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酸酸甜甜,男女老少都爱吃。 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都知道一些水果的含糖量可不低,不能吃太多。 不过,很多人都误以为“不甜的水果,含糖一定少”“越甜的水果,含糖一定多”。 其实吧……水果的含糖量高不高,可不是尝起来甜不甜这么简单。 水果的含糖量,尝不出来 光靠嘴巴品尝并不靠谱,因为不同的糖,甜味是不一样的! ① 水果里的糖不止一种 其实,我们所说的水果中的糖,正确叫法应该是“碳水化合物”。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还是用“糖”来称呼它。 水果中的“糖”主要有四大类:葡萄糖、果糖、蔗糖,还有淀粉。 每种水果,这四种成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四个还不一样甜。 ②不同的糖,尝起来不一样甜 果糖最甜(= 1.7 倍蔗糖),其次是蔗糖,然后是葡萄糖(= 0.7 倍蔗糖),最后是淀粉(完全没甜味)。 所以,水果甜不甜,不仅要看糖“有多少”,更要看“是什么”糖。 比如梨、猕猴桃和杏这三种水果,果糖、蔗糖、葡萄糖的总量都为 10% 左右,但比例大不一样: 如果只看“糖”的种类和比例,那应该是梨最甜,其次是猕猴桃,最后是杏。 但一定有人会说:猕猴桃有这么多果糖吗?我吃过的猕猴桃不怎么甜啊。 这是因为…… ③ 水果里不仅有“糖”,还有“酸” 除了“糖”的含量、种类会影响甜味外,水果中的其它成分也会有很大影响。 比如会让水果吃起来有酸味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有涩味的单宁等多酚物质,都会让水果变得不那么甜。 所以,“水果甜”与“含糖多”不是一回事。 那各种水果,到底含有多少“糖”? “糖”少,但挺甜 水果好吃又解渴,可是对于要控制饮食热量的人来说有些纠结,怕吃多了长胖。 喜欢吃甜,又嫌弃水果糖分高的话,可以选择:草莓、甜瓜、杏、西瓜、木瓜等,“糖”含量其实都不到 10%。 “糖”少,还有点酸 如果喜欢酸甜口味、又不喜欢糖分高,那可以放心地选择这几种水果:白柚、红柚、杨桃、杨梅。 如果喜欢酸劲儿更大的,那就选柠檬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酸涩口味的水果中,有机酸、多酚物质含量相对较多,肠胃不好的人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大量吃。 “糖”多,但不甜 水果界有那么几个奇葩,因为含有很多不甜的淀粉,或者因为特别酸涩掩盖了甜味,很能迷惑人。
对于这些水果,小心掉进味觉的陷阱中。 “糖”多,且甜 我们最常吃的苹果、葡萄、梨等,“糖”含量通常为 10%~12%,稍微高一些,但也还算不错。 而鲜枣、柿子、无花果、荔枝、香蕉、榴莲、菠萝蜜等水果,含水量少,“糖”是真的比较多,一般都能达到 15% 以上。 特别是鲜枣,堪称水果界的含“糖”之王,最高能达到 29%。 这些水果,通过吃起来甜不甜判断“糖”多不多,还是比较准确的。 买到特别甜的?少吃点。 “糖”少,不酸也不甜 西红柿和圣女果,妥妥的! 不管甜不甜 控制总量是关键 不同水果的营养优势各不相同,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各种颜色的水果轮换着吃更好。 但不管选什么品种,最关键的都是控制总量,平均一天适宜摄入量为200~350克。 一份200克可食部(去皮去核,能直接吃)的水果大约相当于两个猕猴桃,或者一根较大的香蕉、巴掌大小的两块西瓜、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者桃子、6~10颗新鲜中等大小的冬枣等。 对照下,你的水果,是吃多了还是没吃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