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 图表 1: 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与用户规模统计 ![]() 图表 2: 中国直播互动类教学的组成 ( 摘编自相关公开资料)材料三: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各家 K12 领域的创业公司,累计获得融资已经超过 5亿美元, K12 领域也成了投资人热捧的风口。 K12,是教育领域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专有名词,其实就是基础教育领域。但是,投资人和创业者需要意识到,与其他互联网产品的最大不同点,是买单者并非产品或服务的享用者。 K12 的实际买单者,是家长而非学生本身。因此 K12 的发展,还取决于家长对其态度,而非现有的点击量和融资额。另外,不妨将眼界放远,未来最大的蓝海,不能将目光仅盯在 K12,而是扩大视角,如“ 18+”,即高考之后的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因为,这些人群的触网时间相对自由,财务也有自我支配余地,更为关键的是,入读大学之后的考试,不论是英语、考研考公考证,往往是省级乃至全国级的统一性考试。 ( 摘编自《 在线教育,需要的不只是互联网思维》 ) 材料四: 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海量的数据和用户需求进行高效的处理,创造出良好的用户体验。而 AI 技术又进一步发现、判断、分析并最终解决用户的隐性需求和衍生型需求,这既能扩展厂商的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此外, AR 等沉浸感强的新兴技术,为实操性强或场景化要求高的学科也创造了新的机遇,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教育直播互动的推广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也加快了向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城市转移的进程,多样化可自主选择的教学模式不断满足着变化多端的用户需求。知识付费模式的发展,用户知识付费习惯的培养也推动着教育厂商不断深挖垂直场景需求,大范围个性化教学将在技术的不断迭代及应用推广中成为可能。 ( 摘编自《 监管发力 促行业规范化发展》 )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2017 年 6 月统计数据显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 19.2%。 B、 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达 14426 万,手机在线用户达 11990 万, 在线教育成为网民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C、 直播互动类教学将教学资源信息化, 老师和学生之间开展面对面的实时互动教学活动,如讨论、答疑、 检测等。 D、 直播类互动类教学以互联网为媒介, 能突破地域的限制, 它的基本要素包括老师端、学生端、教学资源平台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线教育是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知识的途径,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同时学习者也容易受到网络影响,变得缺少温情和低俗。 B、 在线教育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但过度营销、虚假宣传、提前“抢跑”等现象出现,也提醒我们在线教育的规范发展需要有效监管。 C、 受实际买单者的身份限制, 在线教育最大市场空间不在基础教育领域,而是时间和财务相对自由的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 D、 在线教育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处理, 不仅提供了精细化的教学需求解决方案,而且解决了传统教育缺少个性化的问题。 6.我国在线教育应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相马师 张港 草原上,最大的本事是相马,敖亚齐是顶级的相马师。别人说的好马,他会摇头;别人看的劣马,他能点头。马之优劣,得听敖亚齐的。老的少的,当官为民,见敖亚齐必下马步行。牵来马求敖亚齐相看,那得给票子,不能白看。其实,敖亚齐过着最苦的白子:一是滴酒不能沾——喝过酒的人,即使清醒,看马也带情绪,易有偏差;二是不能看赛马——还没赛,他已看出冠军亚军,比赛等于白开水,一点儿味道也没了。 敖亚齐相马无数,自家毡房却没有一匹马。要是敖亚齐骑匹二等马,那成了啥?就是骑了一等马,再有匹更好的马打身边过一过,那敖亚齐脸往哪儿放? 这年那达慕,骑手、好马全去了。在敖亚齐眼里,大草原,就是空空荡荡,就是啥也没有。 敖亚齐难受得如胸膛钻进了老鼠,就在草地上散心。忽地,他看到一匹骒马,上下前后细看,大惊失色:这马,皮相中品,骨相中上,神相却是上上。敖亚齐看出来了,这骒马能下出千里驹。 没用几个钱,敖亚齐就牵回了这匹骒马。敖亚齐找了最好的公马与骒马交配。头胎马驹就是上上,可是并非极致。二胎,却产下龙种马。相马无数,百年不遇,这是敖亚齐所见的最好的马。敖亚齐从眼看胆,透鼻见肺,由耳入肾,视舌识肝,掰牙得脾,喜得快要疯狂。他为小马取名“隆”,意思是风。 隆长到两岁口,敖亚齐开始吊马。天天让马跑出透了汗,然后喂个半饱,再将马头拴高,让它够不到草,让它眼睛只看远方。这就是吊马。 吊出来的隆,肋骨条条根根,却透着悍威与龙气——这只有敖亚齐看得明白,别人还以为这马废了。雨天无人,敖亚齐打马狂奔,然后测它的鼻息、心跳。敖亚齐喜的是,长成的隆,不仅好在速度,不仅好在耐力,不仅好在勇气,敖亚齐最得意的是这样的马配出的驹子,匹匹是好马,个个是良驹。这马,金子化水饮它也值。敖亚齐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敖亚齐。 敖亚齐爱马如子,也下得了狠手,因调教得法,隆日渐出息。骑手们也看出了隆的厉害,全等待着,将来配自己的母马,或买到隆的后代。 这天,敖亚齐驯马急停步法。猛跑一阵,一个双提缰,隆前蹄立起腾空,落地是纹丝不动。猛跑一阵,单撇拉缰,隆一个直弯,敖亚齐纹丝不动,正得意时,隆一个前失,摔在地上。被甩到空中的敖亚齐知道,隆踩破了豆鼠子洞——这不是马的错。 敖亚齐摔得不轻,起了几次没有起来,好像骨头不行了。敖亚齐看马,隆看看躺地的骑手,转向一棵结荚的黄芪,吃上了。 敖亚齐心里忽一下子,疼得要出膛了:好马这时应该卧地帮助主人上马,或是奔跑回去找人施救,可它却这样。 敖亚齐辗转反侧,夜夜无眠:调教了一辈子马,看透了五脏六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马德。该死!该死! 马性天然,改易极难。敖亚齐思来想去,失德之马,再怎么好也不能养了,趁早出手。再心疼,也得割肉。 敖亚齐卖马,消息风一样传遍草原。可是,敖亚齐出价太高,人人叹息,人人摇头。 这天,来了个汉子,这人叫巴图,也是出名的相马师。 巴图并不多语,也不相马,一手付钱一手牵马。 敖亚齐对围观的人得意地说道:“终有识马人。值这个价。”看隆头也不回,步步走远,他忽然心如刀绞,冲巴图喊:“好好待它——好好待它——百年一遇的良种——” 没有了隆,敖亚齐心里空荡荡的,对着拴过隆的桩子发呆发傻。 这天,敖亚齐去镇上抓药,远远见一匹拐蹄马,马上是个眼熟人。近了一看,敖亚齐大吃一惊: “这不是买我马的巴图吗?” “这不是敖亚齐吗?”巴图也认出了敖亚齐。 敖亚齐笑笑:“我说巴图,怎么这个模样?怎么骑这路马?” “日子没过好呗。” “你买下我的好马,那可是大钱啊!那不是大钱吗?” “我买你的马,可不是为钱。” “不为钱?" “敖亚齐,我问你,你那马,是不是摔过人?是不是失过德?” “那也是好马,配种的好马。” “配种?好马?当天就让我宰了。这缺德马,要是传种下去,草原会成什么样子?”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指出敖亚齐相马术高明,为后文写敖亚齐发现骒马的不凡以及训练隆做铺垫。 B、敖亚齐对待隆的态度由开始见到隆时的狂喜, 到训练隆时的用心,再到卖掉隆之后的失落,可以看出他对隆的喜爱。 C、敖亚齐是草原上顶级的相马师,但是因为在驯马时下手较狠,经常不让马吃饱,最终导致隆成为失德之马,让人惋惜。 D、巴图买隆时不相马,也没有与敖亚齐讲价,但实际上巴图在买走隆之前已经对其有所了解,也想好了如何处理它。 8.小说结尾部分具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巴图还是敖亚齐?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登剑南西川①门感怀 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②。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 ①剑南西川, 治所在今成都市,陆游曾入蜀为地方官。②柴荆: 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③投老:
垂老,临老。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点题, 交代诗人处境,叙写其登楼伤情, 思接千载, 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吴京” 运用借喻, 把南宋都城比作古都南京, 抒发了诗人对南宋朝廷的牵挂。 C、颈联叙述诗人客居他乡,条件非常恶劣,疾病缠身, 叙事中流露出感伤和无奈。 D、尾联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献策, 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 15.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写得精妙, 请做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 , ”。 ( 2)杜牧《阿房官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 “ ”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 3) 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 ”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 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 ”的观点相对应,论证严密。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16 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折戟沉沙,张艺谋 。而今,张艺谋 历四年之久打造出的《影》已经公映。上映以来,影片票房多少有些 ,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 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观众部分不适,但是影片所出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于围棋的世界。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始终 ,由此营造出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水墨意境”。 影片中的斗争也如围棋般烧脑, 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这与电影中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极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 )。《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美学,这无疑是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孚众望 处心积虑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B、深孚众望 呕心沥血 差强人意 独一无二 C、深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一无二 D、不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观众部分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B、 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观众部分不适, 但是影片所出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C、 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D、《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出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对立的,也是转化的 B、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 C、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非对立的,亦非转化的 D、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是对立的,而非转化的 20.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 分)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大家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很欣慰!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1.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6 分) 风有时激越,有时轻柔; 既疾恶如仇, ___________。 有时暴性陡起, 肆虐山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古往今来,多少英雄雅士把酒临风,抒发豪情。 刘邦雄踞天下, 重返故里, 唱响“ 大风起兮云飞扬”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写作(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科学家预测太阳即将爆炸,于是人类启动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带上地球一起飞向远方寻找新的家园。途经木星时,危险出现。在计算了所有拯救方式发现没有希望后,联合政府决定放弃地球,启动新的计划。但一群中国人凭着对地球家园的执念,冲破阻拦,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创造了奇迹,拯救了地球。 有人认为,联合政府按照理性计算出的结果进行选择,不会出错,只是没有温度,没有情感,也没有奇迹;有人认为中国人重故土,重亲情,在情感驱动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只是这种感情用事有时又会造成极大的风险和牺牲。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错,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但不意味着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2.A(“空间扩大”不是结果,而是原因,其导致的结果是人格裂变。) 3.D(A项强加因果关系。“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与“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B项“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于文无据。C项“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错,人在技术张力下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4.C(“面对面”有误,应为“网络直播互动”) 5.B(A项“缺少温情和变得低俗”是对“在线教育者”的提醒,而不是对“学习者”;C项原文是“不能将目光仅盯在 K12”;D项原文是“大范围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6.①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大数据、云计算、AI、AR等技术运用,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和教学形式,创造出良好的用户体验。②不断扩大视角:在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同时,而且要满足更多类型、更多区域的用户需求。③实施个性化教学:从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具体情况出发,关心受教育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每点2分) 7.C(“因为在驯马时下手较狠,经常不让马吃饱,最终导致隆成为失德之马”分析错误,强加因果,从小说中看不出二者的关系。) 8.①交代了隆的结局,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敖亚齐与巴图对“好马”的不同定义,突出了巴图的高尚品格。③写失德的马不配留在草原,强调了马德的重要性,点明了小说主题。④故事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示例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敖亚齐。①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敖亚齐贯穿故事的始终,是小说主要描写的对象。(2分)②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小说描写隆对待敖亚齐的态度,强调了马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相马师。(2分)③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作者写巴图的目的是反衬敖亚齐,通过对比,使敖亚齐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2分) 示例二:小说的主人公是巴图。①从小说标题来看,本文的标题是“相马师”,相较于敖亚齐,很明显巴图才是真正的相马师。(2分)②从小说主题来看,本文表达了对真正的相马师的赞美之情,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巴图身上。(2分)③从人物塑造来看,作者写敖亚齐是为了烘托巴图,使巴图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2分) 10.D(“时出”指时常出动,不能断开。“为费”指消耗的费用。) 11.C(“在文中指对受贿的官吏施以降职或罢官的处罚”错,“流配”是指将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 12.A(“在他管辖边事时”错,原文是“熊本治泸蛮事”。) 13.(1)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败”“故事”“领”各1分,大意2分) (2)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官员就会超过一半。(“渐”“阙”“减”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范百禄字子功,是范锴的儿子。考中进士后,又考取了才识兼茂科。熙宁年间,担任江东、利、梓路刑狱提点官,加封直集贤院的头衔。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夷人首领因力竭求降,副将贾昌言想杀死他们来邀功,范百禄劝阻贾昌言却不被听从,范百禄就去对熊本说:“杀害投降的人不吉利,救活上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会受到封赏。怎么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呢?”熊本惊觉起来,马上下达文书阻止贾昌言。七年,范百禄掌管谏院。碰上大旱之年,范百禄奏请处理当前紧急的事务,收回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法令,来拯救即将死亡的百姓。司马光恢复差役法,担心官吏受贿,想对受贿的官吏施以流放的处罚。范百禄坚决地争论说:“如果用重法来惩治,那么脸上被刺字和穿着囚衣的人将充满道路。”司马光醒悟后说:“没有您的提醒,我不知道啊。”这件事就此作罢。元祜元年,改任吏部侍郎。议论朝政的人想要淘汰官吏,吕大防催促要废除一半人,范百禄说:“不可以。废除一半那么失去职务的人就会很多,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人数就会超过一半。”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不久范百禄兼任侍读,提升为翰林学士。他给皇帝说区分邪人和正人的条目,大凡引导君主做某类事情的是公正,做某类事情的是奸邪,按类别区分正邪,一共二十多条。希望(皇帝)大致根据这些事情来观察情况,那么邪正就区分开来了。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身份担任开封府尹。他勤劳于民事,监狱里没有被关押的囚犯。僚史想把监狱里空无一囚的事上奏,让皇上知道,范百禄说:“千里的皇畿,监狱里空无一人,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许上奏。熙河范育说:“阿里骨残酷暴虐,而且有病在身,温溪心八族都想归附朝廷,可以采用计策接纳他们。”范百禄说:“朝廷以诚信安抚四夷,阿里骨没有过错,温溪心的实际情况也不可知,没有罪责,我们却采取军事行动,不是好的计策。”(范育)又请求进筑纳迷等三座城,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若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右仆射苏颂因拖延任命文书,范百禄因受牵连被罢为资政殿学士、河中府知府,及后更被流放至河阳、河南。后范百禄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 14.B(“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做眺望中的古都南京”错误,“吴京”一词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书写对南宋朝廷的牵挂。) 15.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表达精妙:见不到旧友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四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之情和春水上涨之景相融,情感表达含蓄蕴藉,饱满生动。②动词用得精妙:一个“合”字,将傍晚时分云雾漫天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一个“生”字,准确再现了春天冰雪消融,江河水涨的画面。(一点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16.(1)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2)覆压三百余里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3)圣人无常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7.D 18.C (“让观众部分不适”语序不当,应为“让部分观众不适”,“影片所出现的”搭配不当,应为“影片所呈现的”或“影片中出现的”。) 19.B(做此题一定要注意前文的语意限制,“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太极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色彩”,“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文中并未谈及“对立”,而只是在说“转化”,因此选B。) 20.(1)“抛砖引玉”改为“踊跃发言” (2)“欣慰”改为“感动” (3)“学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太理想” (4)“殷切期望”改为“希望” (5)“目前的当务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21.参考示例:又满怀爱心 有时温和体贴 轻抚大地 李白满怀豪情 遇挫弥坚 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或:苏轼潇洒超脱 月下徘徊 高歌“我欲乘风归去”) 22.(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