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微遺珍錄 1——   細說斗數當年在港  (2012年修正版)  

 岭南书馆1 2019-05-09

 紫微斗數究竟是何人所創?產生自何年代?


   
相信大部份的人均會說是源自北宋時期,為道教仙人陳希夷先生所創。那麼,證據又何在呢?


    其實證據只有一個,就是斗數的諸本古籍均有列明為「希夷陳先生紫微斗數」幾卷幾篇之類,尤其是坊間廣為流傳的兩本斗數木刻版本,即「紫微斗數全書」及「合併十八星飛星策天紫微斗數全集」二本,均可見一斑。


    當然,也曾經有人說斗數有個甚麼玄門正宗的派別,出自洛陽,乃傳自地理家吳景鸞一脈,與別不同。大凡研究斗數有年的人均知道,此並不為真。


   
在為讀者深入探討斗數何人所創之前,筆者又想問讀者多一個問題︰「斗數究竟有多少個派別?」


    許多讀者一定會苦笑道︰「斗數派別多矣﹗有南派、北派、中州派、飛星派,還有……唉﹗真是說不清。」真是這樣嗎?


    
若筆者再問一句︰「是否在清末民初或之前,甚至遠至宋代,已經是這樣?」

 

    相信一定有不少人會回答︰「肯定是的。」


   
如果閣下這樣說的話,那筆者可以斷言讀者本人在八十年代中期時候,對紫微斗數的認識並不是很深,甚至可以說當時你還沒知道斗數為何物。


    因為凡是在那個年代研究斗數的人,均是經歷著各門各派的出現。在那以前,紫微斗數基本上是無派別可言的,斗數就是斗數,根本沒有甚麼派別之分。


   
回想起八十年代以前,香港也只有一位「軍師吳用」和另一位李君平先生,公開以斗數為人批命。


    「軍師吳用」當時的辦公地址是在銅鑼灣富明街某個大廈的二樓B座,亦即當年利舞台後座斜對面。不過這位老前輩,為人批命時用的命書,有一種甚為突出的罕見風格,就是他的命盤格式,每隻字均是用原子圖章印上的,在那遠未有微型電腦和中文打字機出現的當年,竟然有一位命相家這樣講究命書的外觀規格,實屬難得。

 


圖 1 當年軍師吳用為人批算紫微斗數命書,其命盤中的星曜均是用原子圖章蓋上的,相信頗費功夫。

 

    而另一位李君平先生,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大概是在九六年以後離世的,他去世不久前,還出過一本書叫「易學與術數」,不過內容與斗數無多大關係。
   

    李君平先生其人,實際上是一位大學教授,好像還是北京大學的,不過這是後來的事。當年他為人推算紫微斗數的辦公地點,是在尖吵咀麼地道的一個寫字樓。因為李君平先生當時是一名由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的知識份子,故亦頗令人另眼相看。(註)

    此外,當年曾有一位故作平民打扮的富商,機緣巧合,被李君平先生算過一次紫微斗數,將他驚為神人。自此而後,聲名大噪,當時找他以斗數推算前程的人裡,來自上流社會者,大不乏人,而且是親自到訪的。


    其後,有傳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親臨日本機場迎接李君平先生的到訪,這件事情,確實令人難忘。


   
而香港在吳、李二人尚未出現之前,即五、六十年代時候,公開以斗數為業者,相信只有一位來自上海的陸斌兆先生,他在當時曾經有設帳授徒。


    又,與陸先生同時期的,還有一位「旡悶齋主」張開卷先生,出過一本著作叫「紫微斗數命理研究」,根據書中內容所述,張先生好像是在抗戰時期被日軍囚禁過,而在牢獄中的時期寫下此本紫微斗數的書。可能是因為張先生在斗數還沒興起的當年便有著作面世,曾有人把他稱為「北派斗數名家」,縱使我們可以肯定張先生本人根本不曉得甚麼是「北派」。


    以上為香港最早的斗數發展,下期筆者又來數數臺灣。
(待續)

 

    (註) 本文所述有關李君平先生之事,部份來自於筆者在1991年與李君平先生在香格里拉酒店的茶聚上所知,然而本文在刊登後的兩年,收到疑似是李君平先生後人的來信,謂李先生當初在麼地道的經營方式,與我所述的有別。個人也認為可能不是當年在口語上所述「擺擋」的同義,因「擺擋」在行內也經常指有寫字樓的通俗說法,故此將相關部份略為更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