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局到退出摩拜,刘二海和他的愉悦资本只用了3年,收益8-10倍。 从投资到上市,他在蔚来用了3年,瑞幸只有1年。 在媒体上,有人形容刘二海是时代车轮上的投资者。 继不久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显示,瑞幸咖啡提交IPO申请,寻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后,瑞幸咖啡正在加速其IPO步伐。 5月7日,瑞幸咖啡向SEC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 该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将发行345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份),每股ADS定价区间设定为15美元至17美元。 按此计算,该公司最高可筹集5.865亿美元。 近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幸咖啡股权结构里,刘二海代表的愉悦资本持有6.75%的股份,是第二大机构股东。 2018年作为创业市场中的一匹黑马,瑞幸咖啡除了不断刷新开店记录,也饱受烧钱扩张争议。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营收为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净收入为4.8亿元人民币,净亏损5.5亿元人民币。 在今年4月初,一条动产抵押信息显示,瑞幸咖啡将其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多家门店的咖啡机、奶箱等做抵押,涉及金额为4500万元。 这在外界看来是瑞幸咖啡资金吃紧的一个表现。 有观点认为,这类项目多数没有利润,靠着资本输血不停地扩张,从而助推成长为独角兽,这样的商业模式或不可持续。 对于外界争议,作为投资人刘二海站出来辩解,
面对媒体,他表示并没有感到什么悲伤和担忧,
他认为亏损在一个创业企业的发展早期很正常。 不止瑞幸咖啡,在刘二海投资的其他项目中,也曾被质疑过“烧钱”和“泡沫”,例如蔚来汽车和摩拜单车。 只不过,上述两个项目,刘二海已经分别通过被投公司的上市和被收购实现成功退出。 但这位时代车轮上的投资人,能一直走得又快又稳吗? 从技术男到投资人 2015年夏天,刚刚从君联资本离职创立了愉悦资本的刘二海被易车网创始人李斌拉上一起看了一个自行车的项目。 在海淀区的768文创园里,刘二海第一次骑上了李斌拿出来的自行车样品,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骑上去没几圈,脚蹬子就掉了,“我当时就想,这能成吗?”他有点犯嘀咕。 尽管心里打鼓,刘二海还是决定投资了这个名叫“摩拜单车”的项目,其实当时被拉来了看的不只是刘二海,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也看了这个项目,但是BAI在市场接受度、车辆破损度、铺车密度等方面存疑,因此没有投资。 刘二海在回去和其他合伙人商量的时候,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决定先投入200万美金看看效果,但时任摩拜单车CEO的王晓峰认为200万美金可能不够,希望愉悦能投300万美金。 最终刘二海还是决定拿出300万美金,
最终愉悦资本成为摩拜单车A轮的唯一投资人。 那个时候,刘二海可能无法想象这个项目未来会有怎样的离奇经历,共享单车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发展历程,随着风口落下,无数资本、无数用户“深陷”其中,成为牺牲品。 但刘二海和他的愉悦资本是少数的赢家。 一个理工科技术男,半路出家成为职业投资人,接连投出了摩拜单车、蔚来汽车、瑞幸咖啡这样的明星项目,刘二海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1994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硕士毕业的刘二海被分配到中国吉通网络通讯有限公司(下简称“吉通公司”)工作。 这一家由电子工业部发起,由电子部系统的三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参股组建的公司,是当时中国战略性“三金工程”之一金桥工程惟一业主单位,负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 在吉通公司最初的两年,刘二海的工作是为吉林做广播电视项目,把模拟的微波做成数字微波,传输电视节目。 后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吉通公司准备做IP电话业务,刘二海由此被调入互联网事业部,成为该部门仅有的两名员工之一。 当时,由于看重吉通公司手中的经营互联网运营牌照,软银和UT斯达康联合给吉通投资1000万美元。 随着IP电话项目的成功,刘二海所在的部门也开始发展壮大。刘二海后来回忆,增值业务部成为当时吉通最大的收入来源,收入占了吉通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他也从部门经理升职为吉通增值业务部部长。 但是刘二海真正对风险投资感兴趣却是在离开吉通后,2000年,刘二海跳槽到了同样做IP电话的业务的外企美国冠远科技,担任中国区副总经理。 当时,同他关系很好亚太区总裁离职后想做VC,但此时的刘二海不懂VC,对方建议他去研究研究。 多年以后,刘二海表示,这位亚太区的总裁最终并没有去做VC,而是去享受生活了,反而是刘二海自己对做风险投资动了心。 2001年,刘二海离开了冠远科技后加入到铁通网络公司任主管运营的副总裁,同时他也开始在北大国发院读EMBA。 对刘二海而言,在北大国发院读书的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3年,刚成立两年的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前身)在北大举办了一次关于投资的讲座,刘二海也由此认识了联想投资合伙人王能光。 数次交谈后,王能光邀请刘二海加入联想投资,于是2003年7月,刘二海正式加入君联资本担任高级投资经理,负责TMT领域的投资。 在君联资本工作的12年时间里,刘二海变成一位职业投资人,投出了不少明星企业。 包括易车网、人人网、神州租车、智联招聘、滚石移动、万学教育、商派软件(ShopEx)、麦包包、伊美尔、韵达快运、斯波蒂卡、车语传媒、乐元素、布丁酒店、21客等。 其中不少项目的退出让LP都得到了可观的回报。 而刘二海投资的企业中,最终通过IPO方式退出的就有5家,分别是:易车网、人人网、神州租车、智联招聘、乐逗游戏。 以2005年投资的易车网为例,2012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君联资本账面回报超过13倍,而另外一家刘二海主导投资的手机游戏乐逗游戏上市时,君联资本的回报也超过11倍。 对于刘二海个人而言,这些成功的投资,不仅收获了知名投资人的头衔,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与易车网创始人李斌、神州租车创始人陆正耀等这些明星创业者建立了紧密的个人关系,而这些联系使得他离开君联资本后也得以继续创造价值。 易车网是刘二海投资的第一家与汽车相关的创业企业,通过这次投资他认识了易车网创始人李斌。 同一年,刘二海也投资了陆正耀的联合汽车俱乐部(UAA)以及后来其创立的神州租车,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神州租车危难之际,刘二海代表联想投资再次向神州租车注资,支撑着神州熬过了最艰难时刻。 2015年2月,时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的刘二海宣布离职,并与君联资本原TMT核心团队成员戴汨、李潇等联合创办了愉悦资本。 对于刘二海从君联资本离职的动机,业界有一种猜测认为,可能与薪酬激励或者carry(Carried Interest,附带权益)分红上的落差有关,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证实。 事实上在履新不久的一个会议上,刘二海对老东家君联资本表示了感谢,称在君联资本的岁月是一段珍贵的回忆,让他“实现了个人和公司的共同成长,并且在公司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二海的“根据地” 在风投圈,不同的资本风格也不同。 有的偏重投人,比如真格基金,徐小平就曾表示他在投资的时候,不聚焦在某个领域,就是看人,“我们对优秀人才的投资不遗余力,即使不看好他们的商业模式。” 有的偏重投赛道,比如红杉资本,沈南鹏有一个著名的赛道投资理论,意思是在对行业趋势做出前瞻性判断后,选择最有前途和投资机会的领域去投资,投其中最好的几家企业。 “投资于一家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公司,要好过投资于需要创造市场需求的公司。”红杉资金创始人瓦伦丁认为,趋势非常重要。 然而刘二海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很多大的成功绝不是顺势而为,投资人和创业的人更多是逆势而为,
巴菲特的雪球理论在全球有很多拥泵,其中就包括刘二海,“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他认为“雪球效应”与“指数效应”、“复利效应”极为相似: 雪球只滚一圈,复利并不大; 如果你每圈都能让雪球增加一点,推起来又不那么费力,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雪球滚得非常大。 在投资上,刘二海把这套方法论总结为“面向根据地”理论,就是聚焦几个领域,进行持续的投资。 那么什么样的领域可以当成根据地呢? 他认为“形成一个根据地有三个条件: 一是领域非常广阔,可以做很多投资; 二是要有核心项目,在行业里数一数二; 三是要有人脉和理解力。” 刘二海认为,对于愉悦资本而言,汽车出行、房产服务、智能互联网就是其主要根据地。 在汽车出行领域,从2005年投资易车网开始,刘二海先后又投资了神州租车、神州专车、蔚来汽车、优信二有车、途虎养车等等。 涉及从造车到养车、买二手车,甚至是汽车资讯等上下游领域。 而在房产服务领域,愉悦资本的投资轨迹也从小猪短租到长租的蛋壳公寓,从商办领域的好租到共享办公的梦想加。 在智能互联网领域,也投资了类似咖啡零点吧、径卫视觉、摩拜单车等项目。 在理解布局领域的选择上,刘二海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千层饼”机构论。 他认为,和美国的传统行业+高科技的产业结构不同,中国是后发的国家,传统行业不发达,同时高科技的行业也来了,这样混合出来,像千层饼一样的结构。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机会更多。 在对外演讲中,刘二海多次总结了他从社会、产业、技术、模式四个维度得出的五种机会: 一是纯科技类公司、二是有行传统行业背景的科技类公司、三是产品类公司、四是服务类公司、五是新模式公司。 在具体的公司和创业者的挑选上,刘二海提出了一个“一横一竖”的说法。 他表示“一横”就是看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是不是独特,有没有模式创新。 “一竖”一种就是看企业的有没有竞争力。 然而,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总是太小,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在这个角度上,刘二海采取的策略就是跟着已经赚到钱的项目和人。
刘二海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这其中所说的案例就包括李斌和陆正耀。 刘二海两次见证李斌在纽交所上市,第一次是易车网上市,第二次是蔚来汽车,刘二海把李斌称之为罕见的“商业奇才”,“我看对了这样一个人,他所参与的项目都值得我去投资。” 同样也是在投资的神州租车上市后,刘二海也继续投资了陆正耀的神州优车和瑞幸咖啡。 “快攻”和烧钱逻辑 虽然刘二海对外表示自己喜欢长期投入和持续投入,但是从投资的结果来看,他投资的几个标杆项目都快速找到了退出的途径。 在创投圈里,朱啸虎以快进快出而闻名,但是和刘二海相比,却不占优势。 比如愉悦资本2015年投资摩拜单车,2018年其被美团收购,从进场到退出刘二海用了3年; 同样在2015年获得刘二海投资的蔚来汽车,于2018年上市,前后也用了3年; 瑞幸咖啡可能更快,2018年投资,如果2019年完成上市,那意味着刘二海仅用1年就获得退出机会。 拿朱啸虎最知名的几家战绩来看,饿了么、ofo、映客从投资到并购交易或者上市分别用了7年、2年、3年。 而对于红杉资本这样的VC机构来说,从投资到上市等待的时间可能更长。 以红杉中国过去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美团和唯品会为例,红杉2010年投资美团,上市之前已经持有8年,而唯品会从投资到上市,红杉也花了超过了4年时间。 如果投资了美团、京东、小米这样的公司风投们退出时间可能更长。 如果说刘二海能够短期退出可能有运气成分,但连续赌赢三次的概率实在不高。 那么原因可能就有两个,一个是找对了人。 刘二海押注的创业者比如陆正耀、李斌都是已经成功过的创业者,对于创业熟门熟路,深谙运营推广规则,少走弯路快速走上“快车道”。 对于瑞幸咖啡,刘二海认为“瑞幸咖啡其实不是一个典型的VC案例。” 而是成熟团队的二次创业,起点高,出手快,不会走一般创业者的路。 另一个原因就是选对了风口。 刘二海曾经表示,他之所关注科技和产业相结合的领域,很重要的因素是这些项目往往驱动力很多,使得项目发展的速度会比较快,风险比较小。 外界将瑞幸咖啡的烧钱和扩张视为获取流量的传统打法,但刘二海称,瑞幸咖啡不是简单的流量生意,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和体系与传统业态是完全不同的。 他发明了一个“数据咖啡”的说法,意思是瑞幸咖啡的所有服务都是基于数据计算的。 只不过瑞幸咖啡不是刘二海第一个被质疑为“烧钱”、“泡沫”的投资项目,在此之前,他所投资的蔚来汽车、摩拜单车早有先例。 在上市之前,蔚来汽车招股书披露,从2016至2018年上半年亏损合计约11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收入仅4000多万元。 而且蔚来汽车的门店,大多建立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动辄占地1000平方米,所资不菲,号称单店投入8000万至上亿元。
类似的话术在后来刘二海评价瑞幸咖啡时也用到。 不过资本市场有自己的投票方法,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纽交所正式上市,定价为6.26美元每股,公司总体估值在64亿美元。 对此刘二海称,当时的行情决绝对不是蔚来应该有的价值,蔚来是一家很有希望成为几百亿美金的公司。 不过最新的股价已经降至4.8美元左右,估值也滑落至50亿美元。 2018年4月,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时,刘二海也表示自己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
在接受媒体采访,刘二海表示自己心情伤感,他认为摩拜是一个有很大价值的创业项目,其几千万高频,不仅对对汽车出行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金融、生活服务等领域也会有想象空间。 所以当时他表示,摩拜继续独立发展,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根据美团的财报,摩拜堪称美团的碎钞机。 美团财报显示,2018年美团点评实现营业收入652.27亿元,其中摩拜贡献15.07亿元,占比2.31%; 净亏损85.17亿元,摩拜亏损45.5亿元,占比高达53.42%。 而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愉悦资本其实是少数从收购案中赚到钱的投资人,据《财经》报道,愉悦资本共投资了1000多万美元,回报在8倍-10倍之间。 刘二海还是赚钱的。 「你认同刘二海的投资理念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评论互动,小秘书会第一时间来翻牌子哒~ 「青年投资家PE/VC/FA训练营·第6期」开放报名中,5大课程模块,24节行业必修课程,模拟项目实战,丰富社交沙龙活动,30天实现职业投资人的完美蜕变!快快扫码加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