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晨马伊琍:你,为什么要和我生孩子?

 香光庄 2019-05-10

主播-秋慧.mp3 来自禅说电影 17:59

“妻子可以不做,母亲不能不当。”

很奇怪的,这个时代的女性似乎越来越认同这样一种价值观。

这句话应该是矛盾的,不是吗:

不做妻子,如何成为母亲呢?

或者换个角度具体点说:不做好妻子,不维护好家庭,又怎么能成为一名好母亲?不与丈夫俩人一起努力,又怎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呢?

但是,偏偏这个时代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要孩子不要老公”。

正如那篇爆火的文章《一个处理过400件离婚案件的律师:揭露了婚姻的真相》中,那位律师援引数据所说:

“数据显示:现在的离婚,有80%都是女性提出来的......数据显示:男性普遍都要求财产权,而女性普遍都要求孩子抚养权。”

为什么?

一个女性,在竞争如此恶劣的当今社会,为什么宁愿选择一肩扛起赚钱和养娃两项责任,也不愿委屈求全一个“家”?

电影《找到你》是已经成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姚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是现代所有女性向整个男性社会发出的一声责问:

你,为什么和我生孩子?

前不久,姚晨在星空演讲《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引起各方热议,她说:

 

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的?我就一直困惑,为什么没有人问我先生同样的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对男人对女人都是两难。(下面视频13分52秒处)

姚晨星空演讲《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

但毫无疑问,因为与孩子的“生死之交”,这样的问题对一个“母亲”来说,更加困惑和难以回答。

《找到你》中,姚晨扮演的李捷就是这样一位白骨精母亲:她是法庭上分分钟决定另一个人胜或败的大律师,也是一位不肯失去两岁孩子的母亲。

而她,选择了——起诉离婚。

▲  李捷(姚晨饰演)

李捷曾经认为,这样的自己是“新时代女性”中独立、勇敢、有爱的榜样:

一、我不靠你(老公)养活,我不指望你的钱,我不用看你和你妈的脸色过日子;

二、只要你对我有一丝不忠,对不起,我完全可以让你净身出户;

三、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供得起房贷、请得起保姆,我有能力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

四、我爱孩子,我宁愿一肩扛起所有的责任,也绝不会让她在我们的争吵声中哭泣,绝不会让她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

最能够表达李捷这种“自认为”的,便是她与当事人朱敏的一段对话。

朱敏也是一位幼小孩子的母亲,她曾经是研究生毕业,但自从嫁给了有权势的老公,便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生养孩子,没想到孕期老公便出轨造成精神不稳定。然而,当离婚案件真正打响时,朱敏连争取孩子的权利都没有,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她没有工作。

法庭外,朱敏恳求李捷:
“你也是孩子的母亲,你知道我的精神是因为我受到的打击有多重,可是我爱这个孩子,我发誓我会尽一切力量去找工作,我一定能养活我的孩子,求求你。”

而李捷的“拒绝”显得那么“正确”: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赢这场官司吗?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拼命工作吗?因为我就是不想有一天像你这样,连争取自己孩子的权利都没有。


“完美的拒绝理由”,不是吗?

可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孩子,为了爱她(他),我们可以变得对别人更冷酷、更无情、更对立,那这种“爱”还是“爱”吗?

如果我们有一个孩子,为了成就她(他),我们便在这个社会里更嚣张、更虐夺、为了钱权可以面目全非,那这种“成就”还是“成就”吗?

正如这样“有爱”的李捷,在丈夫田宁眼里,是“你看你,哪点还像个女人?”

这样“有爱”的李捷,在保姆孙芳(马伊俐饰)眼里,是“你根本不配做一个母亲。”

▲  保姆孙芳(马伊俐饰)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爱”一个孩子?

弄清这一点,恰恰是在自己最爱的孩子被孙芳抱走之后。

为了寻找到孩子,李捷完全失去了一个精英应有的形象:她扒垃圾堆浑身脏臭;她掀人家小饭桌被人打出鼻血;她跪着求别人告诉自己一个信息......

为了寻找到孩子,李捷也完全失去了一个律师应有的理智:她隐瞒不报警只为保全孩子的抚养权;她被勒索二十八万浑然不觉对方有诈;她不顾警方拦截也要自行去寻找线索.....

但正是在打破自己所有固有的形象与认知后,她去除了长期以来以律师身份带着的有色眼镜,开始看见真正的人性和母性”

在失去孩子之前,李捷看这位叫孙芳的保姆(不得不说,马伊俐饰演的非常好,很长时间都没看出来是她,而完全被她带入了这个角色中)就是一位乡下来的贫穷保姆,是一位自己孩子养不好,出来找饭吃的女人,是一位自己可以呼来唤去,可以想睬就睬,想不睬就回头再说的仆人。

李捷看得起孙芳吗?

不,根本谈不上“看不看得起”,而是“根本看不见”。

孙芳只是一个工具,李捷根本就看不见孙芳做为一个“人”的存在。

可失去孩子之后,就在那地狱般寻找孩子的几天里,李捷看见了一个“为救自己孩子可以舍命”的孙芳,看见了一个“被李捷夫妻占走病床位而怀恨在心”的孙芳,看见了一个“爱上别人家孩子甚至超过爱自己”的孙芳。

这时的李捷看得起孙芳吗?

不,根本不用谈“看不看得起”,因为李捷看见了一个和自己一样有着复杂人性、却同样深爱孩子的母亲。

按理说,从孙芳抱走李捷孩子起,两个人就是对立关系,是一个越来越痛恨彼此的过程,是一个因贫富差距进而演变成仇恨的过程,而事实却是:

当李捷终于找到孙芳和孩子时,她看见孙芳正微笑抱着自己的孩子看大海;她听见自己的孩子呼唤孙芳叫“妈妈”,这时的李捷没有愤怒,没有憎恨,甚至忘了上前一步抓住这几天来让自己“生不如死”的孙芳,而是露出了自己久违的笑,就那么看着眼前开心的一对“母女”,她忘却了脚步,忘却了时间,忘却了抓捕。

唯有“爱”,可以跨越一切对立。

那一刻,李捷明白了“生孩子的意义”。

正如姚晨在话外音中说: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但事实却是,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当妈妈,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生一个孩子,我们才了解生命的意义?

因为我们太顽固了,顽固到“父母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都无法让我们放弃那永远在评判、在比较、在竞争的大脑,去毫不计较的“爱”。

唯有“孩子”,唯有你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唯有那一尘不染的天使,唯有那弱小到无助的一声“妈妈”,才有可能让我们放弃一切评判、比较与竞争,回归到无私之“爱”。

透过体验这样的“爱”,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工作的意义”,才有可能学会去“爱”别人,“爱”自然,“爱”世间万物。

正如经历了地狱的李捷再次回到家时,和她一起庆祝孩子生日的,是抱走孩子的孙芳;

正如站在律师席上再次面对朱敏时,李捷选择了放弃对出轨老公的辩护,朱敏顿时泣不成声。

这时的李捷在看见一个个“人”,在爱这世间一个个“人”,她自己因而也重新定义了“工作”,成为一个“有爱的女人”。

如果你和我有一个孩子,为了爱她(他),我们不应该变得更冷酷、更无情、更对立,而是更温存、更宽容、更融合;

如果你和我有一个孩子,为了成就她(他),我们不应该在这个社会里更嚣张、更虐夺,而是更奉献、更付出。

因为这个孩子,我懂得怎样去做一个更好的“妻子(丈夫)”;

因为这个孩子,我懂得怎样去做一个更好的“别人”。

这才是“生孩子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影片最后一段话是:

 

我们生孩子,不应该为了自己感觉完美,真正该被感谢的应该是孩子,是他们带给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那种无私付出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在爱里,任何一种选择都是自由的;

没有爱,任何一种选择都是不自由的。

找到你,最终找回的,不是孩子,

是自己,是自由。

  素说  

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母亲。

面对假期,我也有两个选择:讲禅说电影课或者来一场亲子游。

孩子刚出生那半年里,我也在这样的选择中纠结过,挣扎过,但后来很快发现:我是在分裂我自己。

在陪伴孩子时,我在想着工作;

在工作时,我在想着孩子。

我没有一刻是完整的,因而也就谈不上在那一刻里我在“爱”。

我不爱我的工作,也不爱我的孩子,我只不过把他们当成了下一个要完成的“自我塑造”,在不可得的“未来”中找寻着“自我价值”,我爱的,只是我自己,是那个“小我”。

当我看穿我自己玩自己的这套把戏时,我放弃了:

在陪伴孩子时,我只陪伴孩子;

在工作时,我只工作。

这本来是最自然的事,就像“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样,可实际上是那么的难,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孩子。

不用举什么“孩子生病时我要加班”这么看似矛盾万分的例子,哪怕就是读绘本故事时,就是抱着孩子举高高时,就那么一刻钟,一分钟,一秒钟,有几人能彻底忘掉工作,能对那手机的“叮——”充耳不闻?

从这样的小处着手,才是最难的。

可做到了,便发现:

原来“完整”不存在于“一半陪孩子,一半去工作”这样的生命拼凑中,那其实是分裂;

“完整”存在于:在你陪伴孩子的每一个当下,你全身心都在此处,你全身心都在此刻;在你工作的每一个当下,你全身心都在此处,你全身心都在此刻。

除去此时此刻,你一无所有。

活在此时此刻,你便是全部。

禅说电影

不一样的角度看电影

想看到更多适合母亲节看的电影?

想畅谈自己对母亲角色的看法?

来吧,加入禅说电影群,看电影,分享人生。

禅说电影群· 扫码申请入群

本文作者: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