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名将书法家温放之——祁县历史名人考究

 韦诡 2019-05-09


 

东晋名将书法家温放之——祁县历史名人考究

 

 

 

东晋名将温放之——祁县历史名人考究
题记:温放之,县志记载不详。一般沿用《晋书》温峤附温式之传简短的内容。本文根据《晋书》、《梁书》等详细简述生平。根据《法书要录》简述其在武将之外还是一位书法家。根据《异苑》添加其野史。
    温放之,生卒不详,字弘祖,东晋名将。大将军温峤长子。从小学文习武,年少即出任做官,温放之初为安郡公,历交州刺史,累至给事黄门侍郎。在朝大臣都知道是温峤的儿子,见他品性优良,礼仪有加.皆近恭之,以为是一位很能干的人才。后来到南海远征林邑,当地州郡官员林宝阮等不服从指挥.阻止进军,放之将其诛之,军威大振,进军林邑取得胜利而还朝,后病故于所在的官府。

   《晋书》温放之传:放之嗣爵,少历清官,累至给事黄门侍郎。以贫,求为交州,朝廷许之。王述与会稽王笺曰:"放之温峤之子,宜见优异,而投之岭外,窃用愕然。愿远存周礼,近参人情,则望实惟允。"时竟不纳。放之既至南海,甚有威惠。将征林邑,交阯太守杜宝、别驾阮朗并不从,放之以其沮众,诛之,勒兵进,遂破林邑而还。卒于官。
    据广西荔浦县志:永和元年(345年),始安郡公温放之降封荔浦县侯,奉其父温峤之祀。在史书无载封荔浦县侯。
    温放之还是位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古人评价“放之率尔,草健笔力。岂忘保持,足见准则。犹片锦呈巧,细流不极”。唐朝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著《法书要录》,有其名。《法书要录》,共10卷,是书“采掇自古论书,凡百篇,勒为十卷”。收录了自东汉至唐代元和年间各家的书法理论文字,著录了大量书法名迹,采掇宏富,编辑精审,许多有关书法的记述著作,均赖此书以存留,是目前研究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温放之在《法书要录》中为晋朝(西晋、东晋)六十三位书法家之一,其中山西地区只有三位王濛(太原晋阳)、王述(太原晋阳)和温放之,在唐时有“草书”遗作。《法书要录》:“今见草书具姓名二行”。据现在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慧平教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划分》统计中东晋时期河东地区(指现山西省地区)只有十位书法家,温放之为其中之一。
    温放之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是远征林邑,在《晋书》、《梁书》等史书都有记载。林邑(即占婆,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末象林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建国以后,便与中原历朝交往密切,双方既互通使节,又时起冲突,而交州治下的越南中、北地区,则常为交战区域。东晋时期林邑在国王范文治下日益助大,吞并邻近的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等部。范文因见交州治下的日南土地富饶,加以该郡民众不满东晋官员的管治,范文便乃于347年,乘机进攻日南,击毙太守夏侯览等五六千人,铲平日南郡的西卷县,日南失陷。交州刺史朱蕃与林邑相约,以日南北部的横山为界。不久,范文撤回林邑,朱蕃派督护刘雄率兵回到日南,但旋即被林邑击退。348年,范文进攻九真。349年,晋派征西督护滕畯率交广军队,在日南郡卢容县与范文军队爆发战事,结果晋军战败,退入九真。同年,范文死,由儿子范佛继位。林邑王范佛继位后,351年,晋廷派滕畯与交州刺史杨平、九真太守灌邃等,率交广两州之兵征伐林邑。晋军抵达日南境内,与范佛于旧治所开战。范佛一度在城中坚守,但亦不敌晋军,范佛出逃,与晋方议和结盟。到353年,交州刺史阮敷再度出兵日南,攻破林邑所设的城垒五十余。359年,因林邑进侵交州边境,交州刺史温放之率兵,从水陆两路攻打林邑本土,范佛便重求议和,交还日南,双方以温公浦为界。其后,范佛数度遣使到晋廷入贡,以作友好性质的访问。
    史书相关资料:
    《晋书》帝纪第八:交州刺史温放之帅兵讨林邑参黎、耽潦,并降之。
    《梁书》列传第四十八:文归林邑,寻复屯日南。五年,文死,子佛立,犹屯日南。征西将军桓温遣督护滕畯、九真太守灌邃帅交、广州兵讨之,佛婴城固守。邃令畯盛兵於前,邃帅劲卒七百人,自后踰垒而入,佛眾惊溃奔走,邃追至林邑,佛乃请降。哀帝昇平初,复為寇暴,刺史温放之讨破之。
    温放之死因之谜,一种说法是好奇掘墓而“坠马而卒”。《异苑》南朝宋的刘敬叔编撰。这也是一部类似于《搜神记》、《太平广记》的志怪类奇书。书中第七卷专门记录了与盗墓有关的逸闻趣事。其中“温放之开冢”条——“苍梧王士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离乱,不复发掘。晋兴宁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乘骑往开之,还即坠马而卒。”王士燮的坟墓有怪异的现象,墓上常会有雾罩着,盗墓者不敢盗。时为刺史的温放之不信邪,偏偏要掘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鬼怪。结果在回来的路上,从马上跌下来,活活摔死了。温放之的死应该是一种意外“交通事故”,可能仅是一种巧合,但迷信的人却与“报应”一说附会到一块。在史书只记载为卒于官。

    相关链接:晋朝(西晋、东晋)书法家:

    法书要录 (卷五):《述书赋》上

    晋六十三人:齐献王、元帝、成帝、康帝、孝武帝、武陵王、会稽王、杨肇、山涛、嵇康、张翰、蔡克、顾荣、刘琨、孔侃、孔瑜、陶侃、熊远、应詹、卞壶、刘超、谢藻、庾亮、庾怿、庾冀、庾准、郗鉴、郗愔、郗昙、郗超、郗俭之、郗恢、谢尚、谢奕、谢安、王导、王劭、王珉、王羲之、王献之、王廞、王濛 、王述、丁潭、何充、刘讷、刘琰、刘璞、张澄、张冀、桓温、桓玄、江灌、沈嘉、刘瓌之、刘廞、范汪、范宁、诸葛长民、刘穆之、温放之、杨羲、宋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