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敢动手打骂父母的男孩子

 凯泰鸿收藏 2019-05-09

情绪容易出现强烈波动是普遍存在于男孩身上的现象,是男孩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之一。

有好多父母都对16、7岁男孩频繁的情绪渡动感到难以提摸,明明刚才还是兴高采烈的,怎么转眼就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了?最为严重的是,有些男孩还存在严重的暴力倾向,他们有的会对父母家人声嘶力竭地大声吼叫,甚至有的还会对父母动手,这在外人看来都是忤逆子的行径,也是一个青年走向歧途的征兆之一。


今年18岁的刘成,从小就是一个极其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虽然般,但是贵在听话懂事,每一个教过他的老师都很喜欢他,他一直是作为父母的骄做存在的,同样父母对他也赋予了极高的期望。

从小,刘成的父母就对他管制得很严格,这也导致刘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就是跟老师、同学和家长也很少交流。但就从去年开始,他开始性
情大变,不但越来越不听话,而且对家长也充满了越来越明显的排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成跟父母顶嘴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时说得多了,他会对父母责备一番,有些言语简直不堪入耳,他甚至会摔门而走,很长时间不搭理父母。

虽然过后他也会主动跟父母道歉,但道数之后却不是悔改,而是依然我行我素。

就这样,以前和睦的家庭,因为青春期儿子的情绪波动,几乎每天是在吵架拌嘴中度过的。

父母逐渐地对刘成的行为感到失望极了,为什么一个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面对刘成的所作所为,父母感到家庭教育的速茫和无助。



想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这个同题,我们就必须追本测源地挖福一下让男孩变得如此暴戾甚至对父母都不留情的原因:

急需寻求途径爆发的多余能量
在青春期内,男孩的发育变化很快,尤其是性发育和性成熟,使得他们产生和积蓄了大量需要释放的能量,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兴奋过度,当因这种兴奋而产生的过激行为不被父母和老师所认可和接受时,就会对男孩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最终演变为暴力倾向,

积压已久的心理压力无处抒发
特殊的学习环境、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分数竞争,给18岁男孩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不仅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同时,还造成了心理上的反叛,所以,此阶段大多数的亲子冲突是源于学习问题,学习的压力无法在学习上获得缓解,就会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变成与父母针锋相对的导火索。

表现欲过头就容易妄自尊大,最终演变为恃定而骄傲
伴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虚荣心也会逐渐增强,他希望得到别人认同的歌望也逐渐增大,于是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他需要获得“你已经是个大人了”这样的认同,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认同,一旦难以获得认同,男孩的妄自尊大就会给他提供无穷的信心和勇气去与父母进行武力上的抗衡,如果父母经常败下阵来,或是对男孩的打骂采取无限容忍的态度,男孩便会情宠而骄,越发肆无忌惮起来,把暴力地对待父母当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在任性男孩的意识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
苦,还经常耍性子找茬。

所有的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此起彼伏的矛盾,在面对这些压力和刺激时,18岁男孩由于阅历的原因,并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控制和掩饰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产生内心的不平衡和心理的矛盾,喜怒哀乐常形于色,正应了“冲动是魔鬼”那句话。

面对敢于打骂父母的18岁男孩,要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心理难关,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想办法

学会倾听男孩的心声
以暴制暴并不是长久之道,想要从根本上杜绝男孩的逆子行径,就必须帮助男孩解除亲子矛盾的根源,也就是首先要弄明白他的烦恼来自于哪里。

只有真正地与男孩之间发生心灵的触碰和交融时,才能获得他们的真心,起寻求双赢的结果。如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来与他进行沟通,从而使心绪闭塞的孩子展现出其内心的五彩缤纷。

培养男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晦暗的天空终究会下雨,晦暗的心灵也终究会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所以,家长还需培养男孩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只要勇敢面对、努力进取,什么问题都会有办法解决。只有乐观的态度,才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

教会男孩学会适当地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
暴戾的男孩有时候并不是天性暴戾,而是因为他找不到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便不费力气地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家长要告知男孩,解决问题、解开心结的方法有很多,其实是可以有话好好说的,比如男孩通过向父母或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恼和忧伤,可以有助于心中烦恼、压抑的消除,使情绪恢复心平气和,这也是一种发泄,是非暴力的,
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总而言之,以暴制暴会让男孩心中的暴力越演越烈,退避三舍会让男孩更加有恃无恐,它们都不是正确对待暴力的方法,反而会催生出许多错误人生的枝枝蔓蔓。家长一定要以理智、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发生在自身的不公平待遇,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孩子的狭隘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