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1年苏州杨家桥天主堂–圣母七苦堂

 旧京遗韵 2019-05-09

1900年正当大清疆域内的北直隶地区义和团运动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长江流域采取了“东南互保”运动,使得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大量的“洋教堂”得以保存下来。

1901年一位参加八国联军的外国军官,回国途径上海,去了“天堂苏州”游览,拍下了杨家桥天主堂:一张大堂外景,一张内景。



从整体结构看,今天的大堂基本保留了原貌,只是局部图案和内部设施装潢缺少原教堂“苏式”精美细腻俊秀倩雅的韵味。

(下面照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表示谢意)





1901年照片中显示的杨家桥天主教堂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毕竟是1900年前的原教堂,能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今大堂门外墙上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和匾额原由清康熙皇帝在五十年(1711年)为北京南堂题写。乾隆四十年时(1775年)南堂遭火,重建时由乾隆皇帝重新书写,原匾额“万有真元”改写为“万有真原”。在西什库教堂北堂主教樊国樑((Pierre Marie Alphonse Favier  1837年-1905年),)撰写,1897年出版的《北京:历史和记述》(Peking: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一书中附有乾隆真迹,在后来“外省”重建“天主堂”时,多采用此“真迹”。从1901年拍摄的照片看,当时天主堂正面大门两侧的对联文字,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如果期间没有遭到损毁,那副对联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了。 





大堂内的正厅堂柱挂有“苏绣”楹联,大堂内顶挂有“横匾”。内容因无史料佐证,只能辨认,除第一幅比较肯定外,第二幅多字是猜想,第三幅几乎无法辨认。

第一幅:

罪人之托为我所祈

进教之佑为我等祈

第二幅

今古一人善名圣德

X X万国共沐宠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