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谈摄影的视点时,我在谈什么?

 莫非4p2zqr6hz4 2019-05-10

选自“槟榔西施”,台湾摄影师陈敬宝摄

文 | 柴柴

柴柴按:本文是我在“艺术摄影入门课程”第四课的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关于“艺术摄影入门课程”的内容,本公众号的前面还推送了一篇:何谓当代艺术摄影?此后,本课程的更多内容就不会再分享推送了。如果还想报名参加该课程,请尽快私信柴柴(微信:missbxj)。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在《照片的本质》中写到:“摄影实际上是一门分析学科。画家是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则是从混乱世界中开始选择图像。”

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在《摄影师之眼》中也讲到差不多一个意思,他说:“摄影术的发明昭示了一种全新的制图过程,它基于对图像元素的筛选而非合成。这两者间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绘画是创作出来的,是在传统体系,技法和态度的宝库中构建而成的;而照片则是被撷取的,正如街头普通人所看到的那样。”

这两个人所讲到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摄影是从现实中直接框取的。现在我们知道,艺术摄影发展到当今,它可以建构摆拍,后期可以ps合成,还可以跟其他艺术形式融合,等等。这两本书所写的,更多的还是针对直接摄影而言。

《照片的本质》与《摄影师之眼》这两本书的关系,如肖尔在《照片的本质》一书的最后“鸣谢”部分所说,他是参考《摄影师之眼》写的,他也曾把这本书当作大学授课的课本。大家看过两本书后也能发现,《照片的本质》实则是在《摄影师之眼》一书发展而来的。

我们知道“承载”呈现拍下来的影像的物体,一般是照片,或者屏幕。照片或屏幕首先它是一个物体,是物质性存在,而这种物质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影像的视觉效果。肖尔在《照片的本质》中写到:“平坦的相纸确定了图片的平面。相片的四条边缘线确定了图片的界限。静态影像凝固了照片中所经历的时间。即使在电脑显示屏上,照片影像也是平的、静态的和有界限的。”

无论照片还是屏幕,都是平面的,是二维的;都有边界,有四条边框;照片中呈现的影像都是某一时间段下的人物场景物体等,呈静态,不是动态的,动态的就是视频了。对于这几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

Susan Meiselas摄影作品

W.Eugene Smith摄影作品

Danny Lyon摄影作品

Judith Joy Ross摄影作品

上面几张图片是在我的公众号上随便找的,大家看看,是不是有一种纵深三维的感觉。但大家要明白,此时你是在屏幕上看,屏幕不是三维的,没有纵深,它是二维的,平面的。至于为什么会有纵深三维的感觉,这跟大脑适应人眼有关系,大家不必深究这个。

Brassaï摄影作品

Brassaï摄影作品

大家再来看看布拉塞(Brassaï)拍摄的这些涂鸦作品,同样是在屏幕上看,还有纵深三维的感觉吗?没有了是吧,因为他拍摄的几乎就是一平面。

Lee Friedlander摄影作品

Lee Friedlander摄影作品

世界是三维的,但照片是二维的。将眼前的世界转换为照片后,虽然还会有三维的幻觉,但会建立起拍摄照片之前不存在的各种关系。照片中,画面背后的物体会与前方的物体形成并置关系。比如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这张照片,云像棉花糖一样坐在了牌子上,但实际上大家知道牌子应该在前下方,而云在后上方,现实中,它们二者之间隔着很长一段距离,但在照片中,距离消失了。差不多同样的照片他不止拍了一张,还有上面第二张。大家能看出,弗里德兰德在利用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照片会产生并置关系的情形,来给照片增加趣味性。

但是我们在将眼前的世界转化为一张照片时,通常情况下是要避免产生弗里德兰德这种并置情况的。怎样避免?如肖尔所言:“在摄影工作室受控制的范围之外,摄影师在现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视觉并置关系,摄影师每移动一步,这些视觉关系就会重新调整。每走一步,原来被遮挡的物体都有可能会出现在眼前;再走一步,眼前的物体可能会与远处的物体重叠在一起;另走一步,就能有明确的纵深感;再走一步,便失去纵深感。”

我们拍摄时,一般情况下当然是想拍一张能产生纵深感感觉的影像,尽可能避免不当的重叠。上面说到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我们在拍摄时的视点选择。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视点选择时,不仅仅只是关乎视觉,形成一张秩序井然、有纵深感的照片,更重要的还在于视觉情感、观点思想的表达。

当我们站在人物、场景或物体前时,通过选择观察视点、构图边框、曝光瞬间和聚焦平面,来简化混乱构建秩序。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观察视点的选择、构图边框、曝光瞬间和聚焦平面,来将眼前的世界转化为符合摄影师视觉上或内心的影像。观察视点的选择就是究竟从何处拍摄照片,构图边框就是决定画面中究竟包括什么内容,时间就是究竟何时按下快门,而聚焦就是究竟利用聚焦平面来强调什么内容。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先只讨论一点,也就是视点。这个视点,是肖尔在《照片的本质》中的提法,而萨考斯基在《摄影师之眼》中称为有利位置,我们平时更多称为拍摄角度、拍摄位置等等。那何谓视点,或有利位置?也就是我们在拍摄一个物体、人物或场景等等时的角度、位置的选择。

正如萨考斯基所说:“如果摄影师无法移动他的拍摄对象,他可以选择移动他的照相机。为了看清拍摄对象——通常情况下为了看到其全貌——他必须舍弃平常的视角,并有上方、下方、极近处,极远处或背面进行拍摄.....”

关于视点,我们可以有平视、俯视、仰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前后左右等等的选择。也就是萨考斯基说的从上方、下方、极近处,极远处或背面进行拍摄。

关于视点选择的原则,可以说没有原则,一切都是为了完美地表现出拍摄对象,以及寻找出最符合自己视觉或内心的角度。只要是能最完美的表现出拍摄对象,以及这个拍摄角度符合自己的视觉或表达要求,都可以。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移民母亲”之一,Dorothea Lange摄

实际拍摄过的同学都知道,现实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时时都能找到最完美的视点,有时只能是在可能实现的视点中选择最佳的。对于不怎么追求瞬间性的拍摄,建议大家多尝试从不同的视点看看,然后从中选择最佳视点拍摄。比如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的这张“移民母亲”,我们见到的多是上面的最后一张,其实这个场景她拍了7张,但她只选择了其中一张,也就是紧紧地聚焦在那位母亲的脸上。

下面结合摄影师的作品,来看看上面提到的那些视点:

平视:平视可以说是被用到的最多的视角,因为它比较符合平常人眼正常看到的世界。

Alejandro Cartagena摄影作品

Maureen Drennan摄影作品

俯视:前苏联艺术家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一般是采用俯视或仰视,画面还呈现某种倾斜来拍摄。他说:“一个人必须采取几种不同的镜头视角,一个主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的情况下去观察和体验,而不是用同一个视角去观看。”

Alexander Rodchenko摄影作品

Mishka Henner摄影作品

David Maisel摄影作品

仰视:以仰视来拍摄人物,人物显得很是高大,犹如纪念碑似的。还是来看看前苏联艺术家罗德钦科的摄影作品。

Alexander Rodchenko摄影作品

Alexander Rodchenko摄影作品

Alexander Rodchenko摄影作品

全景:全景视角一般多用于景观摄影,至于理由,因景观摄影多要呈现一地全貌。

John Davies摄影作品

John Davies摄影作品

Edward Burtynsky摄影作品

中景:中景一般也是用的最多的视点。

陈敬宝摄影作品

Stephen Shore摄影作品

近景特写:这种视点视觉冲击力、表现力很强。

Bruce Gilden摄影作品

Celine Van Balen摄影作品

Charles-Henry Bédué摄影作品

关于前后左右的拍摄角度,在这就不具体举例了。

看了上面那么多的摄影作品,大家肯定也知道,每张照片涉及的视点肯定不止一个,是综合的,像Mishka Henner那张照片,它既是俯视,也是全景;Bruce Gilden那张肖像作品,既是近景,也是平视,还是正面。对于视点,采用平视中景正面的较多。

高岩老师在《观看即是观点——尤金·阿杰引发的摄影思考》(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中写到:“摄影师通过什么样的视角来观看世界显得尤其重要,一个个性化的视角不仅能产生独特的摄影空间,也能够代表一种立场,针对某一语境提出问题。”就像前面说的,视角的选择不仅仅只是视觉化的呈现,也是代表一种立场思考观点,提出问题的过程。

Eugène Atget摄影作品

对于“观看即是观点”,高岩老师在文章中举了很多具体例子。比如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这张照片,前面是被修剪的树木,后面是天然没有修饰的。这一对比,观点就出来了。

Jürgen Nefzger摄影作品

Jürgen Nefzger摄影作品

还有,当代摄影师约尔根·涅夫泽格(Jürgen Nefzger)于2003-2006年在西欧部分国家拍摄的核电站及周边区域的《蓬松的云朵》系列。涅夫泽格没有把视点仅局限于核电站,或是核电站周边的人群和环境,而是将这两者一起纳入到视野之中,前后一对比,触目惊心。


“艺术摄影入门课程表”(具体课程内容以上课时为准):

一、艺术摄影基础知识

1.何谓当代艺术摄影?

2.当代艺术摄影的基本特征(1);

3.当代艺术摄影的基本特征(2);

4.视点;

5.边框;

6.时间、聚焦;

7.细节、光线、质感;

8.黑白摄影、彩色摄影、大画幅摄影;

9.当代艺术摄影多样的创作手段;

10.艺术摄影创作内容概谈;

11.艺术摄影创作注意事项概谈;

二、摄影史

1.世界摄影史:主要梳理讲解摄影发展史(6个课时);

三、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1.摄影作品分析方法;

2.尤金·阿杰摄影作品赏析;

3.奥古斯特·桑德人像作品赏析;

4.沃克·埃文斯摄影作品赏析;

5.《美国人》(作者:罗伯特·弗兰克)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