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城工匠 | 法医张天林:案发现场,让证据开口说话!

 野田高梧 2019-05-10

日前

市总工会

2019年“晋城工匠”选树活动

授予10名

在制造、建设等各领域

表现突出的职工

“晋城工匠”的荣誉称号

为大力弘扬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争当高技能人才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

为推动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取得新成果

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今起开设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晋城工匠风采》

专栏

为大家介绍

每名晋城工匠的先进事迹

敬请关注

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晋城工匠获得者

法医张天林

法医

一个神圣又神秘的职业

我们常常为影视剧中

法医的专业和勇气所倾倒

但在咱们晋城

就有这样一位

在岗位上默默奉献

在专业上不断突破创新的

老法医张天林

自1986年成为一名警察开始,张天林一直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一干就是33年。

作为一名老民警,一名资深法医,他先后承办了全市各类重特大、疑难命案800多起,检验尸体280余具,活体900余人次,直接破案80余起,间接提供证据破案300余起,他见证了我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检验鉴定项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样的蜕变。

4月26日,张天林被授予2019年度十大“晋城工匠”荣誉称号,他非常高兴:“用证据说话,为人民负责,是我们刑事技术民警的天职。”

■ 推动创新,向科技要战斗力

2007年发生的一起案子,坚定了张天林加快刑事科学技术改革创新的决心。

2007年1月3日,群众报案称5岁女孩走失。很快,女孩在景西路一间废弃的房间里被找到,张天林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惨不忍睹,女孩已经失去生命体征。

“现场无法直视,女孩的亲人几度情绪失控。”张天林回忆说,要尽快破案,还女孩一个公道。

经查看监控录像,民警发现,傍晚时分,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口女孩由1名陌生男子带走,但男子的体貌特征比较模糊,确定男子身份成了当务之急。

张天林和同事认真仔细勘查现场证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搜集生物样本只是工作前序,还需要进行下一步DNA数据分析、DNA数据库比对才能核查凶手身份,当时的市公安局还不具备DNA检验以及数据分析比对的条件。

连夜,民警将样本送往省公安厅等具备DNA数据分析条件的部门。很快,DNA数据分析结果出来了,然而,受DNA数据库建设规模限制,并没有匹配到嫌疑人,案子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突破,这一拖就是4年。

4年后,在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不断加强采集完善DNA数据库的过程中,某监狱服刑杜某的DNA数据显示与2007年案发现场凶手遗留DNA数据匹配,凶手伏法,受到应有制裁。

“当时只差一步,就可以找到凶手。”张天林说,这个案子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必须推动刑事科学技术改革,向科学技术要警力、要战斗力。

自2007年始,时任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副处长的张天林反复向领导汇报情况,加紧筹备建设市公安局DNA实验室。

2007年底着手DNA实验室设备采购,并输送专业技术民警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进行专项学习,2008年上半年设备到位,2008年10月,DNA实验室正式启动工作。2011年始,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按照《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等法律文件要求,同时也要求县(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同步进行。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成为我省唯一一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和全省首家通过省级资质认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市县两级共7家司法鉴定中心于全省率先全部通过省级资质认定。市局理化实验室、DNA实验室、痕迹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检验鉴定实验室”,六家县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成为我省首家全部达到公安部一级以上标准的专业实验室,阳城县局刑事技术实验室、高平市局刑事技术实验室、城区分局刑事技术实验室先后被评为 “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

■ 服务侦查,提升破案打击质效

服务侦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是推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建设刑事科学技术室的过程中,张天林始终没有忘记这个初心,他带领着刑事科学技术团队,通过全面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实用的“杀手锏”,不断提高破案打击的核心威慑力、控制力和竞争力。

2016年12月4日傍晚,高平市公安局北石派出所接到报案,称在长晋高速郝庄收费站向西约100米处,一条乡间排水沟里发现火烧痕迹,排水沟内疑似有一具被烧焦的尸体。

刑侦民警到达案发现场后发现,尸体已经高度碳化,经初步调查分析,紧邻排水沟的路边是第一案发现场,案发时间为凌晨1时许,疑似一人作案。但因为案发时间过早,又地处高速偏远地带,现场没有目击证人,且根据高速监控录像追踪,锁定的白色尼桑轿车没有悬挂牌照,特征模糊,无法继续追查,案件侦破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张天林带领着刑事技术民警,经过现场勘查后,传来了好消息:其一,在案发现场附近发现一枚汽车牌照专用螺丝钉,螺丝钉显示车辆为鲁J;其二,在高度碳化的残存尸体上,找到了可以进行DNA检测的生物样本,可以进行死者身份确认。同时,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张天林也分享了自己的判断:“现场没有发现带血足迹,如果是一人搬动被害人尸体,必然会留下血足迹。疑似至少2人以上作案。”

在DNA、痕迹等多种刑事科学技术的助力下,刑事案件的侦破如虎添翼。案发12天后,刑侦民警于山东省泰安市、潍坊市成功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2人对抢劫焚尸杀人事实供认不讳。

■ 突破“零口供”,彰显公平正义

2008年7月8日下午2时许,泽州县公安局街道报警,看护晋城监狱医院太平间的杜某山死于太平房内。接报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侦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法医鉴定、调查走访等工作。

经足迹、指纹、尸检等证据分析调查,民警循线追踪,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阮某义。但阮某义曾2次被判入狱,4次越狱未遂,具有较强的反侦查、反审讯能力,他自恃年过七旬,装疯卖傻,拼死抵赖,拒不供认任何罪行,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得不到口供,难道我们就真的对犯罪嫌疑人束手无策了吗?”张天林看到口供方面很难突破,迅速确定新的工作思路:靠证据说话、凭证据定案。同时积极争取省公安厅的支持,加快了搜集到的痕迹物证鉴定步伐,争取取得确凿、充分、有效的物证证据。

当月下旬,物证鉴定和DNA检测鉴定得出结论,认定案发现场遗留生物组织及相关痕迹证据系犯罪嫌疑人阮某义所留。

在铁的证据面前,阮某义无所遁形。7月30日,经泽州县检察院批准,泽州县公安局对阮某义执行逮捕。自此,依托刑事科学技术,在我市公安机关侦破案件过程中,实现零口供的突破。

“让证据说话,为正义伸张。”张天林介绍,类似的案子,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他的工作任务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遗留物,仔细勘查取证,就是要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抽丝剥茧直至真相大白。

记者:裴囡囡

编辑:申  彤  责编:常宁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