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搞懂4s店是怎么回事,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4s店 无耻”。 得到的结果大概是800万条。 你不用把它们全部看完, 只看前五页就够了。 如果看完了消费者对4s店的控诉, 你还是一知半解, 那么范儿有一个办法让你亲身体会到, 请继续往下看。 拿起你的手机,搜索离你最近的4s店, 电话接通后咨询一款小众冷门车型, 此时99%的销售会说我们有现车, 邀请你过来看车。 到了4s店你会感到无比气愤, 因为99%是没有这款车的。 销售会极力向你推荐其他车型, 还会偷偷加你的微信呢! 就服务态度而言, 卖车的真不如卖房的, 起码人家会开着大巴带你去看房。 兴许还能蹭顿午饭。 为什么4s店的服务态度饱受诟病? 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你从根本上就高估了4s店呀。 范儿简单给你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比如你花了两块钱买彩票, 没中奖你会生气吗? 就算你花两百块买彩票, 也不会生气啊! 因为你从来不会高估自己的中奖几率,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如果用买彩票的心态买汽车的话, 这个世界会平静许多。 之所以你会高估4s店, 归根结底是你把汽车品牌、汽车厂家, 和汽车经销商混为一谈了, 4s店是卖车的,厂家是造车的。 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两者亦敌亦友,在利益博弈面前, 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就拿前几天的西安奔驰维权案来说, 4s店正常卖车,结果卖出去的车漏油了。 4s店说,我遵章守法卖车,啥也没做错, 凭啥让我承担消费者损失? 而奔驰公司觉得, 你们店好歹也代表奔驰形象啊, 这么一闹,影响多坏, 你们就不能好好对待消费者吗? 结果4s说,凭啥? 4s店只在乎一样东西:利润。 如果厂家推出的车好卖, 甚至还能加价卖,那自然皆大欢喜。 但是大部分情况是: 车企推出的车不好卖。 或者只有几款车好卖。 车企为了清理库存, 只能让4s捆绑进货。 就是进一台好卖的车, 必须捆绑进许多台不好卖的车。 而4s店呢,为了清理库存, 只能赔钱卖不好卖的车, 然后加价卖好卖的车。 从而将利润最大化。 至于品牌的口碑、车主满意度? 活都活不下去了,4s店还在乎这个? 你只要买了车,交了钱, 这个车你爱怎么骂怎么骂。 虽然厂家看在眼里,不爽在心里, 但是也没办法啊! 谁让自己的产品不行,没人愿意买呢? 这个时候,厂家就会依赖4s店, 而且是十分依赖4s店, 因为只有4s店才能为厂家去库存。 请注意,我说的是去库存,不是卖车。 去库存和卖车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为两者的目的完全不同, 卖车是为了利润, 去库存是为了现金流。 如果你是奔驰汽车的厂长, 你唯一关心的, 绝对不是汽车卖了多少钱, 而是还有多少汽车没卖出去, 这件事关乎企业的生死。 简单来说,车厂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 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汽车。 车厂每天生产200台汽车, 要以最快的速度销往全国各地。 某地总代理每天收到厂家15台汽车, 要以最快的速度分到旗下各4s店。 4s店每天需要卖出1台汽车, 要以最快的速度给顾客洗脑。 这套资本运作的游戏完美运转, 环节上的每个人都赚到了钱。 但是!!! 这一切的前提是4s店每天要卖出一台车。 每天卖一台车很困难吗? 不困难…… 每天卖一台车很容易吗? 不容易…… 大家设想一下,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 4s店没有完成业绩, 那么4s店就产生了库存。 4s店库存满了, 总代理就产生了库存。 总代理库存满了, 厂家就产生了库存。 此时的厂长就很头疼了,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生产速度, 原先是每天200台, 现在减到每天100台不就可以了吗? 总经理站出来说绝对不行, 产量减半,但是工人的薪水不能减半啊。 给他们发 100%的工资, 却让他们干50%的活儿, 那我们岂不是亏死了。 厂长愁眉苦脸的说道: 商场如战场,有赚也有赔。 不如这样,我找集团求助, 让他们拿500万先救急, 帮我们熬过这阵儿。 突然!公关部从人群中跳了出来。 厂长,我有一计, 这500万早晚会烧完, 不如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500万如果拨给我们公关部, 我可以保证搞定全国所有汽车大V, 让他们给我们来一波宣传攻势, 品牌有了曝光度,定会扭亏为盈! 厂长面露喜悦,又有些为难。 长远来看公关部的方法是正确的,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依然保持每天200台的产量, 4s店会有很大压力。 销售部摇摇头说道: 厂长这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们工厂的使命就是: 铁板进来,汽车出去。 汽车只要出厂了,就回笼了资金, 工厂才能运转啊! 至于运到各地的汽车, 是卖掉了还是没有卖掉, 或者是全部烧个精光、扔进大海, 都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您就不要操心了。 销售部的说法非常正确, 厂家本应十分依赖4s店, 可一旦遇到了危机, 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保得了自身,保不了4s店。 你可以想象一个印着汽车LOGO的气球, 4s店和消费者,都在吊篮里。 产品好卖的时候,消费者往火里添柴, 4s把火烧的旺旺的,气球越飞越高。 产品不好卖的时候, 消费者要拿走自己的木柴, 气球缓缓下降,4s店急了, 一脚把消费者踹了下去, 然后脱下自己的内裤, 扔进火里烧了起来。 对于4s店来说, 这个热气球就是他的全部。 可对于汽车厂家来说, 这样的热气球有一万个, 坠毁一个不足为奇。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 4s店生存下去的方式, 是不断拉拢新的顾客; 厂家生存下去的方式, 是不断拉拢新的4s店。 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 所以这就很好的解答了今天的主题, 4s店这么无耻,为什么厂家不管? 因为:厂家也很无耻, 需要更无耻的人做帮手。 这就是汽车界的生存法则。 拓展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车企到底有多无耻, 以及如何躲避车企和4S店的坑, 后台发送:“避坑指南” 看看范儿给你的建议和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