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柑橘属于开花多、座果少的果树,在发育过程中,大量的花和果都会提前脱落,座果率仅为1-5%。目前,柑橘已进入谢花期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看到橘园满地的花、果,果农暗自着急,小编总结了柑橘落花落果的规律及原因,帮助果农正确区分自然落花落果和异常落花落果,尽早采取措施,保花保果。 花 果 一、柑橘自然落花落果生理落花:柑桔花量很大,成年树一般在2万朵以上,开花期落蕾或开花后落花均属于生理落花,通过自然选择,淘汰的主要是发育不完全、营养不良、有病虫害的畸形花,这类花不会结果,为避免浪费树体营养会自然脱落,落花的数量约占总花量的25%。 花蕾期 盛花期 第一次生理落果:谢花后10-15天,部分幼果会连果梗一起脱落,这次落果的数量约占总花量的50%,是落果量最大的一次。 第一次生理落果前 第一次生理落果 第二次生理落果:第一次生理落果后20天左右,幼果不带果梗脱落,这次落果数量约占总花量的20%。 第二次生理落果 柑橘的生长遵循自然规律,脱落的花、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如果人为改变它的自然规律将适得其反,强行保花保果,增加了树体的负担,导致当年的果实品质严重下滑,次年的挂过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正常范围内的自然落花落果,完全不必担心。 二、柑橘异常落花落果1、气温异常导致落花落果 花期气温过高,花期将缩短,雌蕊柱头容易失水干枯,严重影响受精,造成落花;花期气温过低,降低蜜蜂等昆虫的活跃度,使柑橘授粉不充分,造成落花;坐果期气温过高,影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导致落果。 气温过高,落果严重 2、连续阴雨导致落花落果 花期雨水过多时,雌蕊柱头上的黏液被雨水冲走,不能正常授粉,造成落花;谢花后,长期的雨天使花瓣无法正常脱落,发霉后导致落果;坐果时长期低温寡照,光照不足影响树体光合作用的合成和运输,导致落果。 雨水过多,花发霉 3、养分不足导致落花落果 树势太弱,叶片黄化、脱落,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运输到根部,造成开花多、落花也多;花芽分化时,养分不足、人工促花、环割不当等都可能使花芽分化异常,形成大量的不完全花和畸形花,提前脱落;土壤中缺乏硼等微量元素影响花粉萌发,导致落花;开花时消耗树体大量的营养,坐果期未能及时补充养分,大量落果。 养分不足,叶片黄化 4、生长失衡导致落花落果 柑橘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不平衡导致养分供给失调,导致落花落果严重。春稍生长过旺,枝条老熟慢,不仅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且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落果;夏梢抽生太多,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争夺养分,导致落果。内源激素失调也会导致落果,赤霉素和生长素不足、脱落酸增多都会导致落果,无籽的品种生长素分泌少易落果。 ![]() 异常落果 5、病虫危害导致落花落果 开花坐果期有病虫危害,如花蕾蛆、恶性叶甲、椿象、蓟马、炭疽病、灰霉病等,都会导致落花落果;成熟采收前,柑橘红蜘蛛、锈壁虱、黄斑病、炭疽病、疮痂病等也易导致落花落果。 ![]() 异常落果 三、预防异常落花落果的几条措施1、补充营养 保果先保叶,老叶多才有利于坐果。萌芽时施复合肥,同时配合叶面追肥,补充柑橘抽稍、开花所需的养分;如果树势较弱、开花较多的树,谢花后选择雨天补施尿素0.3斤/株,并结合喷药或单独追施叶面肥,特别注重硼等微量元素的补充。 ![]() 及时补充养分 2、病虫防治 在萌芽期和花谢70%时,抢抓天气做好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疮痂病、砂皮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黄斑病,药剂可选择亩丰、甲基托布津或者新灵等。同时关注红蜘蛛、蓟马、天牛等的危害与防治,5月中下旬选择氯氰·毒死蜱1200倍液防治恶性叶甲和蚧壳虫。 ![]() 机械喷药 3、预防高温 橘园覆盖是预防高温热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橘园生草、铺草覆盖,能有效保护橘树根系免受高温伤害,增强橘树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活性,同时改善橘园的微生态环境。 ![]() 橘园生草 4、人工保果 对于坐果率极低的柑橘品种可进行人工保果,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于树势生长旺盛的橘树,根据树体养分的消耗情况,选择盛花期或谢花后进行环割,达到保果的效果;对于树势一般但营养生长过旺的橘树,可适量喷施多效唑控梢;在花蕾期、盛花期每隔15天喷施1次芸苔素内酯或复硝酚钠,约喷1-2次,第二次生理落期加入赤霉素,每隔15天喷施1次,约喷2-3次,可有效减少落花落果。 ![]() 环割 |
|
来自: 香花甜果pncnag > 《柑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