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可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做梦都喜欢她。这次她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实是众望所归,并不稀奇。她早就有了当选美国院士的资格。其实,颜宁在国内也早就有了做中科院院士的资格?以颜宁的学术水平和她发表的科学论文,早就够上做中国科学院院士了,但就是一直评不上。即便她有施一公那样的后台,也不行!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到底为什么呢?太年轻?推荐人的数量不够?还是其他不可见人的原因? 其实,对于颜宁这样堪称“绝世”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相信无论是谁当清华校长,都不可能怠慢她,就算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评价理念,她取得这些突出成绩,也足以引起学校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十年前按资排辈图的是越老越吃香,那现在,学术圈妥妥的是年轻人的天下,所有的评价导向都是偏向年轻人的。高校在“捧”年轻人才时也是不余遗力。 想一想,如果不是清华大学经常报道颜宁,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她。因此,站在清华大学的角度,只要能给的,就一定会倾囊以授。而所谓“负气出走”,在我们这些长年在高校工作的人看来,根本就是不攻自破的谣言。颜宁本人也曾说过,清华大学给她的条件和她在清华大学取得的成绩都超出了她的预期,她在清华有最先进的仪器,也不需要为经费操心,她在清华大学“像个公主一样”。而她离开清华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在清华感觉太顺利,害怕浪费自己的才智。 颜宁是一路跟着施一公混的,一路读的博士、教授 ,没有施一公,颜宁恐怕长江,院士提名……结构生物,施一公已经是老大了,也不可能,你结构生物刚上一个院士,你清华再来一个……不知道生物领域几百种,总得照顾其他领域吧……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