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其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 功能发汗散风除湿,升阳通窍止痛。 临床用治鼻渊头痛:本品温和疏达,辛以发汗散风,苦可燥湿化浊,“诸子皆降,苍耳独升”,又有升阳通窍止痛之功。故可用治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等症,常与辛夷、白芷、薄荷同用,如苍耳子散。也可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及头风痛,也有祛风解表止痛的功效,常与防风、白芷、藁本、羌活等同用。 又治痹痛拘挛:本品发汗散风除湿,宣通经脉止痛,故可用治风湿痹痛,尤善治湿痹拘挛,常与秦艽、蚕砂、萆薢等同用,泡酒服,如史国公药酒。 此外,由于苍耳子有散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常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同用,治风疹瘙痒;苍耳研末,大枫子油为丸,还可用治疥癣麻风。 临床每用3~1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外洗。 苍耳子,散气耗血,血虚头痛勿用。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最毒,鲜叶、嫩叶比干叶、老叶毒。含毒成分为苍耳子甙及其它生物碱。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部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泻,或发热、颜面潮红,严重者可见烦躁、嗜睡、昏迷、抽搐、心动过缓、血压升高、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尿血、少尿,眼睑浮肿等,主要以肝、肾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因肝、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故不可过量服用,以免中毒。 现代研究,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