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者是自我永恒的界限

 黄元章553333 2019-05-09

先秦有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和道家,佛教大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从此以后,外来的佛教与中国自生的道教便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仁义”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范畴,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仁义”乃成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是谓“仁义道德”。然而在先秦,对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家却是反对的。老子对“仁义”,基本采取了一种批评和否定的态度。老子《道德经》曰: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说:“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这句话不是给中观的定义。只是告诉人们,只要能依照“不...不...”的方法,不断尝试,不断体验,就能体验到中观,就能明白中观,就能做到中观。但要记住,“不...不...”到最终也必须去除,否则,依然是边见。

如果说儒家的思想是“有”, 道家的思想是“无”, 那么佛家的思想就是“空”。 道家用“无”解构了儒家, 佛家又用“空”结构了儒家和道家,因为在佛家的眼里,道家的“无” 依然是“有”(something),依然是边见,因而必须被空掉而达中观。

“楚王丢弓”的典故其实可以拿来对此加以进一步阐释:

春秋时期,楚王有一次到云梦泽狩猎,结果不小心却把自己心爱的宝弓丢了。手下人急着四处寻找,却被楚王制止了。楚王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 意思是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

孔子听了这个故事发表了儒家的看法,《孔子家语好生》曰:“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既然失弓的是人,得弓的是人,又何必计较是哪国的人捡到了呢?孔子依然强调人作为得失弓箭的主体。

后来这句话又传到了老子耳朵里,老子听后也发表了一番议论,认为再把“人”字去掉就更好了。《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记载:“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老子这里提出了更宽广的说法,那就是把人这个范畴也消除掉,应该说:“失弓,得弓”。老子消解了的是弓箭的主体,成为了“无我”。

佛家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他意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但是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 佛家把主体人与客体弓箭全部消解掉了,达到佛家“空性’的境界。

在唐代,佛教和道教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儒学又备受推崇。儒家礼教、佛教、道教三者并列称三教,唐王朝采取三教并行政策。三教并行,其实就是同时利用三教。历史记载,贞元十二年,唐德宗在他生日那天命令儒生、和尚、道士三方,于长安作三教公开讲论,大大热闹了一番。

我们经常听到的三教合流,又有“三教合一”的说法,大意指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三教合流,亦意味着三种思想间的某种互补性和相似性,从而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用互补的视角,当然就需要侧重差异性,每一种异质文化对于另一种文化来说都是绝对的“他者”,“他者”是自我的界限,它首先意味着差异—-不可被“同一”的差异。“三教合一“似乎意味着某种”折中“之道,即道家的两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相生相成论”和儒家的调和两边,取折中态度的“中庸论”。但却不是佛家的“中道论”。在佛家看来,儒家道家的”折中“依然是边见,所以边见不是什么不好的见解,也不是什么很偏颇的见解,而是仅指对世间万物还有分别,不是中观而已。 中观是不执一端,脱离两边,中观不是适中的观点,而是对一切不再持任何观点能力。相较之下,“中道论”思辨性更强,亦更空寂。

如果用相似的视角,三者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家族成员。对于思想间的相似性阐发的最好的学说似乎是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我们观察“游戏”活动会在诸游戏中“看到相似之处、亲缘关系,看到一整系列这样的东西”,这些相似之处不是某种同一的、本质的,而是“相似之处盘根错节的复杂网络——粗略精微的各种相似”。这种交错纵横的深层结构就是游戏的“规则”,“规则”是不同中的同者、不变之中的变者。语言如此、生活形式如此、思想也如此。

因此,所谓三教合流,三教合一,绝非三者合一,因为三者之间依然互有边界,而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彼此在开放的中国文化的游戏场域里遵照“家族规则”进行的互动游戏。

中国人注重生活世界,在处理儒道佛关系时,中国人常说,用儒家的思想做事, 道家的思想做人,佛家的思想修心。这似乎这是一个无比完美的境界,但在佛家眼里, 这显然是区分了事,人,心的边见。

在自我与他人互为超越性存在的生活世界里,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边见,烦恼在不断交替滋生,一刻不停,只有解脱者能每时每刻在中观,因而烦恼也被终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