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丹枫飞云 2019-05-09

邢台十大名泉之①: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清乾隆《顺德府志》记载:黑龙潭,去珍珠泉一里,深不可测,相传有黑龙潜焉,旱祷辄应。

清道光《邢台县志》记载:黑龙潭,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深不可测,传有黑龙潜焉,祈雨有应,东疏为渠,下入百泉河。

清光绪《邢台县志》记载:黑龙潭,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深不可测……”。

民国1943年《邢台县志》记载:黑龙潭,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深不可测,传有黑龙潜焉,祈雨有应,东疏为渠,下入七里河。

《邢台乡土地理教材》称:黑龙潭,泉大水深,黑龙滚翻......

相关史料记载:黑龙潭,泉大水深,如黑龙搅水。又曰: 黑龙泉,泉洪流深,如黑龙搅水。

  邢台是“百泉之城”,其中十大名泉之一的黑龙潭位于邢台开发区王快镇后楼下村北,七里河北岸约300米处。早年间,此处水资源丰富,夹岸的芦苇,错落的泉眼,怡然游动的鱼虾,振翅觅食的水鸟,村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上世纪,由于种种原因,地下水位下降,百泉枯竭,黑龙潭也随之悄悄地从人们的眼睛里消失,再无踪迹。只留下一处浅坑,向人们述说着黑龙潭的过往。

四潭相连 如龙潜水

  黑龙潭由大潭、小潭、井潭和小妮儿潭四个潭组成。大潭是主泉在最南边,偏西北一点是小潭,大潭正北是井潭,再往北是小妮儿潭。四潭独成一系又首尾相连,俯瞰犹如潜龙翘首,遥望东南。

  大潭呈圆形,直径约百米余;井潭水深不可测,水呈黑色,阴郁深沉,大多人不敢走近;小妮儿潭精致玲珑,状如小坑儿。黑龙潭水甘冽冰凉,浅处清可见底,鱼虾闲游,若隐若现,水质甘甜,若天然的矿泉水。最让人称奇的是,潭水中不时有气泡冒出,发出“咕咚——咕咚——”的浑厚声音,宛如琴音,还能看见硕大的水花翻涌出来,荡起圈圈涟漪。

  据后楼下村民杨文虎说,上世纪70年代以前,黑龙潭四周生长着三米高茂密的芦苇,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黑龙潭隐在芦苇中,静谧、安然。黑龙潭的南边是一片桃园,风起时,青芦摇曳,绿色的垂柳、粉红的桃花、湛蓝的潭水相映成趣,百鸟争鸣,一派盛世美景。

  1975年,黑龙潭被拓展,改造成了人工湖,远远望去,一弯弦月般镶嵌在七里河畔。沿湖开辟一条大路,路旁遍植梧桐树,遮盖着绿荫。环湖土台高约8米,斜坡种植苜蓿,其间修有水泥台阶,可上下于黑龙潭。在黑龙潭的东南角,修建有水闸,泉水由此处流向七里河,奔涌向东,灌溉着下游几个县区的田地。

黑龙护佑 造福一方

  “咱这里可是福地啊,传说黑龙来到这后行云布雨,防旱控涝,造福老百姓。”杨文虎说。

  《后楼下村志》记载:“世传有龙潜焉,祷雨有应,东疏为渠,下注七里河。”这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故事,东海龙王的儿子黑龙恃宠而骄,不断招惹是非。龙王为了磨炼黑龙的心性,一狠心把它贬到了此处锻炼。黑龙到了这里后真的就收了顽劣,开始保护这一方老百姓的平安,这就是黑龙潭的来源。不过黑龙毕竟还是想念自己的家乡——东海,会不时回东海看看老父母。所以呢,都说深不可见底的井潭底下暗通东海,是黑龙回家的路。当然了,这都是传说。

   黑龙潭源于哪年哪月,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相传,黑龙潭南岸曾建有兴龙寺。村民们说,黑龙潭枯竭后,有人在此处挖沙曾经挖出一块石碑,碑刻记载着宋朝曾经重修过兴龙寺,还有人挖出过陶罐等物品,证实了兴龙寺确实存在过。村民猜测,兴龙寺应该就是供奉黑龙的寺庙。

   在黑龙潭西侧原来有一座明清时期修建的龙王庙。“别看咱们这里水多,却从来没有闹过洪灾。”杨文虎说。当年后楼下不缺水,但也是靠天吃饭,也有干旱的时候。每遇干旱,村民们就“抬龙王”求雨,据说是有求必应,黑龙从没有让村民们失望过,也得到了此一方百姓的崇敬,龙王庙因此香火鼎盛。“1958年的时候,龙王庙被拆掉了。”杨文虎回忆。

芦苇荡漾 鱼翔浅底

   说起当年黑龙潭盛景,杨文虎很感慨:“那时候每到春天,千亩芦苇随风荡漾,像波浪一样一波追着一波往远处翻滚。”在后楼下村民的记忆里,村北的黑龙潭四周都是湿地,繁茂的芦苇丛中开满红的、黄的、蓝的野花,叮叮咚咚的流水如天籁般,轻缓灵动。黄鹂、斑鸠、苇莺的鸣叫声婉转悦耳,展翅的苍鹭和嬉戏的白鹭看见人也不害怕,野鸡、野鸭、翠鸟随处可见。拨开芦苇,黑龙潭就静静地安卧在这里。芦苇荡里遮天蔽日,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后楼下村民藏匿到芦苇深处,搭建庵庐、生火做饭,无数次躲过了鬼子的枪口。

   黑龙潭里的鱼很多,鲤鱼、鲶鱼在水底穿梭。“我们小时候没少吃鱼,馋了,拿着铁叉站在潭边等着,看见鱼游过来一叉下去,没跑儿!”杨文虎说。那时黑龙潭就是村里改善生活的保障,招待亲戚朋友,到潭边转一圈,中午就能吃上一顿鲜美可口的“水煮鱼”。

   夏天最畅快的时候是去黑龙潭游泳,尤其是孩子们,脱得光溜溜一个猛子扎进去,透骨的凉爽。“游泳都是在大潭,井潭是不敢去的,那里太深了,还没走近就有一股子凉意传来。”杨文虎说。大潭的水相对来说要柔和很多,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四下里芦苇飒飒作响,潭里不时气泡翻涌的声音更显黑龙潭的静谧幽静,让人不由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暇意境来。

   杨文虎说:“编苇席是当时老百姓最大的收入。”黑龙潭不仅给了后楼下村丰富的水资源,还给了村民一片赖以生存的芦苇。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收割芦苇,编制苇席。扛着席子到邢台市里换成钱,坐到酒肆里要上半斤猪头肉,烫上二两小酒儿,滋润!“那时候邢台市总共也没几个饭馆,可是咱楼下人却不少,有钱啊,卖席子可比种庄稼挣钱多了。”杨文虎笑着说。

   可惜的是,1980年后,黑龙潭和百泉同时消失了,村民叹息之余更多的是期盼,渴望那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和鱼虾嬉戏、芦苇遮荫,希望有一天能胜景重现。“1996年,有过一次泉水复涌,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当时村北的居民家里还有清泉涌出来过。”杨文虎说。

   6月30日,开发区区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会上提出:“要做好‘水’文章。要抓好狗头泉、百泉灌水和黑龙潭恢复原貌工作,并形成水系,打造江南风光。”知道这个消息的后楼下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切盼望着有一天黑龙潭能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邢台黑龙潭(泉)的龙王庙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邢台黑龙潭(泉)的泉坑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邢台十大名泉之一:泉大水深一黑龙潭(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