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 14:20 来源: 作者: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 6.应收账款入账价值=价款(扣除商业折扣后)+增值税+代垫的运杂费等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出售价款-出售时的账面价值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卖出价-买入价)(不扣除现金股利或利息)/(1+6) ×6% 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 销 售 成 本= 销售额 -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资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17.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 (1十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18.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19.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其他转入 20.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1.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3.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4.货币资金项目金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5.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 26.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7.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8.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如果题目真的有的话) 总结: 收对收,付对付,借贷方向看科目。 29.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的明细余额 30.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1.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2.存货=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 33.货币时间价值有关公式; (1) 复利终值: F=P(1+ i)'=P× (F/P,i,n) (2) 复利现值: P=F/(1+ i)'=F× (P/F,i,n) 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即相乘等于1. (3) 预付年金终值: F=A×[(F/A,i,n+1)-1]; F=A×(F/A,i,n)×(1+i)(4) (4) 预付年金现值: P=A×[(P/A,i,n-1)+1]; P=A×(P/A,i,n)×(1+i) (来源:管管财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刘海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