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齐家平国 2019-05-10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同样擅长使用三寸之笔,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万千波澜,甚至,直接改写了历史的走向。

都知道,李斯的政治才能出众,官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极有政治智慧和手腕,谋略手段也都很高,而且,远见卓识,力排众议支持郡县制,有大格局。文采之作也有《谏逐客书》、《行督责书》这样的名篇,但是,前一篇振兴了大秦,后一篇却颠覆了大秦。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这里,我们既然说到了《行督责书》,那么,就不得不说一说李斯的人品之差了,简直看得人后脊背一凉… …

这篇《行督责书》,其实,就是秦朝丞相李斯上书秦二世胡亥的一封书信,其内容简直说到胡亥的心坎儿里了,是结合当权者所需要的“治国”理论,挖空心思总结出“行督责”之说,有古文日:“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说的就是李斯把胡亥的心思都研究透了。

可以说,这封《行督责书》真真儿令皇帝满意,看似树立了皇帝的“职责”,其实,就是溜须拍马,甚至,把大秦推向灭亡,这封奏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斯提出了“畜天下”这个刺眼的字眼,意思是说:天下子民在皇帝这里就是“牲畜”。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并且,还提出了一个理论:皇帝您可以随意杀伐百姓,让他们为您劳役,您甚至可以骑在他们头上。就算是取他们性命为您所需,也是在所不惜的。对百姓无需讲“仁者爱人”之说,不要因此束缚住了您的手脚。

李斯建议胡亥“灭仁义之涂”,告诫胡亥,百姓无需怜爱,干脆做一名杀伐果断的皇帝。李斯还提到“绝谏说”,意思是说:无需听取别人的规劝、以及批评,就算提出不同的意见也不行。那说明“家长制”执行的不够严密,别人都能“指点”您,那岂不是大乱。

一言堂若是不够彻底,皇帝您就不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执行您的“专权”了。“绝谏说”里的“绝”字充分表明“执行”之严格,就连大臣们跪着提意见的可能也给“绝”了。很多劝谏职责的大臣也因李斯的建议变得觐见无门,仅存的一点监督职责也荡然无存。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回想李斯跟随先皇秦始皇的时候,也是一代功臣,为游说六国分离人心做了不少贡献,后人纷纷称赞道:李斯使臣的这一行为,最终,让大秦以极少的代价就拿下了六国,堪称壮举。但是,未曾想李斯辅佐胡亥之时,竟然,提出了这么多荒唐的建议。

曾让他名声大噪的那篇《谏逐客书》的本质也是“劝谏”,如果,他对始皇劝谏,估计早就被赶出咸阳了。因为,李斯内心明白“劝谏”是逆鳞行为,稍有不慎会掉脑袋的,所以,他为胡亥上书的这封谏书,看似是提建议,实则像是被人戏谈的“劝谏领导注意身体,不好好休息”的言论一样,压根儿就不是劝谏。

甚至,李斯还建议胡亥要“学会享受”,不能一心投入国事,就不在乎纵情享乐,应该让别人为自己“献身”,因为,作为皇帝比普通百姓更尊贵、地位更尊崇。甚至,还鼓励他贪恋女色,不说效仿商朝的酒池肉林吧,也得想怎么挥霍都行,过上彻底享乐的日子。虽然,胡亥时期没有过于高档的娱乐设施,可是,他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享受好日子了。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李斯认为:胡亥应该加强“惩罚”程度,对犯错之人加增惩戒,让他日后不敢再犯。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长掌大权独自垄断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而是在于他们能够独揽大权,精于督责,对犯法的人一定严加惩处,所以,天下人不敢违犯。

现在,不制订防止犯罪的措施,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论说了。 不要做“慈母养成败家子“、去仿效”严厉主人手下没有骄纵的奴仆”。不能实行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除去给天下当奴仆还能干什么呢?这不是太令人悲伤的事吗?

听到李斯建议后,胡亥增强了对民众犯错的惩罚力度:在道路上撒灰妨碍皇帝走路的人,都应判处重罚,因为,只有贤明的君主才用严刑;偷盗几尺绸布需斩首示众,让百姓知道偷窃是大罪,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您的,今日因几尺绸布犯偷盗,那日后是不是还想盗窃国家的政权?

所以,这些人必须严惩示众。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类似这样的严惩措施还有很多,如此暴行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综上所述,我们也不难看出,李斯非常会“讨好”胡亥,他说皇帝实行统治是术是很容易开展的,所有英明的君主都是这样去实施的,只有彻底贯彻督行实施,君主才能更好的享乐,国家也能更好的安定。天下安定了,您作为君王也能更有尊严。

所以,陛下一旦建立督责之术,群臣纷纷反思自己作为,认真补救后能更好的奉献国家,而且,大臣们把心思都放在自我反思上,就没有人敢造反了。只要皇帝您掌握了督责之术,势必天下太平,您一生富贵。

此人一生写了两篇大作,前一篇振兴了国家,后一篇却直接亡了国家

“行督责”此后没几年,就有了结果:死亡人数骤增,民不聊生,民众过不好日子整天担惊受怕,最终,秦皇朝灭亡了。

可以说,在李斯的眼中,他的人生目的就是利益,如果利益与良知相冲突,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良知。因此,他会出卖吕不韦,出卖韩非,出卖秦始皇,乃至于出卖自己苦心经营的大秦。最终,他更是因为贪恋富贵而坠入到了无尽的地狱,得到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记》、《行督责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