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之前,在唐风宋雨中笔耕不辍的诗歌创作人,总是最令人钦佩的艺术创作者。他们像贾岛一样,可以在几个月内为几首诗而活;他们就像杜甫一样,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素材;更有甚者,他们牺牲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来换一首不大响亮的诗名。唐宋有成千上万的诗人,可以被后人记住的又有多少人? 然而,这些有梦想的人仍然握着笔,踏上满是荆棘的道路,洒下一片片星光。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可以阅读许多“未知诗人”的经典作品,诗红人不红,诗歌比诗人更有名。今天,小编向您介绍一首由非著名诗人所作的著名的诗。 《两相思》 宋·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李禺不是名人,他的名字也没有被历史记住,除了这首诗和他有联系之外,很难从历史资料中找到他的痕迹。但是,我不得不说这首诗写的有大师风格,“怕酌”,“几心知”,“枯眼”,“讯音无雁寄回迟”这几个字是如此之形象,以至于它们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脑海里,将一位他乡的过客因为想念妻子而坐立不安、辗转反侧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现着诗人无尽的哀愁和悲伤。 诗的主旨是思念,但是思念的对象并没有表明,直到最后一句话“夫忆妻兮父忆儿”,才终于说出了答案。根据答案回溯,大家可以发现前面的每个句子都被描得如此恰当和真实。但是,这还没有结束,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奇诗,因为它也是一首优秀的回文诗。回文,即首尾回环,将字句颠倒过来吟读同样通顺。按照这条规则,我们重置这首诗如下: 《两相思》 宋·李禺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虚。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被倒过来的诗歌相对简单,开篇就指出“儿忆父兮妻忆夫”的主题。儿子和妻子都想念他们的丈夫,显然丈夫外出后应该无法回家。后来连接的诗句是描述在家思念丈夫的妻子,雁书寄信迟回,下笔难以写成一首诗,害怕喝酒催泪,望断山河的泪水都是干涸的。 顺着读夫思妻,倒着读妻思夫,顺逆皆可成章句,正倒均可让人落泪。这首诗在文学诗歌领域非常有名。毕竟,并没有很多作品能够以不同的方向引导不同的情感,而这首便是如此。因此,男人阅读这首诗应该顺着读,女人读这首诗应该倒着读。通过这种方式,那无尽的思绪才可以爬到心头,萦绕在耳边,并不停击打我们的耳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