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发出此类声音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一遇到问题或者遭遇失败,就会找各种借口来推卸责任,为自己开脱。这样的人,一旦在财富竞争中遭遇“滑铁卢”,闪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避,他们脑子里随时装有千万个理由和借口,而这种拒财富于千里之外的行为也注定了他们与财富无缘。 遇到同样的问题或者遭遇同样的失败,富人则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们知道找理由和借口对事情的顺利解决于事无补,只有投入身心专注找解决的方法才能反败为胜,最终赢取财富。 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始人,并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就是这样一个遇事积极找解决方法的富豪。 王永庆于1917年出生在台北一个贫困家庭,父亲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身为长子的王永庆在小学毕业后就到茶园当杂工,随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当学徒。 然而,王永庆并不甘心一辈子就待在米店做小工,于是在学徒期间,他认真观察学习老板经营米店的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经营理念。 一年以后,16岁的王永庆作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就是自己当老板做生意,他用父亲四处张罗借来的200块钱作为本钱,在嘉义开了一家小米店,并把大弟王永成和二弟王永在叫到米店来一起帮忙。 在当时,王永庆开米店的处境是非常尴尬和艰难的,因为米店的顾客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每天都要吃米,因此购米的周期比较短,这就使得大部分家庭都有了自己固定购米的米店。新开张的米店要想拉拢顾客是非常困难的。 王永庆所开的米店门市很小,旁边就是日本大店,周围还有不少老字号的米店,都拥有自己固定的客户。面对重重阻碍和困难,王永庆并没有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为了确保自己米店的生意,能让米店经营下去,他苦思冥想,最终决定一家一户地挨个走访,推销自己店里的米。通过这种上门推销的方式,王永庆好不容易争取到几个客户。 尽管如此,王永庆米店的生意还是非常惨淡,面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境况,王永庆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改变现状的方法,他深知如果店里米的品质与服务质量与其他米店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他之前费尽心思争取过来的试用客户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回到原来的米店去。这样的话,连原有的几个试用客户都保不住,又怎么去招揽更多的客户呢? 想到这里,王永庆决定把工夫花在米的品质和服务质量上。在当时,稻谷收割完后,都铺在马路上晒,然后再碾成米。这样碾出的米品质不高,掺杂有米糠、沙砾、小石头等东西。 虽然这种现象在卖米的和买米的眼里都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是王永庆却从中看到了契机,他认为这样的米品质不好,顾客买回家还得花时间挑拣,很不方便,于是他专门把米里掺杂的米糠、沙砾、小石头等杂物挑拣出来,然后再把挑拣干净的米卖给顾客。 对于任何一个顾客来说,他们当然乐意花同样的钱买质量更好的产品,因此,王永庆的这一举措为他赢得了许多的客户。然而,米店的生意还是举步维艰,王永庆发现,只有当顾客上门时,米才能卖出去,这种销售模式非常被动。经过再三思考,王永庆想出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 当有顾客上门买米时,王永庆便主动热情地提出送米的服务,顾客听到这样的好事当然是欣然接受。王永庆亲自将米送到顾客家里,倒入米缸后,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和小本子记下顾客家米缸的容量,并询问顾客家里的基本情况,比如家里有几个人,一天的用米量大概是多少等等。王永庆记下信息后,便向顾客承诺往后不用再去米店买米了,他会计算好时间,到时候亲自送货上门。这种前所未有并且周到体贴的服务当然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 说到做到,王永庆根据统计的客户信息计算出每位顾客每月的用米量以及每次送米可以食用的大概天数,算好后,王永庆就会在顾客家的米即将吃完的前两三天主动将米送到顾客家。这样下来,王永庆米店的口碑越来越好,固定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自然也越来越红火。 仅仅十几岁的王永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米市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聪明的读者肯定知道这就是,他遇事主动找解决方法的积极态度。 正因为有这种积极态度,王永庆才会用上门推销的方法争取到仅有的几个临时客户;正因为有这种积极态度,王永庆才能想到用提高米质的方式来稳定和扩大顾客群;正因为有这种积极态度,王永庆才会使用送货上门的优质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正因为有这种积极态度,王永庆才能从一个米店学徒成长为米店老板,并且最终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富豪。 试想,如果王永庆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找理由和借口,没有顾客就认为自己的米店新开张,别的店有是因为有老主顾;自己米店的门市太小,就认为竞争对手资本雄厚,自己缺乏资本等等,那么他还能后来居上,最终独占鳌头吗? 当然不会!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每个问题都会有它的解决之道,与其找问题的理由,还不如用心找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像王永庆这样遇事找解决方法的富人数不胜数,比如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华人首富李嘉诚等等。他们的事迹无不表现出了穷人与富人的差别:穷人找问题的理由,富人找解决的方法。 所以,想要发财致富的朋友,请你反观一下自身,看看自己是否具有成为富人的潜质呢? 穷人一失败就给自己找借口和理由,以此来麻痹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失败并且就此放弃。这种阿Q心理就像鸦片一样,最初使用会让人感觉轻松愉快,而一旦上瘾成性,就会消磨人的精神和斗志,让穷人变得麻木不仁,安于贫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