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个错误观念。 即古中原地区的范围,首先并不等于河南全境;其次中原不是平原。其真正区域是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中部的渭河流域、山西中南部的汾河流域以及河南中西部的洛河流域为核心的地区。而河南南部的信阳、南阳属于三苗(荆楚)文化区,另外,河南平原只占其全省面积的一半,所以中原不是平原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区域的概念。中原地区包括河南,但不等于河南,中原地区被河南人以偏概全了。苏秉琦先生的中华文化六大区系中已经颇有论述。另外,众多历史古籍中也将关中视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一部分,如: 《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沮,即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南缘的二水之名,最早的“中原”指的是陕西漆沮之地,随后逐渐演变成黄河中游地区) 明 缪希雍《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隋 王通《中说》:”夏都安邑,汤都亳,周都雍洛,皆中原之囯也。“(雍,即雍州,陕西是也) 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 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明 何乔远《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三镇为陕西北部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镇) 宋 李纲《永乐遇》:“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五陵即五陵原,在今西安北) 明 李攀龙《登太华山绝顶》:“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太华即陕西华山) 另外,中华文明的正源是仰韶文化,而陕西的仰韶文化遗址占全国数量的40%,是河南、山西、甘肃的两倍多,陕西中部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和中心区,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陕西。况且陕西是中国古人类文明的核心分布区之一,如著名的蓝田人、大荔人、洛南人等等。所以,陕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如果陕西都不是,谁还敢是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