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菜地下面挖出的俩壶如今竟成省博镇馆之宝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5-09

今晚《华豫之门》

播出时间:21:15分

不得不说有些人运气就是好,在自家猪圈里挥一挥锄头就能发现宝贝,菜地里种个菜能捡到国宝,山上放个羊居然发现古墓,追着狐狸跑也能看到春秋大墓!

咱们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的好地方,在很早以前的陕西,夸张一点的说就是随随便便就能挖到什么宝贝。如今可不能乱挖了,文物是有法律保护的,我们老百姓是不能挖掘古墓的,必须要专业的考古队才可以挖掘,而且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才行。

1923的时候,当时正处在民国时期,河南新郑一农民想要挖口水井,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打口水井比较好,这样以后方便很多了。

就这样这个农民开始找到了当地的几个村民过来,花钱让他们帮自己挖口水井出来。

可是没想到的是挖着挖着,村民发现下面的土和上面的图颜色差别很大,可以说是完全的不一样!

往下挖却根本挖不动,难道是挖到金刚石了吗?

自然不是的。不过后来却挖出了很多瓶瓶罐罐的东西,大家起初都以为是什么铁器之类的东西,一共估摸着也有好几十件。

这个农民还算聪明,他觉得这些玩意肯定是什么宝贝。

不过看这些村民们一脸木讷的样子,似乎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他就故意说大家千万别乱说啊,晚上我请哥们几个吃饭。

本以为吃个饭能堵住这几位村民的嘴,可是无奈的是没多久新郑县李家楼村民李锐家挖到宝贝的消息流传出去了。

说来也巧,恰逢此时,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来新郑巡访,听说了李锐挖宝的消息,马上出面阻止,收缴了挖出的国宝,追回了被卖的文物,又派工兵继续挖掘,共出土青铜器100多件。

对于如何处理这批珍贵文物,靳云鹗的态度十分明确,“钟鼎重器,尊彝宝物,应该归于公家。”

 靳云鹗的义举博得了一片赞扬声,当时的河南省议会致函靳云鹗:“公道主张,至深钦感,肃此鸣谢。”

靳云鹗派人把挖出的古物统统装上车,武装押运到省城开封,交给了河南古物保存所也就是如今河南博物院的前身。

文物运抵开封时,城里城外张灯结彩,男女老少沿途欢迎,气氛异常热烈。

河南古物保存所郑重其事地接收了文物。而这些宝物之中最著名的当属如今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一对两件,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两只壶重量几乎一样,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壶颈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飞龙,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似乎在倾其全力承托重器。

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方壶通体满饰蟠螭纹,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似乎努力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

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当然,方壶装饰最为精彩的乃是盖顶仰起盛开的双层莲瓣,以及伫立莲瓣中央一只立鹤。

仙鹤亭亭玉立,双翼舒展,引颈欲鸣,表现出的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感觉,形神俱佳,栩栩如生,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

因此莲鹤方壶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它说明郑国的工业科技水平特别是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莲鹤方壶构图极为复杂,造型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

要铸造如此复杂的青铜器,需要先进的铸造工艺和高超的技巧,器身上的龙与鹤系采用分铸法铸造。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国宝莲鹤方壶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今晚的《华豫之门》中,一位持宝人竟带来了一个和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一模一样的小型莲鹤方壶,它会成为中国的第三壶吗?

红山文化一套比拼雌雄双股大玉剑,藏家和学者之间究竟谁能胜出?

当两只道光官窑碗现场碰撞出火花,究竟哪一只是才是真正的皇家御用珍品?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