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咨询:“宫颈HPV感染中药可以治好吗?” 现代医学认为宫颈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99.7%的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所以让许多女性朋友谈HPV色变。 我举最近两个病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一例为38岁女性,自述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行宫颈锥切术后,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示:高危型HPV16(+),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地粘稠。行中药汤剂治疗2月,未用其他药物(包括干扰素),白带恢复正常,复查HPV16转阴。 一例为我同学母亲,60多岁老年妇女,宫颈HPV检测:HPV16及其它两个低危型(+),平素白带有异常,阴部瘙痒。经间断服中药汤剂半年治疗,所有不适症状消失,两个低危型转阴,但高危型HPV16仍为阳性。究其原因,患者原有肝硬化病史,免疫功能本就低下,故不容易短期治疗恢复。因患者非常担心癌变,建议考虑手术。 女性宫颈HPV感染,属于病毒感染,中药治疗病毒感染还是比较有优势。比如小儿感冒发热,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用中药常常24小时左右就能热退身安;再比如皮肤疣,中药抗病毒的效果也很好,不需手术,服中药多可治愈。只是,中药抗病毒并不是药物直接有这样的作用,往往是通过调整人体环境来实现的。 女性妇科的感染,因为处于人体的下焦,多和“寒”与“湿”相关。治疗上最常用的主方就是“干姜苓术汤”。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仲景的这段条文我们不去一字一字的解释,只是把病机简单说一下,就是人体腰以下的寒湿,都可以用甘姜苓术汤来治疗。 甘姜苓术汤其实一共只有四味药: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甘草干姜暖中祛湿,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是妇科中治疗寒湿带下的基本方。 寒湿日久,也会化热。就像农村晒麦秆一样,如果没有晒干就放入仓库,湿气一捂,冬天都有可能自燃。宫颈HPV感染,多是在寒湿的基础上,还化生出了热邪,治疗上还需要加入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比如败酱草、苦参、土茯苓、薏苡仁等。 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还需要扶助人体正气,促进邪正相争,这时常常加入人参、山药、仙鹤草等扶正药以祛邪。 治疗原则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治在太阴(脾经),温化寒湿与清热利湿药同用,佐以扶正祛邪”。 另外,肝经环绕阴器,宫颈的病变与肝经关系也非常密切,柴胡、当归、白芍、吴萸、香附、小茴香等调肝之药在治疗HPV时也会用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要保持心情的舒畅,不要总是唉声叹气、疑虑不断,这样也会影响到我们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 总之,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核心,不是仅仅着眼于“病”。只要人体恢复平衡的状态,就可以慢慢杀死病毒。《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科普一下“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又称为HPV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发病的疫苗。 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病,可防止人体感染疫苗所涵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变异。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也可以引发其他相对少见的癌症,如阴茎癌、喉癌、肺癌和肛门癌等。 HPV的主要途径是性或皮肤与皮肤接触传播。(朋友们,千万别把HPV感染当成性病,这和生活作风无关,只和卫生习惯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