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位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坚强耐苦的母亲 莫言在一次采访中讲述了一个跟有关母亲的故事。 在莫言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当时家里经济拮据,入不敷出,全家人都有一顿没一顿地饿着,家里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母亲身上因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所有常常过得更为艰苦。曾经一度,莫言还担心母亲会承受不住而寻短见。 所以那时候,莫言每次出门劳作回来后,都要大声喊母亲,听到回应后,一颗心方落了地。要是没听到回应,他就心惊胆战的,急急忙忙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莫言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看见母亲,急得坐在院子里嚎啕大哭。这时候,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看见孩子大哭,心中郁闷不解。 最后大概是母亲看出了莫言的心思,便对他说道:“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听完母亲的话后,莫言方才止住哭泣。 我想起莫言曾经写过的一篇散文《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但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很多人的母亲,大抵都是这样。纵然生活过得并不顺遂,但她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教会孩子:要学会坚强。 她们咬着牙和世界对抗,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母亲踏着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的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原来,每一位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坚强耐苦的母亲。 02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 记忆中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小时候,有一次我跟家里的哥哥姐姐们抢玩具,争抢过程中推搡着不小心伤了堂姐,堂姐号啕大哭,引来了家里的长辈。 伯父不由分说,在一家人面前怒骂了不小心伤到堂姐的我。我虽做错了事,但挨骂之后心里也委屈,倔强地站在一旁,隐忍着眼泪一言不发。 母亲看到后,把我拉到房间里,一番安慰:“妈妈知道你很乖,不是故意推堂姐的,伯父刚刚骂了你,你心里委屈,我知道。但你也别生伯父的气,伯父骂你是因为你做错了事,既然做错了事,咱们就出去跟他们道歉好不好?你道歉了,哥哥姐姐们就会把玩具给你一起玩了。” 母亲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温柔细语道。 从小到大,母亲都用这种方式教育我,她知道我自尊心要强,所以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骂我,她只会在没人的地方给我一遍遍地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不仅如此,自我有记忆以来,每当爷爷奶奶在聊天时无意中提到什么东西好时,母亲都会想尽办法满足他们;每次在爷爷奶奶吵架恶语相向时,母亲也从来不轻易朝他们发脾气,只会好言相劝。 我知道,她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我要学会尊重长辈,学会孝顺。 大概世上的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她们总会尽自己所能去培育孩子。 就像: 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和健康,演员马伊琍坚持母乳喂养; 为了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作家叶倾城鼓励孩子多带同学回家玩; 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主持人曹颖带孩子走遍祖国山水...... 原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 03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舍不得吃”的母亲 肖骁在《奇葩说》中曾经提起过自己的母亲。 自从肖晓参加《奇葩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便经常飞到全国各地赶通告,很少回家。 有一次,肖晓打电话跟妈妈说要回家,妈妈很高兴,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道:“那我赶紧去菜市场买点鸡鸭鱼肉,做点好吃的等你回来。” 肖晓心中微凝,有点气愤地对着电话说:“难道我不在家的时候,这些东西你们都不吃的吗?!” 我仿佛在他们的对话中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中国母亲。 还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叫《妈妈爱吃鱼头》。 作者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一个月才能吃到一次鱼头。 每次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细心地把鱼肚子上的刺挑出来,然后放到作者的碗里。 每次作者也吵着要吃鱼头的时候,妈妈总会对他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作者总是想着,鱼头一定很好吃,不然妈妈怎么喜欢吃。 于是,有一次,作者趁妈妈去盛饭的时候,偷偷夹了一个来吃,却发现并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后来,作者才知道;每个女人做了妈妈后,都会喜欢吃鱼头。 原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舍不得吃”的母亲。 04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习惯隐忍的母亲 苗苗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北漂一族。 刚到北京时,苗苗自信满满地在家里人面前许下自己的宏伟蓝图:五年内,争取在北京四环内买一套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头两年,苗苗斗劲十足,手里也存了一些积蓄,可到第五年时,苗苗不甘当前的工作,急于求成,被人骗走了手上所有的积蓄。 一切清零,现况与当初所设想的大相径庭。苗苗崩溃大哭,一番纠结后,还是打电话给母亲诉了苦。 母亲听后,只说了一句话:“孩子,累了就回家吧。” 没有责备,只有安慰。 只是母亲说这句话时,声音是哽咽的。 苗苗说,在外北漂整整六年,她回家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出来,一开始是想留在那边多赚点钱,后来是因为没钱回家。 “尽管母亲在老家过得也很艰难,在外打工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的,但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也从来不会在我面前哭。这几年来,她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你别担心家里,家里一切都好’‘孩子,累了就回家吧’。”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写到一句令我感受深切的话:女孩想我的时候,都是在打电话的时候哭。妈妈想我的时候,都是挂了电话后哭。 原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习惯隐忍的母亲。 05 母亲是我们最后一个安全的港湾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爱不是一条单向线,它就像是一个圆,于父母和孩子间贯穿彼此,互相成就。 父母不仅给予了孩子温暖,也教会了孩子如何独立和成长。 母亲手中的每一道菜品,都会成为我们味蕾中最留恋的味道。 母亲脸上的每一簇欢笑,都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温润明媚的阳光。 母亲口中的每一句忠言,都会成为我们对抗这个世界最坚硬的盔甲。 记得肖晓在节目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总决赛的时候,当我害怕,当我失措,当我紧张,当我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妈,她能让我安静,能让我放心,能让我觉得我咬咬牙这一关就过了。她是我最后一个安全的港湾。” 是啊,愿母爱汇成的涓涓细流,能够于罅隙贯穿我们人生的漫漫长道,让我们无论走了多远,都不会忘记:在那遥远的家乡,还有一盏灯在默默地为自己点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