能久存,以免影响效力。一般敷药l0周可愈。主治臃疮腿。 54、黄豆适量,洗净,煮至豆粒饱胀半熟,捞出搅拌,令其皮脱除掉,然后将豆捣如泥即成。用 时敷于患部,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主治臁疮腿。 55、秋鼠曲草(鲜)适量、红糖少许。捣烂外敷。主治下肢慢性拉疡(《江西草药》)。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1.实用中医经典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