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女,26岁。1993年9月15日初诊。 四个月前因下雨路滑跌倒在地,损伤尻尾。拍X线片提示为“骶骨骨裂”。现尾骨疼痛较剧、不敢坐椅子、行走时疼痛加重、甚至不能平卧。 伴见月经量少、小腹发凉、两腿沉困。 舌脉: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细而涩。 辩证: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 当归15克,生地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桃仁14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柴胡14克,牛膝10克,炙甘草8克。 7剂,水煎服。 服7剂后,疼痛大减。 舌脉:舌质转为正常,脉沉弦。 辩证:瘀血虽去,气滞犹存。 治则:理气散结止痛。 处方:【通气散加减】。 木香8克,沉香8克,延胡10克,炙甘草4克,小茴香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黑白丑6克,当归12克,红花6克,鹿角霜10克,天仙藤20克,丝瓜络10克。 10剂,水煎服。 服上方10剂,诸症皆愈。 按: 跌打损伤之后,血瘀不散,影响气机的疏通,血瘀气滞,脉道不通,故致疼痛,且伴见月经量少、舌暗、脉涩等症。 治当活血行气以止痛。 “血府逐瘀汤”实为代表方剂。 方中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 柴胡、桔梗主升; 枳壳、牛膝主降,四药合用,斡旋气机,以升降上下之气机;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以活血为主,行气次之,待瘀血去其大半,又当行气为先。 故转方用“通气散”以行气机,散结滞。 总使瘀开气行,脉道通畅,则疼痛必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