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将开通4K超高清频道,率先普及HDTV播出!

 源源不断 2019-05-09

传媒内参导读:日前,上海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将开通1个4K超高清视频综合性公益频道,每天直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到2022年,再开通4个4K专业付费频道,每天首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率先普及50i的HDTV播出。

来源:上海发布

日前,上海市经信委、市文旅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发布《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到2020年,将开通1个4K超高清视频综合性公益频道,每天直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到2022年,再开通4个4K专业付费频道,每天首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率先普及50i的HDTV播出。

上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节选)
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22年,通过创新应用引领,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 建设领先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内容中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产业芯片研发中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产业标准专利中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应用中心,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生态圈。

核心芯片、器件和设备实现突破,完善4K产业链,布局8K创新链。超高清视频芯片、显示器件等核心技术与产品实现产业化,编解码器、机顶盒、摄像头、投影仪、直播车等设备快速发展,制播系统、存储系统加强研发。4K超高清视频技术全面融合应用,8K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利累计申请超过3000项,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超高清视频电视制播体系整体升级。到2020年,开通1个4K超高清视频综合性公益频道,每天直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到2022年,再开通4个4K专业付费频道,每天首播4小时,全天滚动播出。模拟电视广播关闭,率先普及50i的HDTV播出。

超高清视频内容融合平台建设。建成面向全国所有省区市(除港澳台)的超高清视频内容集成分发平台、版权交易平台。打造覆盖广播电视、IPTV、OTT互联网电视平台和手机移动端的多渠道、全覆盖、融合呈现平台。超高清视频自制内容储备量超过5千小时,多渠道4K版权内容总库存量超过5万小时。

超高清视频应用示范效应广泛体现。实施“5G+AI+4K/8K”应用示范工程,超高清视频产业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智能制造、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应用深度融合,布局超高清视频在航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主要任务

一、突破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1、构建超高清视频芯片产业体系。推进面向超高清视频的处理器芯片、编解码芯片、存储芯片、图像传感芯片、音视频处理和驱动芯片、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国内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备、最具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芯片产业体系。

2、支持音视频核心技术和播控设备研发。开展高动态、广色域、三维声等音视频处理技术以及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算法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播控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互联网传输、有线电视传输、卫星传输和地面广播等高带宽网络传输设备,以及投影机、相机、摄像头等产品。

3、推动超高清视频内容技术研发创新。鼓励内容的智能采集、编解码、转码、渲染、存储、分发、精准推送、互动共享、版权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成立“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在超高清视频领域应用,开展“AI+4K/8K”应用示范。

4、发展显示技术和产品。推动中小尺寸AM-OLED显示屏发展,显示分辨率提升至WQHD,实现超高清微显示器件技术突破。加快OLED 屏幕显示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超高清激光显示、全息显示、柔性显示等技术研发。

二、提升网络传输承载能力

5、推进有线网络IP化和光纤化进程。推进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加快接入设施SDN/NFV(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改造,提升有线电视网络承载能力和广电运营服务能力。

6、建设新一代综合业务承载网络。具有高速、泛在、弹性、智能等特性,满足千兆光纤宽带网、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业务的内容承载。建设新一代IPTV业务系统,采用云化架构形成灵活的流媒体服务能力,内容中心向云化存储方式演进,在网络、平台、CDN、终端等全面具备超高清视频业务能力。

7、加快建设5G移动通信网络。实施柔性化、个性化与云部署,推动5G在超高清视频领域的先试先行及深度应用,开展基于5G的超高清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发。鼓励运营商在5G规模组网应用中融合超高清视频技术。

三、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

8、拓展优质超高清视频内容的生产储备。支持符合优质超高清视频标准的原生内容生产与赛事直播、网络直播。鼓励对历史资料的超高清格式转换的算法研究,扩大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鼓励版权投入,储备包括影视纪实、综艺、动漫、体育赛事等在内的超高清视频内容。

9、支持超高清视频内容原创。鼓励面向网络短视频、电子竞技等细分领域的超高清视频内容创作。支持开展超高清视频内容创新创意大赛和VR/AR内容产业大赛。

10、推进超高清视频内容消费。加强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的4K/8K专区建设工作,加快开展超高清视频的直播和点播业务,扎实推进央视超高清视频直播频道在上海落地。

四、优化超高清视频产业空间布局

11、建设国内领先的超高清视频内容集聚区。依托数字内容产业优势区域,集聚超高清视频内容核心企业,引入国内外高端内容生产机构,吸纳各类内容创意人才,打造超高清视频内容“双创中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超高清视频内容策源地。

12、建设国内领先的“5G+8K”应用示范区。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重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开展“5G+8K”超高清视频实时转播试验等创新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度。支持双千兆覆盖区域,率先开展细分行业“5G+8K”示范应用。长三角区域联动共建“5G+8K”创新实践区。

13、建设超高清视频公共技术服务承载区。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超高清视频技术研发、中试生产、标准制定、检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芯片、设备、产品等产业链企业集聚。

五、加快行业创新应用

14、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发挥超高清视频采集和分析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广工业可视化、缺陷检测、机器人视觉、远程运维服务,实现精益化和智能柔性生产,推动无人工厂建设,提升智能制造能级和水平。

15、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域。支持发展基于超高清视频的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分类等人工智能算法,提升监控范围、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打造一批在安防监控、人流分析和应急预警的应用试点,增强城市智能防控能力;提升对复杂环境下车流、车牌、车型、车内人员的识别率,扩大监控范围,提高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水平。

16、文化旅游领域。利用超高清视频技术拍摄城市和旅游宣传片,在机场、火车站、主题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展示系统,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云技术提升展示互动效果。推动超高清视频技术在智慧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的应用,利用三维扫描建模、幻影成像等技术开发文化旅游数字化产品。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与电子竞技产业、文化演出场所的融合,本市3条电影院线率先布局超高清视频。

17、教育领域。推进超高清视频、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实验性、演示性课程中的应用,推动虚拟现实教学、培训、科普的融合发展,促进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开发。支持超高清艺术教育装备研发。研发书法、绘画艺术风格鉴赏、技法分析、传统手工艺体验与人机交互教育装备。

18、医疗健康领域。支持超高清视频技术在医学影像处理、分析和辅助诊断等方面的研发应用,实现基于超高清医学影像的交互式、智能化应用。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与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中西医辅助诊断、医学教育、医院及医联体管理等领域开展精准化健康医疗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