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

 广源恒顺 2019-05-09

荆芥,又叫香荆芥、假苏、线荠、鼠蓂等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每年秋季,荆芥开花穗还未黄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和杂质,洗净晒干或阴干即可。也有的将花穗与茎秆分开,先摘取花穗再割取茎秆,分别晒干,花穗称之为“荆芥穗”,杆称“荆芥”。还可炮制为荆芥炭、炒荆芥等使用。荆芥原产于我国,性喜阳光,适应性很强,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

图片来自网络

荆芥香气浓郁原产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我国很多地区都有食用荆芥的传统,而荆芥也是一味十分常见常用的中药,其入药历史也十分悠久。荆芥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中品,言道:荆芥“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食疗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图片来自网络

荆芥,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解表、散风、理血、透疹;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麻疹、风疹,疮疡,痈肿,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但发散之力较强。荆芥炭长于止血,可用于便血,吐血,衄血,妇人崩漏,产后血崩等诸出血证。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4.5-9克,或入丸、散剂;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煎水洗,研末散患处或调敷。

禁忌:荆芥解表发汗,表虚自汗者忌服,又荆芥辛温有伤阴之虞,阴虚者忌服。

《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苇航纪谈》:凡服荆芥者,忌食鱼。

《本草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焱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图片来自网络

药理研究发现,荆芥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酮、胡薄荷酮、异薄荷酮、异胡薄荷酮、荆芥甙、荆芥醇、糖类、黄酮类等有效化学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止血、抗过敏等作用。

荆芥中含有苯丙呋喃类的衍生物,对3-a羟类固醇脱氢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促进皮质类胆固醇的生成,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荆芥中d-薄荷酮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3-甲基环己酮也有镇痛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荆芥中含有的1-胡薄荷酮,苯并呋喃类化合物、3-辛醇、B-蒎烯等物质具有抗炎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次对链球菌及炭疽、伤寒、痢疾、绿脓、结核等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荆芥可以缩短凝血的时间,而荆芥炭不仅可以缩短凝血时间,还可以缩短出血的时间,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常配合其他止血药一起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

荆芥中含有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有抑制氧化酶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侵害,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脂氧酶还是能够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所以,还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荆芥辛香发散,常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理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较为平和的,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显者,配伍不同的中药均可广泛的使用。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桔梗、牛蒡子治咽喉肿痛等等,荆芥炒炭入血分而止血,可用于便血、崩漏等出血证,克配伍槐花炭、白茅根等药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