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射中级考试知识点-神经五官部分

 zskyteacher 2019-05-10


 中枢神经

  1) 正常小儿前囟闭合年龄是:1~1.5岁

  2) 颅骨缝在30岁以后逐渐融合

  3) 小儿颅缝闭合的顺序为:矢状缝、冠状缝、鳞状缝、人字缝和枕骨乳突缝。 颅缝多在生后3~4个月闭合,少数永不闭合呈永存颅缝、多见于额缝

 4) 中颅窝孔、裂由前到后顺序为:圆孔-破裂孔-卵圆孔-棘孔

 5) 颅底位可以显示:卵圆孔、破裂孔

 6) X线片上正常内听道的宽度平均约为:5mm

 7) 正常视神经孔径大小约为5mm

 8) 脑血管造影侧位片上大脑前动脉发出:眶额动脉、额极动脉、胼缘动脉

 9) 颞顶枕叶通常是以自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作为枕叶的前界,自此线的中 点到外侧沟后端的连线,是顶、颞二叶的分界

10) 麦氏孔(Magenide)位于四脑室下端,梗塞时可导致双侧侧脑室、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均扩张

  11) 小脑半球借上、中、下脚分别与中脑、脑桥、延髓相连接。小脑上脚由起自 小脑齿状核的传出纤维组成,上行至中脑,小脑前叶又称旧小脑,齿状核为小脑核团中最大者,原裂之后的部位为小脑后叶

  12) 脑部铁沉积始于儿童,年龄分别为:苍白球-6个月,黑质-9~12个月,红核 -1.5~2岁,齿状核-3~7岁,壳核-60岁

  13) 脑出血CT水肿高峰发生于发病后:4~6天,脑梗死水肿高峰是:2~5天

 14) 多发性硬化CT表现的特点是:病灶多发,大小不等,位于脑室旁,垂直于 侧脑室,多无占位效应,急性期病灶可强化

  15)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疾病包括: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脑裂畸形、灰质异 位、半巨脑畸形等

  16) 单纯孢疹病毒性脑炎发病突然,迅速恶化,以颞叶底面与内侧(包括海马结 构与杏仁核)、额叶眶面、扣带回前部等边缘系统为中心,引起广泛性脑坏死、软化、出血及神经胶质丧失,病变区显著肿胀

  17) 按WHO分级标准,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Ⅰ级 

头颈部

  1) 出生时未发育的鼻窦是:额窦

  2) 额窦可显示于:瓦氏位、柯氏位、侧位片

 3) X线检查上颌窦炎最合适的位置是:瓦氏位

  4)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有粘膜下皮质白线消失,邻近骨壁增厚硬化

 5) 鼻窦粘液囊肿多发生于筛窦和额窦,上颌窦和蝶窦少见,一般为单侧

  6)  鼻息肉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或呈线条状轻度强化;若为出血性息肉则T1WI、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检查有不同程度强化

  7) 眼眶异物X线定位法很多,通常采用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手术切口标记定 位法、多发性眶内异物定位法、生理学定位法和几何学定位法,其中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最常用

  8) 眼眶内侧壁由哪些结构组成: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板

 9) 眶下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及颚骨眶突组成

 10) 正常双侧眼球突出度相差3mm有病理意义

 11) 眼眶骨折多见于内侧壁和底壁

 12) 下颌关节间隙正常值为:2mm

 13) 正常颈椎前软组织厚度不超过1cm

 14) 脑脊液鼻漏,常见于:筛骨骨折

  15) 按骨折的好发部位可将上颌骨骨折分为三型,其中的Ⅲ型骨折线不能通过: 上颌窦底部

  16) 上半规管后脚与后半规管上脚为共脚,称为总骨脚

 17) 双45°颞骨岩部周围像,又称为:梅氏位

  18) 鼻咽侧位片上,正常成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不超过1.5cm

 19) 鼻咽癌常规X线检查体位是:鼻咽侧位+颅底位

 20) 鼻咽癌MRI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

 21) 舌癌MRI的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图像显示最佳,T1WI病灶呈等信号,T2WI 呈高信号,边界不清,病灶在增强时有强化

  22) 颞骨骨折分为三型:纵行骨折,占70%~8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横 行骨折占2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垂直;混合型骨折较少见

  23) 颞骨骨折后出现眩晕、感音性耳聋、自发性眼震和面瘫,其最可能的骨折类 型为:横行骨折。横行骨折线多起自后颅窝枕大孔,横过岩锥达中颅窝,止于颈静脉孔和棘孔等处,少数穿过内耳道和骨迷路

  24) 解剖上,腮腺分为浅深两叶,其分界为:面神经,于下颌角后缘腮腺颊部, 常见颈外动脉与面静脉形成点状致密影,居于面神经前内侧,可作为辨认面神经与划分腮腺浅深叶的解剖标志

  25)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很普遍,最高达86%,其中以颈深上淋巴结后组转移为最 多

  26) 腮腺混合瘤的典型CT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

  27) Warthin瘤常见于50岁以上的高龄男性,通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多位于腮 腺浅叶下极,肿瘤常有较薄的包膜和大小不等的囊腔。Warthin瘤较易产生蛋白含量高的囊腔,T1WI、质子像及T2WI均呈高信号,颇具特征

  28)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神经外胚层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大多属于未分化型。肿 块边界多清楚

  29)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占52%~70%

  30) 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10岁以前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早且严重,可 出现斜视和眼球震颤,多伴有视乳头水肿或萎缩

  31) 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起自先天性黑痣,好发于后1/3脉络膜。本病好发于中老 年人,大多为单侧发生。此瘤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呈扁平状生长,伴有新生血管,可引起出血和渗出,导致视网膜剥离。肿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A型棘细胞瘤、B型棘细胞瘤、表皮细胞瘤和混合细胞型,其中A型预后好,B型及表皮细胞瘤预后差

  32) 牵牛花综合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视盘(视乳头)先天性失常,多为单侧发 病,眼球小于健侧,为视神经远端(视神经与眼球连接部)漏斗形异常扩张,常伴有视网膜剥离

  33) 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海绵窦增大,眼球突出,眼外肌增 粗,眼睑肿胀,增强扫描显示增粗的眼上静脉和增大的海绵窦明显强化

 34)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单纯型CT表现为:听小骨部分吸收、破坏,鼓室粘 膜增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粘膜增厚,气房间隔增粗,密度增加

  35) 鳃裂囊肿为鳃沟或鳃囊闭合不全,囊肿在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若继发感染则囊液信号增高,囊壁增厚

 36) 喉淀粉样变性特征性信号改变为:T2WI等或略低信号

  37)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与脑灰质相比,炎性肉芽组织在T1WI多数呈等信 号或稍高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有强化。胆脂瘤肉芽肿在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38) 颈动脉三角的边界包括:肩胛舌骨肌、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前缘

 39) 迷走神经瘤与颈动静脉典型关系为:肿瘤使动静脉分离

 40) 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外动脉的水平最常见于C4

  41) 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测量方法为CC法,管腔狭窄率(%)=(颈 总动脉管径-最小残存管径)/颈总动脉管径×100%。狭窄程度分级按以下标准:0~49%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

  42) 头颈部肿瘤的N分期为: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x:区域淋巴结不能显 示;N1:同侧转移淋巴结其直径<3cm;N2:同侧(>3cm,<6cm)或对侧淋巴结转移;N3: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6cm

  43) 淋巴结内部信号不均质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可靠征象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