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赵武灵王”是后人给加上去的,其实赵雍曾参与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发起的“五国相王”,被称为赵王,不久他就认为名过其实,就去掉王号,改称赵君;真正的赵君称王,是从武灵王谥号开始的。 赵武灵王执掌赵国后,东有齐国和中山国,北有燕国和东胡部落,西有楼烦部落和秦国及韩国。于是赵武灵王开始军队改革,通过胡服骑射,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使赵国最终成为北方的霸主。 但是,就是这样一代枭雄,最终在继承人上做出了糊涂的决定,被围困在沙丘行宫,断水断粮三个月,被活活饿死在行宫。 至于,题主所问,为何长达三个月尽然没有人愿意来救驾?那么,我们就从头来捋一捋沙丘事件的前因后果吧。 赵武灵王五年(公元前321年),韩赵联姻,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夫人;韩女生下王子章,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史称太子章。 赵武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游大陵,娶了梦中情人吴娃;吴娃生下了王子何。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1年),吴娃去逝,赵武灵王十分伤心。于是就答应了吴娃死前的最后请求,废掉了长子太子章,改立吴娃的儿子王子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王子何,自号主父,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师傅。王子何即位后,即赵惠文王,国内的政治中心就逐渐地由赵武灵王转向了赵惠文王,大臣们聚拢在赵何身边。而赵武灵王退位之后,专心致力国家军队建设,收服楼烦,灭中山国,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胜利。 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赵武灵王开始看自己的儿子,王子何、王子章两人都是自己的骄傲。王子何现在接了自己的班,成为赵国的国君;而王子章这位曾经的太子,现在却成为一名普通的王子,每次拜见弟弟时萎靡颓废的样子让赵武灵王十分痛心。 同样,赵武灵王拥有与段正淳一样的多情性格,自己对吴娃是爱,对韩夫人也爱。如今,两个最心爱的女人都去世了,对于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儿子,赵武灵王希望他们都能分享自己创造的无上伟业,尤其是公子章。 每次想起公子章在无辜被废后,赵武灵王就会更加的愧疚。于是赵武灵王封公子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相公子章。田不礼本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于是抓住机会,就不停的对公子章灌输长幼有序的思想,让对王位本已经心如死灰的公子章,开始对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同时,赵武灵王经常与公子章居住在一起,衣食住行均命人准备两份,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赵王何的几乎一样。赵武灵王对公子章的厚待让朝中的许多大臣开始倒向公子章。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结果遭到肥义的反对。肥义本为赵肃侯的贵臣,留给赵武灵王的托孤重臣,曾全力支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肥义的反对,让赵武灵王失去重新执掌赵国权利的希望,开始倒向公子章,让赵惠文王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让公子章决定采取武力措施夺权。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意图乘机杀掉赵王何。结果,让肥义识破计谋,代赵王何前往,果然肥义被杀。于是赵王何排人包围主父宫,与公子章展开激战;公子章败退入主父宫,受到赵武灵王保护。但赵王何部将依然攻入主父宫,在赵武灵王面前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 由于赵武灵王地位超然,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于是赵王何部下将主父宫中仆人全部驱逐出宫,然后将赵武灵王困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又被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最后被活活饿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