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句版里时有这种单音词的联,如:
旧时老友座中几【无因】 名未抛开何不累【开心就说】 文能见骨方成器【扫冢人】 花香未必最高枝【水若兮】 花好留于枝上看【梅子】 向不为名折瘦骨【梅子】 这种句子,对练字很有好处,多一些的话,也许更好。 喜欢这种单音词的句子,抑扬顿挫,曲折回环,咀嚼有味,思维也似乎容易开阔。 出句:琴声入耳常如寄[无因] 出句:花絮漫天轻胜雪[花无缺] 出句:心唯一梦不曾了 【花魂鸟梦】今 出句:料山也有人情味【梅子】 【浩毅】的对句“叹世皆趋蜗角名”,以“蜗角名”对“人情味”,别有情趣。 出句:心唯一梦不曾了 【花魂鸟梦】今 几个对句都值得回味: 花自无言何必伤【流年】 酒无千杯自难休【小蛮】 事到无求或可抛【听暮雨】 情有千结未可名【快活林】 好的出句,像一个好导游,引人入胜。对联里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很合乎实际,站在高人的旁边,自己的影子也会长一些。 二
当代风格的散文气息的联,中楹有个范本: 撑篙寻着梦,轻轻的来,是虹影招摇水草 挥袖别了云,悄悄的走,那星辉荡漾康桥【一散人】 欸乃一声,打浆客来烟水里 悠然两盏,饮茶人在藕花旁【一散人】 美仑美奂。这好像是为某场合定制的,有了这样的广告词,想必生意兴隆了。 广告人卖的就是创意。有ID大佬说,网络投资的最大项目就是创意。在这一点上,广告人与对联人有很大的相通处,文字出乎其外,拔乎其类,新人耳目,夺人钱财。都风雅的实际。 最近读了一点民国联,半文半白的,煞是有趣,为那个时代的痕迹。其实他们是先驱者。能从古文堆中寻觅新路,自有其精彩。 如果没有网络,我想,对联差不多会走向穷途,从民国及其以后的联的状态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