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出台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包含10大行动42项任务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5-09

稿源:掌上长沙
2019-05-08 22:28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建设温暖、开放、包容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让儿童有安全上学的路径,有单独玩耍的场地,有破除围墙的空间。”2015年,长沙率先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并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纳入长沙2050远景发展战略规划。长沙将如何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妇联联合出台《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长沙将围绕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三个方面,推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十大行动、42项任务,按顶层规划、试点创建、制定标准、逐步推广的创建策略,全面推动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让少年儿童在星城长沙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LOGO

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LOGO

  积极响应:建立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共建大格局

  “儿童友好型城市”概念起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旨在把可持续发展和儿童权利整合在一起,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倡导,于2015年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目标。经过4年努力,长沙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纳入城市各项规划中,建立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共建大格局。

  “长沙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这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入实践,也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将遵循四项基本内涵,包括给予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力,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儿童各类行为活动的需求。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的治理体系、儿童友好的参与体系、儿童友好的示范体系及儿童友好的产业体系。

  根据《行动计划》,长沙将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尊重儿童需求,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围绕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三个方面,按顶层规划、试点创建、制定标准、逐步推广的创建策略,全面推动长沙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长彭文儒率队来长沙考察。

今年3月12日植树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长彭文儒率队来长沙考察。

  初现成效:创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取得显著成效

  在10多所学校门口施划“爱心斑马线”,在公共场所设置100多处标准母婴室,组织编制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近年来,长沙以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为抓手,在儿童健康、教育、福利、法律保障和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社区(村)“儿童之家”覆盖率达80.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66%,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让孩子们更加安全、自由、快乐地成长。”今年的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之一。今年3月12日植树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长彭文儒率队来长沙考察,与长沙学生代表在共同种下“儿童友好?成长树”,并启动“长沙儿童友好成长树”微信公众号。

  彭文儒高度评价了长沙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他认为,长沙的创建工作积极主动、有特色、有亮点,各项工作取得不错进展。他表示,将继续支持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争取把长沙建成儿童最宜居城市。

  作为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行动纲领”,《行动计划》指出,长沙将以“人—社会—空间”为主线,以儿童对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整合儿童参与、儿童保障体系等内容,建立儿童参与的长效机制,建设健康阳光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立完善适度的普惠型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围绕“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三个方面,推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十大行动共42项任务。

  政策友好:做好顶层设计,调动儿童参与积极性

  5张儿童的笑脸组成一颗闪亮的星星图案,寓意美丽的星城长沙将以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为目标,为儿童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去年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长沙发布儿童友好型城市LOGO,这个LOGO是从长沙中小学生设计的207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同时长沙还编制并公布了《安全趣味公平的儿童友好微空间案例赏析》图集。这两项活动都是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政策友好”的具体体现。

  “政策友好主要分为政策研究和儿童参与两个部分,包括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儿童友好政策研究、促进儿童参与实践三大行动,共12项具体任务。”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友好是指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搭建政策框架,充分调动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相关行动及任务的实施。

  根据《行动计划》,政策友好的主要目标包括:制定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责任单位;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认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格局;编制儿童权利分析报告、开展儿童重点问题课题研究,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督导评估体系和儿童社会保护机制探索研究;制定儿童议事会培育计划,并建立儿童参与长效机制,利用世界儿童图书日、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世界儿童日等节假日组织开展儿童参与主题实践活动。

  空间友好:建设健康阳光公共空间,让儿童安全出行

  校内尖锐桌角、墙角都包贴防撞条,让孩子们的安全多一道防线;用孩子们的画作装饰校园,让孩子们参与规划设计校园环境……作为全市“儿童友好型校园”试点学校之一,岳麓一小校园内处处体现出对儿童的“空间友好”。

  从2015年开始,长沙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岳麓一小、砂子塘小学等10所小学作为“儿童友好型校园”试点,选取丰泉古井社区等多个社区作为“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针对校区及社区周边交通和公共空间等,提出提质改造方案,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行动计划》,长沙将从儿童的需求和视角出发,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为儿童创造自由玩耍、安全出行的城市环境;结合“一圈两场三道”行动计划,以儿童居住小区为出发点,合理规划布置全年龄段儿童的学习、生活、出行空间,以安全、趣味、公平为目标,建设健康阳光的城市公共空间。

  据了解,空间友好分为空间拓展和安全出行两个部分,包括建设儿童友好示范空间、完善儿童学习空间、拓展儿童生活空间、优化儿童出行环境4大行动,共15项任务,包括树立儿童友好示范典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儿童友好型示范点;编制长沙市幼儿园专项规划、长沙研学实践地图和儿童通讯录;建设100个母婴室、建立儿童友好微信平台、建设社区(村)妇女儿童之家,提供完善的社区生活服务,保障出行便捷可达;完善学校周边爱心斑马线、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儿童安全独立出行,提供安全、趣味、公平的出行环境。

  服务友好:建立完善的儿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去年我们增加学位76480个,全面消除65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将全面消除55人以上的大班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沙积极开展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从2018年秋季开始,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原则上分别控制在45人和50人以内;同时积极打造特色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和形成“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的地方教育特色品牌,2020年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学校比例85%以上。

  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保障……将来,长沙的少年儿童将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儿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根据《行动计划》,长沙将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尊重儿童活动需求,将儿童的意愿落实到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及生存环境,促进儿童、成人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实现儿童在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和经济上的权益。

  服务友好主要分为社会保障和宣传推广两部分,包括儿童社会福利保障、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儿童友好宣传推广3大行动,共15项任务,包括促进儿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儿童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全市儿童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儿童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公益宣传,提升公众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十大行动、42项任务

  政策友好——政策引领、促进参与

  行动一: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

  任务1:制定行动计划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全面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任务2:成立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小组

  各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统筹协调创建工作。

  任务3: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接工作

  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对接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相关事宜;邀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团来长沙指导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

  任务4:编制儿童友好型城市申报报告

  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认定标准,编制长沙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申报报告。

  行动二:儿童友好政策研究行动

  任务5:开展儿童权利分析报告及儿童重点问题课题研究

  开展长沙市儿童发展现状、儿童生存和发展需求及落实情况调研;整合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加强儿童理论和实证研究。

  任务6:编制《安全趣味公平的儿童友好微空间案例赏析》图集

  重点围绕学校、社区、公共建筑等三类空间,保障儿童拥有健康安全、活泼有趣、共享公平的公共空间。

  任务7: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白皮书及认证

  拟常态化的编制年度白皮书并向社会发布,围绕儿童事业发展状况、全市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成效亮点、困难问题及措施等内容。

  任务8:开展儿童社会保护机制探索研究

  探索建立儿童社区保护网络;加强家庭监护服务和监督,建立受伤害儿童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加强儿童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儿童交通安全保护机制研究。

  行动三:促进儿童参与实践行动

  任务9:制定儿童议事会培育计划

  培育以儿童为主体的议事组织,探索在学校、社区成立儿童议事会,开展“童视角,童参与”儿童议事会等主题活动,更好地倾听儿童的声音和意见。

  任务10:开展长沙市儿童友好型城市LOGO征集活动

  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LOGO征集活动,形成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形象标识。

  任务11:编制儿童游览地图

  以儿童日常生活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编制长沙儿童游览地图,为儿童假期学习、游乐、健身和自由交往提供场所。

  任务12: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参与实践主题活动

  利用世界读书日、六一儿童节、世界儿童日等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定期组织“小小管理员”“小小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

  空间友好——拓展空间、友好出行

  行动四:建设儿童友好示范空间

  任务13:建设儿童友好型示范城区

  编制儿童友好型示范城区建设指引,并以雨花区、芙蓉区作为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示范城区,并编制实施方案。

  任务14:建设儿童友好型示范街区

  编制儿童友好型示范街区建设指引,在内六区建设儿童友好示范街区,构建儿童健康卫生、独立安全的生活圈,并编制实施方案。

  任务15:在全市推广儿童友好型社区(小区)建设

  编制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指引,善社区(小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公共空间中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2019年,全市建成10个以上儿童友好型社区(小区);到2020年,全市各街道儿童友好型社区(小区)不少于1个。

  任务16:建设20所儿童友好示范学校

  从交通出行、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儿童参与等方面,建设20所儿童友好型示范学校,并在全市推广。

  任务17:建设儿童友好型示范公园

  在全市范围内(六区)由各区政府自行申报,每个区结合现有公园提质改造1-2个儿童友好示范公园,提供儿童专属活动区域。

  任务18:打造儿童友好型示范阅读空间

  研究制定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建设指引,在全市居住小区、学校、社区、图书馆、公共空间、轨道站点内打造儿童阅读空间示范点。

  任务19:打造儿童友好型示范上下学路径

  在全市六区范围内打造儿童友好型上下学路径,研究梳理现状问题,结合相关规划,完善过街设施、优化信号配时、改善步行环境。

  行动五:完善儿童学习空间行动

  任务20:编制长沙市幼儿园专项规划

  由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编制《长沙市幼儿园专项规划》,完善全市幼儿园设施布局。

  任务21:编制长沙研学实践地图和儿童通讯录

  依据长沙市已认定发布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编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地图。

  行动六:拓展儿童生活空间行动

  任务22:建设100个母婴室

  加强和规范母婴室建设,制定建设标准。2018年,在全市新增和提质改造70个母婴室,公共场所建设10个标准化母婴室;2019年,全市公共场所新建20个母婴室;到2020年,全市母婴室总数在100个以上。

  任务23:建立儿童友好微信平台

  建立儿童友好线上应用及互动平台,绘制儿童友好设施应用地图,宣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内容,搭建儿童与政府互动桥梁,向儿童普及城市建设知识。

  任务24:建设社区(村)妇女儿童之家

  建立党建带群建联动机制,将社区(村)“妇女儿童之家”统筹纳入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社区(村)“妇女儿童之家”100%覆盖。

  行动七:优化儿童出行空间行动

  任务25:完成50所学校爱心斑马线

  2018年在市内六区选取10所中小学校,划定爱心斑马线;到2020年,完成50所学校爱心斑马线,并逐步推广到全市中小学校周边。

  任务26:完善儿童安全报警系统

  搭建市级“安全监督指挥平台”,确保各级中小学校、幼儿园全覆盖。升级校车监控平台,建设校车安全监管电子身份证系统,全市校车实现智慧管理。

  任务27: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在学校周边设立护学岗,并在上下学时段增派交警或协警。学校周边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无“三无食品”销售。

  服务友好——强化保障、宣传推广

  行动八:儿童社会福利保障行动

  任务28:完善儿童疫苗监管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儿童疫苗监管服务体系,覆盖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全周期的监管体系。

  任务29:优化儿童卫生资源配置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市、区县建设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儿童友好型医院标准筹建长沙市妇女儿童医院。

  任务30: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推进儿童医疗保健科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母乳喂养指导等服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8%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在95%以上。

  任务31: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加强妇幼保健医院建设管理,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开展科学喂养、合理膳食与营养素补充指导;加强卫生人员技能培训;加大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任务32:健全困境儿童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0-6岁残疾儿童特别登记制度,优先开展0-18岁残疾儿童的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加强流浪儿童救助工作。

  任务33:提高儿童福利水平

  进一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建立与低保同步的孤儿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散居孤儿每人每月2倍低保标准、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3倍低保标准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行动34:倡导并建立儿童友好型企业

  关注儿童成长,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并建立儿童友好型示范企业。到2020年,全市儿童友好型企业不少于40个。

  行动九:公共教育服务保障行动

  任务35:保障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提供普惠优质学前教育,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提供优质均衡基础教育,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8%以上。

  任务36:优化学习成长内外环境

  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程,完成100所学校的照明改造,保护儿童视力;开展无证办学和违规办学专项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纠正应试化倾向,确保教育秩序。

  任务37:实施家庭教育“育苗计划”

  编制并实施长沙市家庭教育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家长学校,90%的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行动十:儿童友好宣传推广行动

  任务38:开办“未来城市规划师”节目

  节目以趣味、益智的电视真人秀为传播手段,用轻松好玩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互动科技的兴趣、对城市家园的热爱。

  任务39:制定儿童安全守护计划

  定期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展览公益活动,采用儿童喜爱的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加强儿童安全防护意识,科学提高少儿自我保护能力。

  任务40: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立体化宣传

  六一儿童节组织中小学校长联合发布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提出“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倡议全体市民树立儿童为本城市发展理念。

  任务41:举办儿童友好型城市研讨会

  邀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内外儿童友好专家、儿童代表,组织儿童友好型城市研讨会,交流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经验。

  任务42:开展儿童权利保护知识培训及法制宣传

  开展儿童权利保护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提高儿童权利保护意识。

  数说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任务

  社区:

  2019年,全市建成10个以上儿童友好型社区(小区);到2020年,全市各街道儿童友好型社区(小区)不少于1个。

  学校:

  到2020年,建成20所儿童友好型示范学校,并在全市推广。

  医院:

  市、区县建设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儿童友好型医院标准筹建长沙市妇女儿童医院。

  公园:

  到2019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六区)由各区政府自行申报,每个区结合现有公园提质改造1至2个儿童友好示范公园,提供儿童专属活动区域。

  母婴室:

  2019年,全市公共场所新建20个母婴室;到2020年,全市公共场所母婴室总数量达100个以上。

  斑马线:

  到2020年,完成50所学校爱心斑马线,并逐步推广到全市中小学校周边。

  企业:

  到2020年,全市儿童友好型企业不少于40个。

  教育:

  提供普惠优质学前教育,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80%以上;

  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8%以上。

  环境:

  完成100所学校的照明改造,保护儿童视力;开展无证办学和违规办学专项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纠正应试化倾向,确保教育秩序。

【作者: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编辑:曾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