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与智者打一架,不与烂人说句话

 一个人而已o7sm 2019-05-10

谚语有云: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是为小人。与小人斗,既伤神又费力,对待小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敬而远之。

曾国藩有个同僚叫赵楫,他的父亲是曾国藩的上司。赵氏父子总借机贪赃枉法,曾国藩对此很看不惯,所以来往并不多。但赵楫对曾国藩这种“自命清高”的做派也很看不惯,就总借机排挤曾国藩。

适逢曾国藩遭人弹劾,连降数级,成了赵楫的手下。

自曾国藩降职后,赵楫逮着机会就要训斥曾国藩,四处说他坏话,处处压制他。很多同僚看不下去,找赵楫讲理,但曾国藩却当一切没发生一样,赵楫的所作所为他都当看不见。

之后曾国藩官至二品,高了赵楫好几级,但他出门还是很低调,一般都乘四人抬的蓝呢轿出门。有一天碰到了乘八人抬绿呢轿的赵楫,不巧还挡住了赵楫的去路。

赵楫一看对方的轿子更低等,不由分说,下了轿子就揪出对面蓝呢轿里的人,狠打了两耳光,打完才发现是曾国藩。围观众人等着曾国藩打回去的时候,他却回了轿上,还嘱咐轿夫为赵楫让路,就剩下手足无措的赵楫原地站着不知如何是好。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曾国藩不屑与这种人相比较,所以从不将自己卷入与小人争斗的漩涡中。与赵楫争一时的颜面,并不是曾国藩的抱负,也不是一代名臣的身份境界所在。

你选择什么样的对手,也就代表了你所在的档次,与小人烂人争斗,也就代表你也是这样的人。

北宋诗人苏轼一生仕途不顺,官场的勾心斗角,政治纷争,曾让苏轼困苦不已,甚至招来了杀身之祸。

官场小人,尔虞我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心为民的苏轼多次遭人陷害被贬。被贬黄州后,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放下官场的明争暗斗,寄情山水,教书育人,为当地百姓,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天地。

那些比较成功的人,喜欢在小事上认怂,他们都是能忍则忍,能让就让,不是他们懦弱无能,只是他们觉得,生命值得浪费在更美好的事情上。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花费心思和小人纠缠,不如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那些无意义的争斗,和那些不讲道理,没有原则的小人争辩再久也没有结果,最后烦恼的还是自己。

很多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懊恼后悔苦苦纠缠都无济于事,不如放下无意义的破事,专注眼前,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智慧的人,从不被负面情绪左右,及时抽身,不与烂人计较,因为他们明白:过好自己的人生,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那些小人恶人与你结怨,无非就是出于妒忌或是自己的利益受损。

当你被他们纠缠时,你的情绪一定会被左右,继而影响你正常的生活。无视他们的存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才是最有力的报复,不去理会他们,自然他们心里会更恼怒。

猛龙不与恶蛇缠斗,雄狮不与疯狗争食。当你面对一条狂吠的野狗时,不去理会它,自然只有这条野狗会累的躺下,徒劳一场只有它会受损。

以相同的手段反击,并不是最好的报复,而是无视对方的恶意,过好自己的生活。待你的生活足够精彩快活,被困扰的只有那些小人了。

-关注三立书会,听书成长,走向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