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发现,你所不知道的针灸奥秘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5-09
导读

自古以来,针灸学术上有很多含糊不清和自相矛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正视,更谈不上合理的解决。许多“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死的能说活,无理也有理”的学术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针灸工作者。

王启才教授从医40余年,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致力于解决针灸学术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1978年王启才教授参编并审定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第4版),首先将“经期禁针”的全新学术见解写入针灸教材,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被后来历届教材所沿用……

今天,我们来看看王启才教授对于常见针灸学术上的争议如何一一解惑: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消毒似乎不被重视,如医者手指接触针体、一个酒精棉球消毒多个穴位、隔衣针刺等,这些情况能否导致感染现象发生?

答:纵观针刺临床的消毒工作,与西医临床相比,重视程度不够,的确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事实。

但这个问题较之过去 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医生针前洗手或以酒精棉球擦拭手指、针具消毒(高压、酒精浸泡或煮沸)、针刺部位消毒,对耳针疗法和三棱针点刺出血采取先碘酒、后酒精的二步消毒法等,这 是普遍能做到的,故针灸临床很少出现感染情况。因为需要消 毒的几个环节基本上都做到了,加之毫针针体纤细,对肌体创伤极小,人体也有一定的自身免疫能力,所以,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一个酒精棉球能对几个穴位进行有效消毒?原西安医学院曾经对在校医学生做过这样的试验。用红枣大小的75%酒精棉 球分别消毒1个、2个、3个……穴位,然后将棉球分别置于培养皿中。

结果发现,擦拭1~3个穴位的无细菌滋生,擦拭3个穴位以上就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滋生,且成正比例增加。

提示一个棉球允许对 1~3个穴位擦拭消毒。 对于隔衣针的问题,在中国仅出现在少数地区,极个别非正规针灸医生才这样做。对于这种违犯针刺操作规程(既不卫生,也容易出医疗事故)的做法,我们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针灸临床从古至今都十分强调针刺得气的重要性,把它视为针刺取效的关键。然而也有一些针刺方法并没有(甚至不要求)得气,同样有效。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现象? 

答:得气,古称“气至”,现称“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记载。气至,不仅仅指针刺局部的酸、麻、胀、重等感觉,更主要是指“气至病所”。

对于针灸临床而言,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但现代的皮肤针、 皮内针、腕踝针、浮针、腹针、激光针以及一些浅刺透针法不产生(或不要求)得气,也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这一明显与古代文献记载相违背的临床现象,从目前的认识水平来看,的确令人费解,这是针灸工作者今后应该深入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

如果我们从中医学的皮部理论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相关”学说来讨论,也许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皮部 也属于经络系统,也与六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相连通, 当皮部接受一种刺激(哪怕是轻微刺激),也都会通过其与有关 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产生某种效应(即治疗效果)。

许多新疗法,从现象上看,似乎与传统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和辨证论治无关。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答:现代针灸临床中创立的一些新疗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类别:一是根据全息理论以身体某一局部为刺激目标 发展起来的,如头针、面针、耳针、眼针、鼻针、唇针、舌针、 手针、第二掌骨疗法及足针、足疗等。二是结合不同针具、不 同操作方法创立起来的,如腕踝针、皮内针、浮针、蜂针、电 火针、小针刀疗法等。 

全息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而中 医整体观念的构成,完全依赖经络系统与机体的各种联系。可以说,机体如果没有经络系统的联系,中医学也就没有整体观念这一精华。

另一类疗法则是针具的改革或更新,操作方法上的变异,其选穴、配穴的理论基础,仍离不开经络、腧穴。所 以说,各种新疗法都是在传统针法基础上衍化派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不可否认,众多新疗法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远远没有传统针 法那样密切,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关联。

以耳针疗法为例,其选穴处方有按疾病相应部位、按中医理论、按现代医学知识、根据临床经验等四种方法。其中的按中医理论选穴处方,如耳鸣因肾虚者选肾,因肝胆经气闭阻者选肝、胆;失眠属心肾不交 者选心、肾、神门,属心胆气虚者选心、胆、神门……这完全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本文摘自:《针灸解惑(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