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司马光

 没眼皮的蚊子 2019-05-10
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 主编

  资治通鉴监,简称通鉴,编年体通史。294卷,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本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止,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增加评论,写成定稿。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
  [2019年5月,梦远重新整理]
封面
原书目录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周安王元年
周安王二年
周安王三年
周安王四年
周安王五年
周安王六年
周安王八年
周安王九年
周安王十一年
周安王十二年
周安王十三年
周安王十五年
周安王十六年
周安王十七年
周安王十九年
周安王二十年
周安王二十一年
周安王二十二年
周安王二十三年
周安王二十四年
周安王二十五年
周安王二十六年
周烈王元年
周烈王三年
周烈王四年
周烈王五年
周烈王六年
周烈王七年
周显王元年
周显王三年
周显王四年
周显王五年
周显王七年
周显王八年
周显王十年
周显王十一年
周显王十二年
周显王十三年
周显王十四年
周显王十五年
周显王十六年
周显王十七年
周显王十八年
周显王十九年
周显王二十一年
周显王二十二年
周显王二十三年
周显王二十五年
周显王二十六年
周显王二十八年
周显王二十九年
周显王三十一年
周显王三十二年
周显王三十三年
周显王三十四年
周显王三十五年
周显王三十六年
周显王三十七年
周显王三十九年
周显王四十年
周显王四十一年
周显王四十二年
周显王四十三年
周显王四十四年
周显王四十五年
周显王四十六年
周显王四十七年
周显王四十八年
周慎靓王元年
周慎靓王二年
周慎靓王三年
周慎靓王四年
周慎靓王五年
周慎靓王六年
周赧王元年
周赧王二年
周赧王三年
周赧王四年
周赧王五年
周赧王六年
周赧王七年
周赧王八年
周赧王九年
周赧王十年
周赧王十一年
周赧王十二年
周赧王十三年
周赧王十四年
周赧王十五年
周赧王十六年
周赧王十七年
周赧王十八年
周赧王十九年
周赧王二十年
周赧王二十一年
周赧王二十二年
周赧王二十三年
周赧王二十四年
周赧王二十五年
周赧王二十六年
周赧王二十七年
周赧王二十八年
周赧王二十九年
周赧王三十年
周赧王三十一年
周赧王三十二年
周赧王三十三年
周赧王三十四年
周赧王三十五年
周赧王三十六年
周赧王三十七年
周赧王三十八年
周赧王三十九年
周赧王四十年
周赧王四十一年
周赧王四十二年
周赧王四十三年
周赧王四十四年
周赧王四十五年
周赧王四十六年
周赧王四十七年
周赧王四十八年
周赧王四十九年
周赧王五十年
周赧王五十一年
周赧王五十二年
周赧王五十三年
周赧王五十五年
周赧王五十六年
周赧王五十七年
周赧王五十八年
周赧王五十九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
秦孝文王元年
秦庄襄王元年
秦庄襄王二年
秦庄襄王三年
秦始皇元年
秦始皇二年
秦始皇三年
秦始皇四年
秦始皇五年
秦始皇六年
秦始皇七年
秦始皇八年
秦始皇九年
秦始皇十年
秦始皇十一年
秦始皇十二年
秦始皇十三年
秦始皇十四年
秦始皇十五年
秦始皇十六年
秦始皇十七年
秦始皇十八年
秦始皇十九年
秦始皇二十年
秦始皇二十一年
秦始皇二十二年
秦始皇二十三年
秦始皇二十四年
秦始皇二十五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始皇二十七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
秦始皇二十九年
秦始皇三十一年
秦始皇三十二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
秦始皇三十四年
秦始皇三十五年
秦始皇三十六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
秦二世元年
秦二世二年
秦二世三年
汉高祖元年
汉高祖二年
汉高祖三年
汉高祖四年
汉高祖五年
汉高祖六年
汉高祖七年
汉高祖八年
汉高祖九年
汉高祖十年
汉高祖十一年
汉高祖十二年
汉惠帝元年
汉惠帝二年
汉惠帝三年
汉惠帝四年
汉惠帝五年
汉惠帝六年
汉惠帝七年
汉高后元年
汉高后二年
汉高后三年
汉高后四年
汉高后五年
汉高后六年
汉高后七年
汉高后八年
汉文帝前元年
汉文帝前二年
汉文帝前三年
汉文帝前四年
汉文帝前五年
汉文帝前六年
汉文帝前七年
汉文帝前八年
汉文帝前九年
汉文帝前十年
汉文帝前十一年
汉文帝前十二年
汉文帝前十三年
汉文帝前十四年
汉文帝前十五年
汉文帝前十六年
汉文帝后元年
汉文帝后二年
汉文帝后三年
汉文帝后四年
汉文帝后五年
汉文帝后六年
汉文帝后七年
汉景帝前元年
汉景帝前二年
汉景帝前三年
汉景帝前四年
汉景帝前五年
汉景帝前六年
汉景帝前七年
汉景帝中元年
汉景帝中二年
汉景帝中三年
汉景帝中四年
汉景帝中五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景帝后元年
汉景帝后二年
汉景帝后三年
汉武帝建元元年
汉武帝建元二年
汉武帝建元三年
汉武帝建元四年
汉武帝建元五年
汉武帝建元六年
汉武帝元光元年
汉武帝元光二年
汉武帝元光三年
汉武帝元光四年
汉武帝元光五年
汉武帝元光六年
汉武帝元朔元年
汉武帝元朔二年
汉武帝元朔三年
汉武帝元朔四年
汉武帝元朔五年
汉武帝元朔六年
汉武帝元狩元年
汉武帝元狩二年
汉武帝元狩三年
汉武帝元狩四年
汉武帝元狩五年
汉武帝元狩六年
汉武帝元鼎元年
汉武帝元鼎二年
汉武帝元鼎三年
汉武帝元鼎四年
汉武帝元鼎五年
汉武帝元鼎六年
汉武帝元封元年
汉武帝元封二年
汉武帝元封三年
汉武帝元封四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汉武帝元封六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
汉武帝太初二年
汉武帝太初三年
汉武帝太初四年
汉武帝天汉元年
汉武帝天汉二年
汉武帝天汉三年
汉武帝天汉四年
汉武帝太始元年
汉武帝太始二年
汉武帝太始三年
汉武帝太始四年
汉武帝征和元年
汉武帝征和二年
汉武帝征和三年
汉武帝征和四年
汉武帝后元元年
汉武帝后元二年
汉昭帝始元元年
汉昭帝始元二年
汉昭帝始元三年
汉昭帝始元四年
汉昭帝始元五年
汉昭帝始元六年
汉昭帝元凤元年
汉昭帝元凤二年
汉昭帝元凤三年
汉昭帝元凤四年
汉昭帝元凤五年
汉昭帝元平元年
汉宣帝本始元年
汉宣帝本始二年
汉宣帝本始三年
汉宣帝本始四年
汉宣帝地节元年
汉宣帝地节二年
汉宣帝地节三年
汉宣帝地节四年
汉宣帝元康元年
汉宣帝元康二年
汉宣帝元康三年
汉宣帝元康四年
汉宣帝神爵元年
汉宣帝神爵二年
汉宣帝神爵三年
汉宣帝神爵四年
汉宣帝五凤元年
汉宣帝五凤二年
汉宣帝五凤三年
汉宣帝五凤四年
汉宣帝甘露元年
汉宣帝甘露二年
汉宣帝甘露三年
汉宣帝甘露四年
汉宣帝黄龙元年
汉元帝初元元年
汉元帝初元二年
汉元帝初元三年
汉元帝初元四年
汉元帝初元五年
汉元帝永光元年
汉元帝永光二年
汉元帝永光三年
汉元帝永光四年
汉元帝永光五年
汉元帝建昭元年
汉元帝建昭二年
汉元帝建昭三年
汉元帝建昭四年
汉元帝建昭五年
汉元帝竟宁元年
汉成帝建始元年
汉成帝建始二年
汉成帝建始三年
汉成帝建始四年
汉成帝河平元年
汉成帝河平二年
汉成帝河平三年
汉成帝河平四年
汉成帝阳朔元年
汉成帝阳朔二年
汉成帝阳朔三年
汉成帝阳朔四年
汉成帝鸿嘉元年
汉成帝鸿嘉二年
汉成帝鸿嘉三年
汉成帝鸿嘉四年
汉成帝永始元年
汉成帝永始二年
汉成帝永始三年
汉成帝永始四年
汉成帝元延元年
汉成帝元延二年
汉成帝元延三年
汉成帝元延四年
汉成帝绥和元年
汉成帝绥和二年
汉哀帝建平元年
汉哀帝建平二年
汉哀帝建平三年
汉哀帝建平四年
汉哀帝元寿元年
汉哀帝元寿二年
汉平帝元始元年
汉平帝元始二年
汉平帝元始三年
汉平帝元始四年
汉平帝元始五年
王莽居摄元年
王莽居摄二年
王莽初始元年
王莽始建国元年
王莽始建国二年
王莽始建国三年
王莽始建国四年
王莽始建国五年
王莽天凤元年
王莽天凤二年
王莽天凤三年
王莽天凤四年
王莽天凤五年
王莽天凤六年
王莽地皇元年
王莽地皇二年
王莽地皇三年
更始帝更始元年
更始帝更始二年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
汉光武帝建武四年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
汉光武帝建武七年
汉光武帝建武八年
汉光武帝建武九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
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
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
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
汉明帝永平元年
汉明帝永平二年
汉明帝永平三年
汉明帝永平四年
汉明帝永平五年
汉明帝永平六年
汉明帝永平七年
汉明帝永平八年
汉明帝永平九年
汉明帝永平十年
汉明帝永平十一年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
汉明帝永平十三年
汉明帝永平十四年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汉章帝建初元年
汉章帝建初二年
汉章帝建初三年
汉章帝建初四年
汉章帝建初五年
汉章帝建初六年
汉章帝建初七年
汉章帝建初八年
汉章帝元和元年
汉章帝元和二年
汉章帝元和三年
汉章帝章和元年
汉章帝章和二年
汉和帝永元元年
汉和帝永元二年
汉和帝永元三年
汉和帝永元四年
汉和帝永元五年
汉和帝永元六年
汉和帝永元七年
汉和帝永元八年
汉和帝永元九年
汉和帝永元十年
汉和帝永元十一年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
汉和帝永元十五年
汉和帝永元十六年
汉和帝元兴元年
汉殇帝延平元年
汉安帝永初元年
汉安帝永初二年
汉安帝永初三年
汉安帝永初四年
汉安帝永初五年
汉安帝永初六年
汉安帝永初七年
汉安帝元初元年
汉安帝元初二年
汉安帝元初三年
汉安帝元初四年
汉安帝元初五年
汉安帝元初六年
汉安帝永宁元年
汉安帝建光元年
汉安帝延光元年
汉安帝延光二年
汉安帝延光三年
汉安帝延光四年
汉顺帝永建元年
汉顺帝永建二年
汉顺帝永建三年
汉顺帝永建四年
汉顺帝永建五年
汉顺帝永建六年
汉顺帝阳嘉元年
汉顺帝阳嘉二年
汉顺帝阳嘉三年
汉顺帝阳嘉四年
汉顺帝永和元年
汉顺帝永和二年
汉顺帝永和三年
汉顺帝永和四年
汉顺帝永和五年
汉顺帝永和六年
汉顺帝汉安元年
汉顺帝汉安二年
汉顺帝建康元年
汉冲帝永嘉元年
汉质帝本初元年
汉桓帝建和元年
汉桓帝建和二年
汉桓帝建和三年
汉桓帝和平元年
汉桓帝元嘉元年
汉桓帝元嘉二年
汉桓帝永兴元年
汉桓帝永兴二年
汉桓帝永寿元年
汉桓帝永寿二年
汉桓帝永寿三年
汉桓帝延熹元年
汉桓帝延熹二年
汉桓帝延熹三年
汉桓帝延熹四年
汉桓帝延熹五年
汉桓帝延熹六年
汉桓帝延熹七年
汉桓帝延熹八年
汉桓帝延熹九年
汉桓帝永康元年
汉灵帝建宁元年
汉灵帝建宁二年
汉灵帝建宁三年
汉灵帝建宁四年
汉灵帝熹平元年
汉灵帝熹平二年
汉灵帝熹平三年
汉灵帝熹平四年
汉灵帝熹平五年
汉灵帝熹平六年
汉灵帝光和元年
汉灵帝光和二年
汉灵帝光和三年
汉灵帝光和四年
汉灵帝光和五年
汉灵帝光和六年
汉灵帝中平元年
汉灵帝中平二年
汉灵帝中平三年
汉灵帝中平四年
汉灵帝中平五年
汉灵帝中平六年
汉献帝初平元年
汉献帝初平二年
汉献帝初平三年
汉献帝初平四年
汉献帝兴平元年
汉献帝兴平二年
汉献帝建安元年
汉献帝建安二年
汉献帝建安三年
汉献帝建安四年
汉献帝建安五年
汉献帝建安六年
汉献帝建安七年
汉献帝建安八年
汉献帝建安九年
汉献帝建安十年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
魏文帝黄初二年
魏文帝黄初三年
魏文帝黄初四年
魏文帝黄初五年
魏文帝黄初六年
魏文帝黄初七年
魏明帝太和元年
魏明帝太和二年
魏明帝太和三年
魏明帝太和四年
魏明帝太和五年
魏明帝太和六年
魏明帝青龙元年
魏明帝青龙二年
魏明帝青龙三年
魏明帝青龙四年
魏明帝青龙四年
魏明帝景初二年
魏明帝景初三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元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二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三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四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五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六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七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八年
魏少帝曹芳正始九年
魏少帝曹芳嘉平元年
魏少帝曹芳嘉平二年
魏少帝曹芳嘉平三年
魏少帝曹芳嘉平四年
魏少帝曹芳嘉平五年
魏少帝曹髦正元元年
魏少帝曹髦正元二年
魏少帝曹髦甘露元年
魏少帝曹髦甘露二年
魏少帝曹髦甘露三年
魏少帝曹髦甘露四年
魏元帝景元元年
魏元帝景元二年
魏元帝景元三年
魏元帝景元四年
魏元帝咸熙元年
晋武帝泰始元年
晋武帝泰始二年
晋武帝泰始三年
晋武帝泰始四年
晋武帝泰始五年
晋武帝泰始六年
晋武帝泰始七年
晋武帝泰始八年
晋武帝泰始九年
晋武帝泰始十年
晋武帝咸宁元年
晋武帝咸宁二年
晋武帝咸宁三年
晋武帝咸宁四年
晋武帝咸宁五年
晋武帝太康元年
晋武帝太康二年
晋武帝太康三年
晋武帝太康四年
晋武帝太康五年
晋武帝太康六年
晋武帝太康七年
晋武帝太康八年
晋武帝太康九年
晋武帝太康十年
晋惠帝永熙元年
晋惠帝元康元年
晋惠帝元康二年
晋惠帝元康三年
晋惠帝元康四年
晋惠帝元康五年
晋惠帝元康六年
晋惠帝元康七年
晋惠帝元康八年
晋惠帝元康九年
晋惠帝永康元年
晋惠帝永宁元年
晋惠帝太安元年
晋惠帝太安二年
晋惠帝永兴元年
晋惠帝永兴二年
晋惠帝光熙元年
晋怀帝永嘉元年
晋怀帝永嘉二年
晋怀帝永嘉三年
晋怀帝永嘉四年
晋怀帝永嘉五年
晋怀帝永嘉六年
晋愍帝建兴元年
晋愍帝建兴二年
晋愍帝建兴三年
晋愍帝建兴四年
晋元帝建武元年
晋元帝太兴元年
晋元帝太兴二年
晋元帝太兴三年
晋元帝太兴四年
晋元帝永昌元年
晋明帝太宁元年
晋明帝太宁二年
晋明帝太宁三年
晋成帝咸和元年
晋成帝咸和二年
晋成帝咸和三年
晋成帝咸和四年
晋成帝咸和五年
晋成帝咸和六年
晋成帝咸和七年
晋成帝咸和八年
晋成帝咸和九年
晋成帝咸康元年
晋成帝咸康二年
晋成帝咸康三年
晋成帝咸康四年
晋成帝咸康五年
晋成帝咸康六年
晋成帝咸康七年
晋成帝咸康八年
晋康帝建元元年
晋康帝建元二年
晋穆帝永和元年
晋穆帝永和二年
晋穆帝永和三年
晋穆帝永和四年
晋穆帝永和五年
晋穆帝永和六年
晋穆帝永和七年
晋穆帝永和八年
晋穆帝永和九年
晋穆帝永和十年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
晋穆帝升平元年
晋穆帝升平二年
晋穆帝升平三年
晋穆帝升平四年
晋穆帝升平五年
晋哀帝隆和元年
晋哀帝兴宁元年
晋哀帝兴宁二年
晋哀帝兴宁三年
晋废帝太和元年
晋废帝太和二年
晋废帝太和三年
晋废帝太和四年
晋废帝太和五年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
晋孝武帝宁康二年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晋孝武帝太元二年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晋孝武帝太元四年
晋孝武帝太元五年
晋孝武帝太元六年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晋安帝隆安元年 (2)
晋安帝隆安二年 (2)
晋安帝隆安三年
晋安帝隆安四年
晋安帝隆安五年
晋安帝元兴元年
晋安帝元兴二年
晋安帝元兴三年
晋安帝义熙元年
晋安帝义熙二年
晋安帝义熙三年
晋安帝义熙四年
晋安帝义熙五年
晋安帝义熙六年
晋安帝义熙七年
晋安帝义熙八年
晋安帝义熙九年
晋安帝义熙十年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晋恭帝元熙元年
宋武帝永初元年
宋武帝永初二年
宋武帝永初三年
宋少帝景平元年
宋文帝元嘉元年
宋文帝元嘉二年
宋文帝元嘉三年
宋文帝元嘉四年
宋文帝元嘉五年
宋文帝元嘉六年
宋文帝元嘉七年
宋文帝元嘉八年
宋文帝元嘉九年
宋文帝元嘉十年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
宋文帝元嘉十二年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宋文帝元嘉十四年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2)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 (2)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宋孝武帝孝建二年
宋孝武帝孝建三年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
宋孝武帝大明四年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
宋明帝泰始元年
宋明帝泰始二年 (2) (3)
宋明帝泰始三年
宋明帝泰始四年
宋明帝泰始五年
宋明帝泰始六年
宋明帝泰始七年
宋明帝泰豫元年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
宋后废帝元徽二年
宋后废帝元徽三年
宋后废帝元徽四年
宋顺帝升明元年
宋顺帝升明二年
齐高帝建元元年
齐高帝建元二年
齐高帝建元三年
齐高帝建元四年
齐武帝永明元年
齐武帝永明二年
齐武帝永明三年
齐武帝永明四年
齐武帝永明五年
齐武帝永明六年
齐武帝永明七年
齐武帝永明八年
齐武帝永明九年
齐武帝永明十年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
齐明帝建武元年 (2) (3)
齐明帝建武二年
齐明帝建武三年
齐明帝建武四年
齐明帝永泰元年
齐炀帝永元元年 (2)
齐炀帝永元二年 (2)
齐和帝中兴元年 (2)
梁武帝天监元年
梁武帝天监二年
梁武帝天监三年
梁武帝天监四年
梁武帝天监五年
梁武帝天监六年
梁武帝天监七年
梁武帝天监八年
梁武帝天监九年
梁武帝天监十年
梁武帝天监十一年
梁武帝天监十二年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梁武帝天监十四年
梁武帝天监十五年
梁武帝天监十六年
梁武帝天监十七年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梁武帝普通元年
梁武帝普通二年
梁武帝普通三年
梁武帝普通四年
梁武帝普通五年
梁武帝普通六年
梁武帝普通七年
梁武帝大通元年
梁武帝大通二年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梁武帝中大通四年
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梁武帝中大通六年 (2)
梁武帝大同元年
梁武帝大同二年
梁武帝大同三年
梁武帝大同四年
梁武帝大同五年
梁武帝大同六年
梁武帝大同七年
梁武帝大同八年
梁武帝大同九年
梁武帝大同十年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
梁武帝大同十二年
梁武帝太清元年
梁武帝太清二年 (2)
梁武帝太清三年 (2)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 (2)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
梁元帝承圣元年
梁元帝承圣二年
梁元帝承圣三年
梁敬帝绍泰元年
梁敬帝太平元年
陈武帝永定元年
陈武帝永定二年
陈武帝永定三年
陈文帝天嘉元年
陈文帝天嘉二年
陈文帝天嘉三年
陈文帝天嘉四年
陈文帝天嘉五年
陈文帝天嘉六年
陈文帝天康元年
陈废帝光大元年
陈废帝光大二年
陈宣帝太建元年
陈宣帝太建二年
陈宣帝太建三年
陈宣帝太建四年
陈宣帝太建五年
陈宣帝太建六年
陈宣帝太建七年
陈宣帝太建八年
陈宣帝太建九年
陈宣帝太建十年
陈宣帝太建十一年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2)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陈宣帝太建十四年
陈后主至德元年
陈后主至德二年
陈后主至德三年
陈后主至德四年
陈后主祯明元年
陈后主祯明二年
隋文帝开皇九年 (2)
隋文帝开皇十年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隋文帝仁寿元年
隋文帝仁寿二年
隋文帝仁寿三年
隋文帝仁寿四年
隋炀帝大业元年
隋炀帝大业二年
隋炀帝大业三年
隋炀帝大业四年
隋炀帝大业五年
隋炀帝大业六年
隋炀帝大业七年
隋炀帝大业八年
隋炀帝大业九年 (2)
隋炀帝大业十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
隋恭帝义宁元年 (2) (3) (4)
唐高祖武德元年 (2) (3) (4) (5)
唐高祖武德二年 (2) (3)
唐高祖武德三年 (2)
唐高祖武德四年 (2) (3) (4)
唐高祖武德五年 (2)
唐高祖武德六年
唐高祖武德七年
唐高祖武德八年
唐高祖武德九年 (2) (3)
唐太宗贞观元年
唐太宗贞观二年
唐太宗贞观三年
唐太宗贞观四年
唐太宗贞观五年
唐太宗贞观六年
唐太宗贞观七年
唐太宗贞观八年
唐太宗贞观九年
唐太宗贞观十年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2)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2)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唐高宗永徽元年
唐高宗永徽二年
唐高宗永徽三年
唐高宗永徽四年
唐高宗永徽五年
唐高宗永徽六年
唐高宗显庆元年
唐高宗显庆二年
唐高宗显庆三年
唐高宗显庆四年
唐高宗显庆五年
唐高宗龙朔元年
唐高宗龙朔二年
唐高宗龙朔三年
唐高宗麟德元年
唐高宗麟德二年
唐高宗乾封元年
唐高宗乾封二年
唐高宗总章元年
唐高宗总章二年
唐高宗咸亨元年
唐高宗咸亨二年
唐高宗咸亨三年
唐高宗咸亨四年
唐高宗上元元年
唐高宗上元二年
唐高宗仪凤元年
唐高宗仪凤二年
唐高宗仪凤三年
唐高宗调露元年
唐高宗永隆元年
唐高宗开耀元年
唐高宗永淳元年
唐高宗弘道元年
武则天光宅元年
武则天垂拱元年
武则天垂拱二年
武则天垂拱三年
武则天垂拱四年
武则天永昌元年
武则天天授元年
武则天天授二年
武则天长寿元年
武则天长寿二年
武则天延载元年
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圣历元年
武则天圣历二年
武则天久视元年
武则天长安元年
武则天长安二年
武则天长安三年
武则天长安四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 (2)
唐中宗神龙二年
唐中宗景龙元年
唐中宗景龙二年
唐中宗景龙三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 (2)
唐睿宗景云二年
唐玄宗先天元年
唐玄宗开元元年
唐玄宗开元二年
唐玄宗开元三年
唐玄宗开元四年
唐玄宗开元五年
唐玄宗开元六年
唐玄宗开元七年
唐玄宗开元八年
唐玄宗开元九年
唐玄宗开元十年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
唐玄宗天宝二年
唐玄宗天宝三年
唐玄宗天宝四年
唐玄宗天宝五年
唐玄宗天宝六年
唐玄宗天宝七年
唐玄宗天宝八年
唐玄宗天宝九年
唐玄宗天宝十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唐肃宗至德元年 (2) (3) (4)
唐肃宗至德二年 (2) (3)
唐肃宗乾元元年
唐肃宗乾元二年 (2)
唐肃宗上元元年
唐肃宗上元二年
唐肃宗宝应元年
唐代宗广德元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
唐代宗永泰元年
唐代宗大历元年
唐代宗大历二年
唐代宗大历三年
唐代宗大历四年
唐代宗大历五年
唐代宗大历六年
唐代宗大历七年
唐代宗大历八年
唐代宗大历九年
唐代宗大历十年
唐代宗大历十一年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唐德宗建中元年
唐德宗建中二年
唐德宗建中三年
唐德宗建中四年 (2) (3)
唐德宗兴元元年 (2) (3) (4)
唐德宗贞元元年
唐德宗贞元二年
唐德宗贞元三年 (2)
唐德宗贞元四年
唐德宗贞元五年
唐德宗贞元六年
唐德宗贞元七年
唐德宗贞元八年
唐德宗贞元九年
唐德宗贞元十年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
唐顺宗永贞元年 (2)
唐宪宗元和元年
唐宪宗元和二年
唐宪宗元和三年
唐宪宗元和四年
唐宪宗元和五年
唐宪宗元和六年
唐宪宗元和七年
唐宪宗元和八年
唐宪宗元和九年
唐宪宗元和十年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2)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唐穆宗长庆元年
唐穆宗长庆二年
唐穆宗长庆三年
唐穆宗长庆四年
唐敬宗宝历元年
唐敬宗宝历二年
唐文宗太和元年
唐文宗太和二年
唐文宗太和三年
唐文宗太和四年
唐文宗太和五年
唐文宗太和六年
唐文宗太和七年
唐文宗太和八年
唐文宗太和九年 (2)
唐文宗开成元年
唐文宗开成二年
唐文宗开成三年
唐文宗开成四年
唐文宗开成五年
唐武宗会昌元年
唐武宗会昌二年
唐武宗会昌三年 (2)
唐武宗会昌四年
唐武宗会昌五年
唐武宗会昌六年
唐宣宗大中元年
唐宣宗大中二年
唐宣宗大中三年
唐宣宗大中四年
唐宣宗大中五年
唐宣宗大中六年
唐宣宗大中七年
唐宣宗大中八年
唐宣宗大中十年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唐懿宗咸通元年
唐懿宗咸通二年
唐懿宗咸通三年
唐懿宗咸通四年
唐懿宗咸通五年
唐懿宗咸通六年
唐懿宗咸通七年
唐懿宗咸通八年
唐懿宗咸通九年
唐懿宗咸通十年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
唐懿宗咸通十二年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
唐僖宗乾符元年
唐僖宗乾符二年
唐僖宗乾符三年
唐僖宗乾符四年
唐僖宗乾符五年
唐僖宗乾符六年
唐僖宗广明元年 (2)
唐僖宗中和元年 (2)
唐僖宗中和二年 (2)
唐僖宗中和三年
唐僖宗中和四年
唐僖宗光启元年
唐僖宗光启二年 (2)
唐僖宗光启三年 (2)
唐僖宗文德元年
唐昭宗龙纪元年
唐昭宗大顺元年
唐昭宗大顺二年
唐昭宗景福元年
唐昭宗景福二年
唐昭宗乾宁元年
唐昭宗乾宁二年 (2)
唐昭宗乾宁三年
唐昭宗乾宁四年
唐昭宗光化元年
唐昭宗光化二年
唐昭宗光化三年
唐昭宗天复元年
唐昭宗天复二年
唐昭宗天复三年 (2)
唐昭宗天祐元年
唐哀帝天祐二年 (2)
唐哀帝天祐三年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后梁末帝乾化三年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
后梁末帝贞明元年
后梁末帝贞明二年
后梁末帝贞明三年
后梁末帝贞明四年
后梁末帝贞明五年
后梁末帝贞明六年
后梁末帝龙德元年
后梁末帝龙德二年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2)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2)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2)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2) (3)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 (2)
后唐末帝清泰二年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2)
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后晋出帝天福八年
后晋出帝开运元年
后晋出帝开运二年 (2)
后晋出帝开运三年 (2)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2) (3) (4)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2)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 (2)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 (2)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后周太祖显德元年 (2)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2)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进书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