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还没形成之前,就是结绳记事,表达一件事情,通过形象化;就相当于我们不会说英语,而去了纯粹说英语的国家,不认识英语怎么办,形象化去表达,这个肢体语言是全球通用的;只要能够看得懂。只要形象,有的动物也能够看得懂;当文字和发音出现之后,就开始有了记录,有了字符,语法;语法就绳索,字符就是一个个的单词组成的结。语言本身是一种交流,但是其承载了情感,行为,文化等信息。学习语言,就是打开一扇文化的大门,对外交流沟通的窗户;少儿英语学习,就是从小让孩子熟悉这扇门,灵活使用这个工具,工具能够创造语言,灵活的使用工具,付诸于思考,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刚刚学做一件事,学说一句话,都是跟着别人模仿来学的,学会的可能是一片段,一种情景,当需要的时候,或者情景再现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去说。 孩子学少儿英语的动力在哪里呢?不是语言本身,因为教孩子说英语,不是纯粹是为了说英语,而是通过学英语去寻找其中的乐趣,也就是表达之外的东西;少儿英语,只是玩游戏的时候借助沟通互动的工具;如果纯粹的为学了而学,效果未必一定好,可能是枯燥的纯干货,不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融入不到学习环境中。就像教孩子学游泳一样,在游泳池边上讲了一大堆的理论,让孩子去记住背熟了,然后再去下水去按要求操作,刚开始的一点兴趣也会慢慢消耗殆尽;游泳的本领是在游泳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参考,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接近和掌握;如果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难道就不会说话了吗?因为语言借助于交流沟通而产生的,应该在交流沟通互动中去学习。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不一定参与到英语学习各个细节,对于孩子学英语的过程来说,家长起着重要的心理作用,不管学什么,孩子总要找一个落脚点,学这个是为了什么呢?有的孩子感到学习环境的游戏,情景,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有的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互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所以教小朋友说话,不仅仅要家长,还要小朋友之间去互动,去学会自己使用语言;家长的教育,老师的培养,最终都是让孩子自主的去总结,去使用;老师和家长把孩子托起,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站得更高,走的更远。小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于分享,互助互爱,培养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如果少儿英语学习过程,只是记忆和背诵,那学到的是课本和老师的复读机,是工具,离开了课本和教学环境不知道如何使用,如果教的时候,就灵活的教,使用的时候孩子会灵活的用;启发很重要,就是在教过之后,让孩子尝试着去适应,使用,去表达孩子感觉有趣的事情或表情。能够离开课本在生活中也可以表达,才是属于孩子的能力。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业,更重要的是打开知识和思想的大门,去了解和创造。如果孩子尝试着说了一句属于自己表达情感的英语,老师只去把注意力放在语法和词汇,时态应用规则上,而不思表达的内容上,孩子会怎么想呢?语言本身就是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就像孩子学说汉语一样,刚开始学会说话,家长会很高兴,而不是去纠正孩子说话的方式和词汇使用规则。主要是锻炼孩子敢于说,在说的过程中慢慢的修正。 家长教孩子学英语,或者帮孩子复习英语的时候,看孩子如何对待呢?有的孩子会说“怎么又要学英语了,难道不能有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做吗?”,这个过程是孩子不能理解英语,不懂得学习,只是把英语当做家长的任务,陪家长做完功课就行了,孩子只是盼着做完之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学习变的枯燥和无聊的时候,孩子反应是最真实的,不会明知不喜欢却故意说喜欢,也不会明知喜欢却故意说不喜欢。所以见微知著,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如何去培养兴趣,是当务之急,而不是敷衍一下学习功课;这样就是家长在后面推着孩子走,不退不走,所以很多家长说孩子学习真是很操心啊,那是不会教育。兴趣,就是具有让孩子感到高兴,有趣味性的一种动力,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什么要培养呢?首先要有兴趣的种子,适合兴趣生长的土壤环境;兴趣的种子是什么呢,一个小动作,一个小游戏,可能是教孩子说口语那种自信感,是一种努力了就有成就,让孩子想不断投入的念想;如果孩子喜欢少儿英语培训班的老师或者同学,就想着什么时候再去上培训班呢。 |
|
来自: xiaohuare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