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明诚的临阵脱逃,令李清照颇感羞耻,她愤而写下一首千古绝作

 古稀老人赵 2019-05-09

北宋词坛一姐,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18岁便嫁给了当时朝中宰相之子赵明诚。熟悉李清照的朋友们都知道,李清照自幼生在书香氛围非常浓厚的士大夫家庭。其父李格非更是当时大文豪苏轼的得意门生,其母王氏据史料记载也擅文。

在这般文学气息浓郁的环境中长大的李清照才华非常横溢,而且家庭的优渥也让她的思想相对一般家庭的女孩子来说要开放一些。我们知道李清照是非常喜好饮酒的,而且她也曾有过两段婚姻,还曾状告过第二任丈夫张汝舟,这些经历在那个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在笔者印象中李清照是叛逆的,放到现在就是一个“抽烟、喝酒、烫头”的叛逆文艺小青年啊!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推荐的这一首诗是李清照非常知名的佳作,本着剖析“每一首作品背后故事”的初衷,笔者认为有必要给大家先讲一些关于她和丈夫赵明诚之间的事,之后慢慢过渡到这首诗作上。

毕竟这首诗是李清照愤怒之际写给丈夫赵明诚的!

据史料记载,李清照经人介绍认识了赵明诚。李清照在当时文坛界已经小有名气,而赵明诚又偏偏要找一个会写诗词的才女。最后二人算是门当户对结成夫妻!

婚后的二人,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虽是经人介绍,但二人感情却是突飞猛进!赵明诚尤为喜欢研究金石字画,李清照便陪同丈夫一起。二人边收集金石字画,边撰写《金石录》。二人还经常一起研究诗词,可以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浪漫、美满啊,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非常恩爱的夫妻典范!

不过北宋王朝的迂腐,宋徽宗、宋钦宗的软弱无能断送了宋太祖赵匡胤打下的江山。金人南下,铁骑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徽宗、钦宗这二位更是被金人掳走了,这便是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了。

在这时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离开了早已日落西山的家族,准备南下。而丈夫赵明诚却在李清照原本清澈的脑海里留下了最为肮脏的污点!

这到底咋回事呢?

赵明诚面对外敌进攻,在镇守城关之时,身居知府重职的他却弃城逃跑了!

后来的赵明诚不仅被革了职,还遭到了妻子的唾弃。二人过往的鱼水之欢,也渐渐地消逝。二人在南下渡过乌江时,李清照赞佩昔日项羽的英雄气概,于是在项羽自刎的乌江畔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以此吐槽丈夫的胆小、懦弱。而赵明诚心中有愧最终因为这事郁郁而终,死于南京。以上所讲也是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故事!

那么我们就来品读一下李清照这首“巾帼不让须眉”的慷慨之作吧!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非常简短,用词平实、易懂。李清照仅仅用了20个字就将心中所想表达的如此彻骨!既影射了丈夫的胆小、无能,又赞誉了项羽当年因为没有完成江东父老的嘱托而含恨自刎乌江。他不做苟且偷生之辈,更没有丢掉民族气节!

尤其最后两句,虽然项羽的事迹离她很远,但精神却深深印在了词人李清照的脑海里。如今她来到了乌江乌江畔,似乎当年项羽所流的热血犹在,再想想丈夫的临阵脱逃,李清照心中隐隐作痛,一句“不肯过江东”着实赞美了英雄项羽,更将她对丈夫和如同丈夫一样胆小、懦弱的北宋朝廷的愤慨写了出来!

在众多女文人中能写下这样慷慨、激昂的爱国名篇并不多见,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绝对算得上是精品之作了。近代民族女英雄秋瑾也曾写过一首佳作《对酒》,也是相当的精彩!

顺便附上,以供大家参考!

对酒

近现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诗,你是否也喜欢?如果你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还请帮忙点赞、转发,感谢友友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