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炮在开炮的时候为什么炮管会向后缩? 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炫叶楓雪 2019-05-08

开炮时炮管会向后缩是火炮上面的反后坐装置在起作用,现在的火炮上一般都会有这玩意,只有以前的那些老式火炮(19世纪90年代之前的火炮)才是没有任何缓冲装置的,这些火炮的炮架和炮管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刚性连接,也就是把炮管和炮架直接固定在一起,由于没有缓冲装置,开炮时后坐力就会直接沿着炮管作用在炮架上面,使火炮受后坐力的影响特别严重,甚至还会出现炮口往上跳的情况,而为了减轻后坐力的影响,就要相应的使用更加厚重的炮架,使火炮更加的笨重。下图为炮管和炮架刚性连接的老式火炮:

▲老式火炮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炮的威力越来越大,同时带来的后坐力影响也是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面就有了一种叫“弹性炮架”的东西,使用“弹性炮架”的火炮,其炮架和炮管时间并不是直接连接的,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在开炮时起到缓冲作用的反后坐装置,而有了这种反后座装置以后,火炮在开炮时仅仅是炮管相对于炮架后坐,但全炮不后坐(仅是理论上全炮不后坐而已),也就是跟题目中说到的那样“炮管会往后缩”,如下图所示,而在这个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下,作用到炮架上的后坐力就会被抵消掉绝大部分,这样一来,减轻了全炮遭受到的后坐力影响,就可以使用更加轻便的炮架,从而减轻火炮的重量!

▲炮管后缩

火炮上的反后坐装置包含了驻退机和复进机两个部分,前者驻退机主要起到两个作用,分别是吸收开炮时产生的后坐力能量以及炮管在复位时产生的复进能量,至于复进机,其实就是一个“储能机制”,储存开炮时产生的后坐能量,然后再利用这些能量用来使炮管复位,因此,对于整个火炮反后座装置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一个“弹簧”,开炮时后坐力使弹簧压缩,然后弹簧的弹力又会反过来帮助炮管复位,其实在早期的火炮反后坐装置中,其缓冲作用的驻退机就是一个类似于弹簧的东西,所以也被叫做弹簧式驻退机,但是这种驻退机的缓冲能力不完美,随着后面火炮威力的增大就逐渐被淘汰掉了,后面还有气体式驻退机、液压式驻退机,而运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还是液压式驻退机,今天的大部分火炮都仍然有使用!

▲某种复进机工作原理动图

至于复进机,同样也有非常多的种类,具体怎么使用还是要根据火炮的威力、口径以及使用环境的不同来选择,比如舰炮使用的通常是气体式复进机;一些大口径的重炮因为威力大,后坐力也大,所以使用的是液体气压式复进机,而那些威力较弱的小口径火炮,则仍然是使用弹簧式复进机,上图是某型液气分离式火炮复进机的工作原理图!

*本文及配图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若有侵权行为,请立即告知我们进行下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