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这次认真聊一聊

 风纤雀 2019-05-10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ckDrive骇驾”(ID:hackdrive),作者刘布斯,36氪经授权发布。

昨天,百度宣布设立L3智能汽车事业部,与L4自动驾驶事业部。据媒体资料,这里的L3、L4是根据美国NHTSA的标准来划分的。

其实,关于汽车智能化的分级,业界有两套标准。第一是由美国交通部下属的NHSTA(国家高速路安全管理局)制定的;第二是由SAE International,即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

两个机构的标准都把自动驾驶分为了L0~L5,其中L0指的是人工驾驶。要注意的是,其实NHTSA早在2016年9月份,就统一采用了SAE International的分类标准。

所以,这两套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对于L4、L5的定义:

在NHTSA的老分类中,L4就已经是全自动驾驶,工况具有局限性;而L5则指的是车辆的智能化,已经达到了人类驾驶的水平,可以处理所有的工况。

问题就出在对于L4的定义上:NHTSA规定,L4虽然叫做“全自动驾驶”,但局限于车辆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即设计适用范围。也就意味着,只有在HAV(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即高度自动化的车辆)被设计适用的场景下,才能实现全自动驾驶。

这个设计适用的范围,其参数包括道路类型、地理区间、速度区间、环境、气候等。

而SAE International的标准,就更加简洁一些。他们规定:

关于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这次认真聊一聊

注意,这里的L5,是规定车辆必须可以应对所有工况,包括在激烈驾驶(即极限情况)下,也能够顺利过关。

其实,全自动驾驶这个叫法,存在一个理解上的分歧:究竟能否完全取代人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激烈驾驶的处理。

这个叫做Fallback设计,在上表中对应的是“激烈驾驶的应对”,也叫做“风险最小化退出机制”。它是指,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尤其是超过ODD范围外的工况中,车辆要选择风险最小化的应对方案。

关于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这次认真聊一聊

SAE International解释:对于激烈驾驶(极限情况)的应对,是指机器从操作(转向、加减速、监控环境)、战术(应答事件、变道判断、转弯以及转向灯的使用等)这两个方面评判的,但不包括对于战略上的决策,比如决定目的地和途径点。

而他们标准下的L4、L5,在Fallback设计上,都是由系统来应对,非人工接手。这说明智能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其中,L5已经可以覆盖所有工况,即ODD的范围无限大(由机器学习不断改善驾驶技能,严格来说智能程度是99.99999...%)。

所以,百度L4自动驾驶事业部在做的事情,按照NHTSA的标准来解读,也就是在特定的ODD范围内,实现全自动驾驶。 

关于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这次认真聊一聊

关于这一点,早在2013年,奔驰的S500 Intelligent Drive就已经实现了。当时,这款车在德国沿着世界上第一辆车(也是奔驰)行驶过的路线,全自动化行驶了103km。

百度的L4虽然叫做自动驾驶事业部,但ODD范围是多大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这不是部分人认为的那种“无人车”。

此前,百度、宝马和中科院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宝马3系GT,在北京五环上到高速,就属于一种局限性很大的ODD范围。

自动驾驶概念的火爆,让很多人充满了幻想。其实,《硅谷》第二季第一集中出现的Richard被一辆无人驾驶的Prius带走的场景,依然是不现实的。包括特斯拉Autopilot所涉及的全自动驾驶概念,也是在一定的ODD范围内有效的。最终,在Fallback设计上,都要求助于人工接管。

真正的L5,距离我们还十分遥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