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主要叙述了夏金桂自毒死和贾雨村遇旧友两个故事。夏金桂因香菱破了她的好事后,对香菱恨入骨髓,借故要香菱去作伴,香菱带病去了,表面上对她很好,暗地里准备药死香菱,没有想到却害了自己。薛姨妈派了一个婆子给王夫人报信,未能说清楚,王夫人骂她“糊涂东西!”后派贾琏来料理,薛姨妈把情况讲明了,贾琏认为要报官。宝钗来了,便商议把香菱、宝蟾都捆了,一面报刑部相验,一面报知夏家。金桂母亲来后撒泼哭闹,贾琏带人把他们镇住。宝钗细细查问,并检出毒药空纸包,宝蟾供出实情,夏家自觉理亏,只好具呈刑部拦验,薛姨妈买棺成殓,一场风波,才告平息。这个故事的破案过程“由浅入深,层层追出,不松不骤”(护花主人评《 红楼梦三家评本》),却表现了宝钗的聪明才能。 夏金桂这个特殊人物在后四十回中叙述较多,刻画的非常深刻,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夏金桂毒死自己的结局与香菱有关,红学家对这个结局并不满意,认为【把曹雪芹对封建宗法制度摧残妇女的罪恶的揭露与控诉的意图,改変成一个包含着惩恶劝善教训的离奇故事,实在是弄巧成拙。】(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据第五回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说香菱是被金桂害死的,为何香菱未死结果金桂反倒毒死了自己?不论是谁写的(或者是改、补写)不可能未看到这个判词,只能说明作者对全局故事作了调整,未能统筹全稿,以致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今人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贾雨村升了官 “出都查勘开墾地畝,路过知機县,到了急流津。”见一破庙,遇到一个老道,却是当年接济过自己的甄士隐,但道人不认雨村 ,未肯将前身说破,只是点破了几句,雨村不悟,仍渡急流津 。此段故事虽短,隐意很深 。所谓“知機县” 意指佛家“天机”,所谓“急流津”意指人生中危险时刻 。老道人说:“来自有地,去自有方” 是佛家语,也是哲学之道。是老道士对雨村的警告 ,不要去当官 ,但雨村仍然恋椂,急流勇进 。特别是点到贾雨村栖身“葫芦庙”和题“钗玉”一联诗时境况,直指其伤心处,【雨村即非颖悟,亦当梦醒。】(护花主人评)老道士又说:“什么真,什么假!要知道,真即是假,假即是真。”再次提醒雨村要看清世界 ,但他仍不悟,其结局自然可知了。这句话也道出了《红楼梦》最关键的深意和作者的难于披露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