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平

 焰烧的火 2019-05-09

徐小平

编辑词条

徐小平(Bob,1956年-),著名天使投资人,出生于江苏泰兴,毕业于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被外界称为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

1996年联合创办新东方并担任董事长,2006年卸任新东方董事长,2011年与好友共同创立“真格基金”,2016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1]2018年12月22日,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19年4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徐小平位居第

中文名徐小平
外文名Bob
国籍中国
性别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创立真格基金、联合创办新东方
出生地江苏泰兴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天使投资人、教育工作者、留学专家
职务真格基金创始人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

知乎精选最新


  • 1人物生平

  • 教育背景

  • 新东方

  • 天使投资

  • 2人物荣誉

  • 3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编辑

    教育背景

    1978年-1983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士学位。

    1983年-1987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教师、北京大学团委文化部长、北大艺术团艺术指导。

    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1987年-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

    新东方

    1996年-2000年,北京新东方咨询公司董事长、新东方学校副校长,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

    2000年-2006年,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董事。

    天使投资

    2006年-2011年,新东方上市后,徐小平离开董事会,开始从事个人天使投资。

    2011年-至今,徐小平、王强和红杉资本中国联合创立天使投资机构“真格基金”。

    2016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Midas List)。

    2人物荣誉

    编辑

    2017年12月21日,徐小平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2]

    2018年10月,《财富》公布“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30位投资人”榜单,徐小平上榜。[3]

    2018年12月12日,徐小平入选《福布斯》2018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排名第94。[4]

    2018年12月22日,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5]

    2019年4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徐小平位居第11。[6]

    3主要著作

    编辑

    他的主要著作《职场新物种》、《美国签证哲学》、《美国留学天问》、《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黄金是怎样炼成的——对一个成功者的赏析与非议》、《骑驴找马》,以及关于大学生留学、考研、就业问题的《邮箱里的灯光》等,在就业难的大学生群体中引发积极而强烈的启蒙效应。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但是它是由每一个有志向的青年人把它做起来的。虽然我不懂互联网,但是我们懂年轻人、懂创业者,也懂得几个人有一个梦想。”徐小平说,如果坚持不懈,就能够做出一些了不起的事业。同时,我们也愿意和优秀创业者一起去寻找未来

    出版时间出版社书名
    1999年5月世界知识出版社《美国签证哲学》
    2001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留学天问》
    2002年7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
    2002年12月光明日报出版社黄金是怎样炼成的
    2004年5月光明日报出版社《邮箱里的灯光》
    2008年11月新世界出版社《职场新物种》

    4演艺经历

    编辑

    2018年10月,参演的电影《燃点》上映。[7]

    5电影作品

    编辑

    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导演合作演员

    6创作歌曲

    编辑

    1995年1月,徐小平作词、作曲并演唱了歌曲《星期天[8],收录于北大新校园歌曲精选专辑《没有围墙的校园》中[9];2005年,《未名湖是个海洋》专辑中,收录了《星期天》。[10]

    7投资成就

    编辑

    • 2016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Midas List)

    • 2014年凤凰网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 2013年中关村天使投资领军人物

    • 2013年《创业家》杂志年度最佳天使

    • 2011年《创业邦》年度天使投资人

    • 2010年《创业家》最受尊敬天使投资人

    徐小平被称为圈内最受创业者欢迎的天使,据说投资从来不看报表,“拍脑袋决策、热脑袋决策”是他的投资风格。如果一个项目半小时内还没让他头脑发热,就不会得到他的青睐。2012年年底,他投资的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离职创办91外教,他毫不犹豫再次投资支持。对于看好的项目,他中间绝不退出,因为他相信:开弓没有回头箭。

    8经典语录

    编辑

    徐小平在国外求学时打工留影徐小平在国外求学时打工留影1. 是否创业,何时创业,创什么业,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选择;但宣讲创业常识,提供创业资源,传播创业信息,是我自己的人生选择。

    2.什么是成功?就投资而言,成功在于创造高回报率;就企业而言,成功在于创造更高利润和就业;就人生而言,成功在于你自己内心深处得到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就因为它表达了一个退隐田园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当然需要一定物质基础,否则你“采菊”就是偷摘,就不可能“悠然”。

    3.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人总免不了要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怕,下次注意就是。鱼不犯错误。但是如果鱼犯错误,就是致命的,就上钩了——所以,不断犯小错,有助于让你避免致命的大错。

    4. 这几年我做创业辅导和投资,亲眼看到许多青年仅凭自己的热血梦想,迅速从一无所有,到创造千百就业和亿万财富。这种事情确实不少。但社会应继续拓宽青年奋斗发展的口子,让底层社会坚信自己拥有朝着上层攀登的机会。贫富不均哪里都有,但只要让大家感到机会均等,事倍功倍,社会就能持久动态积极发展。

    5. “顺便赚钱,才能赚大钱”,这句话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冯仑这一代企业家,有谁不是疯狂想着赚钱的?那一代下海的人,主动或被迫放弃了皇粮,比谁都凄惶。应该这样说:最终赚到大钱的人,都是有理想和长远战略眼光的人。惟其才能能处理好长短利益等得失关系。

    徐小平徐小平(5)6. 我在加盟新东方之前曾回国创过业,结果一败涂地。总结经验有两条值得分享:第一:当时的我真没有商业意识。第二,那次失败,为我第二次回归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业意识是一种通过教育获得的素质。只有热情但没有商业意识是不能创业的。下一句是陈词滥调,但也必须分享:上一次的失败是下一次成功的铺垫。

    7. 创业者是永远不会失败的,除非他放弃或消失。否则,你可以奋斗、失败、再奋斗、再失败——直至成功!一次性成功当然最好,但即使乔布斯,也曾经被他自己创建的苹果开除过。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只要做人不失败,你的亲友同事投资人,还会陪着你走下去直至成功。

    8. 遇到一个硅谷的重要人物,他跟我讲了一句话,regulation is information,管制就是创业的机会。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重大的创业项目,当年都是国家不允许的,今天国家管制依然有种种不确定因素的领域,比如说滴滴打车,毫无疑问,国家绝对会为这一类的创新项目大开绿灯

    新东方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王强新东方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王强9.创业者最坏的结局,是回到他原点的最高处,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有什么不好呢,拿着我的钱试了一把,证明了自己,摸清长板短板,然后再重新出发,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一次社会试验,这个试验每天都在进行着。

    10. 在投资界有一句话,叫连续创业者,连续创业者一般来说,以前是不太成功的,也可以说是持续失败,投资界最喜欢这样的人。17.你一定要雇到比你牛的人,才能做成一个大牛的公司。找比自己牛的人要征服自己人性中的一些弱点,让最有才华的人在你身边闪光,这是创办企业最难的东西。

    9参加节目

    编辑

    • 天天向上20110923

    • 开讲啦20130629

    • 首席夜话20140126

    10传记电影

    编辑

    《中国合伙人》宣传封面《中国合伙人》宣传封面(4)

    作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之一,徐小平认为有关新东方的创业经历应该可以拍成一部很好的电影,并写出了剧本,剧本经修改后由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最终定名为《中国合伙人》。该片中,三驾马车分别由当红的三位著名男星黄晓明佟大为邓超出演,影片中这三个男人的性格分别被定为为保守、中庸和激进。随着《中国合伙人》的热映,电影中“合伙人”的现实原型――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也成为网友议论的焦点。

    11社会评价

    编辑

    徐小平先生徐小平先生徐小平在连续投出了数家上市公司后,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还在继续坚持早期风险投资,甚至一些稀奇古怪的项目,例如那个真空穿梭的“子弹快轨”Hyperloop。 2015年,真格基金投资的不少初创公司,也都获得了极高的成长和市场认可,例如蜜芽宝贝出门问问、格灵深瞳、Nice、找钢网亿航无人机、野兽骑行、优客工场、易会云造科技新兴科技和互联网公司,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徐小平几乎为每一个项目亲自站台、亲力亲为,可谓是最鞠躬尽瘁的创业导师。(投资界)[11]

    在徐小平位于国贸附近的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创业者出入,不论是受到鼓励,还是得到指点,或是午夜长谈,或是把酒言欢,他总是以他那有点夸张的表达方式,让来人感觉到满满的“温暖”,然后如同打了鸡血般亢奋着出发。据说徐小平还曾把另一套私人的房子借给创业者居住,两套房子离的很近,那个创业者便经常到家里找他聊天,他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资讯和行业信息,在徐小平看来,他简直是“赚大了”。(北京青年周刊[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