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学生100分之路 2019-05-10


最近重读《跃迁》这本书,给大家分享一点读书心得。
个人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是第三部分——联机学习。其中讲到的问题树,以及知识IPO,虽然逻辑简单,但是很受用。
而本书的其余几个部分,可以酌情阅读。
这本书讲的是成为高手的技术,结合本书,我帮大家归纳了一个高手模型。
1、选定方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高价值区
做任何事,先明确自己的方向,你准备做什么。
作者的建议是,在高价值区,做最正确的事。
高价值的事,找起来不难,而且也容易扎堆。比如,阅读,写作,营销,社群,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都是高价值的事,但做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只要能看见红利,各路人马一定蜂拥而至。
那么,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向呢?
你先想想自己的优势在哪,再根据优势,选择方向。
比如,你喜欢写作,写得也还好,那么你就选择写作作为你的高价值区。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2、拆分系统,打造自己的差异点
我们刚才说了,高价值的事竞争激励,你没有专属标签,没有差异点,你很可能就会挂掉。
那么如何打造自己的差异点呢?
细分高价值的事,选择那些做得少,你却相对擅长的事。
我们以写作为例,新媒体写作者,多如牛毛,未来还可能更多,你没有差异点,永远出不了线。
但是如果你选择在写作的细分领域,写出名声就不一样了。
我认识几个作者,有人通过写亲子文破局,有人通过写经管类讲书稿破局,正是他们在细分领域写出成绩,进而拥有了更多资源。
3、以问题为引导,在各个细分领域做到及格
专注一个领域,会让你有机会破局,但任何事都应该做好几手准备。这个时代,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稍不注意,我们擅长的东西就会过时。
所以,在专注一个领域的同时,在其他细分领域,尽量都做到及格。
而且各个细分领域间的互联,能让你更系统地认识这个区域,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再拿写作举个例子,讲书稿风风火火一年左右,此时已处于淡季,当时那些通过写讲书稿月入过万的作者,今天可能都赚不到多少稿费了。
而那些一开始就多方面接触的作者,还能写很长一段时间。
这里想强调的是,我们做一件事,要在各个细分领域做到及格,在单一领域做出自己的差异点。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新东方名师的例子。第一代专业性特别强的新东方老师没火,反而是第二代新生的、非专业出身的老师成了知识网红,而且现在都是知识付费界的大佬,比如李笑来,罗永浩,古典,李尚龙等。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新生代老师,知道自己在专业上比不过专业性特别强的老师,所以横向发展,扩展自己的细分领域,然后选择擅长的内容,打造自己的标签。
比如,古典老师在英语教学的每个细分领域都做到了60分以上,他还在自己的课堂上加入生涯规划的一些内容,学生都特别感兴趣,然后顺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而如何短时间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所突破呢?最好的方法是给自己提问。
以问题为引导,让自己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4、市场调研,从需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产品
当选定好自己的方向,找到差异点,做出成绩,而且各方面都还可以之后,接下来,应该以差异点为突破口,构建自己的知识产品。
在书中,古典介绍了知识IPO系统,I,输入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P,解决问题,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0:输出产品,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这是典型的以需求点为引导,思考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产品。
古典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在新东方讲课时,学生经常问他,老师,我适合做什么,出国学什么?他为了回答这类问题,开始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在自己的课程上加入职业生涯规划。
后来,慢慢传播开来,找他做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意识到这部分市场需求很大,为了做好咨询,他读心理学的研究生,考生涯规划师证,关于这一块,慢慢有了自己的领悟,然后出书,成立公司。
他在不断解决遇见的问题过程中,不断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产品,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问题让他发现机遇,思考让他加速成长,总结让他硕果累累。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好方式,知识IPO系统可以称之为学习者的最佳利器,可以应用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比如,现在人们要么做读书营,要么做写作营,而对于读书来说,不写作做复盘收效不大,对于写作来说,不读书经常感觉腹中墨水太少。
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方法,可以折中一下呢?
以这个问题为引导,应该怎么解决呢?
对于写作者来说,读书要么是积累素材,要么是学习写作技巧,要么是增强逻辑思考能力,要么是提高认知。
所以读书的书目如果能满足以上几点的话,完全可以把读书营和写作营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特有的读写训练营。
这便是知识IPO系统解决问题的具体应用。
5、以教促学,联机学习,将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想成为知识高手,最快的方法是,输出倒逼输入。
而就输出而言,教别人是最直接,最有用的途径。因为想给别人讲明白,首先你要很明白,另外,讲课、做分享,内容必须要成体系化,不然没法把一个概念讲透彻。
所以,你准备讲课内容的过程,是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而当前的人们,过于推崇以教促学这个概念,更有甚者说,卖是更好的学。
这是对知识服务的不尊重,既然卖知识,至少是自己深刻理解后专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是随便在哪搬来就用的知识。
我认为,以教促学完全可以,但应该建立在免费分享的基础上,或者以做一款成熟的知识产品为目标去学,这才是对知识负责的态度。
另外,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对于问题,不能自己蒙着头研究,而应该多和别人探讨,联机学习,发挥众人的才智,才能将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古典在书中讲了他用联机学习写《跃迁》这本书的经历:找了几个其他行业的高手,一起摩擦,打磨方案,最终成书。
这也给了我一些思路,比如,联机读书,大家共读一本书,每天规定读完同部分内容,然后写复盘,擦火花,将读书的效果最大化;
又比如,联机写作,大家共同攻打一个平台。一篇文章由主题,框架,素材,金句几部分组成,众人可以一起研究攻破。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6、寻求杠杆,利用势能,实现跨域
要想做大一件事,都离不开杠杆的助力。这杠杆可以是工具,渠道资源,他人助力等等。
经过前5步的沉淀,这时的你基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拥有了成型的知识产品,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推销自己与产品,让需要的人及时得到帮助。
而此时,你如果不寻求杠杆,借助势能的话,你实现跨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里,考验的就是你的运营能力。
最好是能和同类型的渠道谈合作,让他们推你,借助平台的势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你。
如果找不到推你的平台,那么只能一步步慢慢走,等待机会的出现。
7、专注做好一件事
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专注做好它。
现在的人容易急功近利,心猿意马,但你要明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你兼顾了太多事,必然做不到深耕一件事。
而一个人想在知识上有所积淀,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日复一日的阅读写作,需要求而上索的恒心,所以,用专注的态度,深度耕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高手。
最近看了几本知识网红的新书,让人很失望,出书还是要慎重,不要为了名气,金钱,砸了自己品牌。不要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成为事实。
任何时候,对知识心怀敬畏,对读者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你才能在知识界屹立不倒。
8、持续迭代,系统性进步
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知识,能养活你一辈子。
作为知识生产者、创业者,及时更新思维,在时代的脉络中,不断学习,寻求进步才是立身之法。
在有书3周年年会上,雷总说到,用成长型思维充实自己,用终生成长对抗知识寒冬。
风口永远在变,我们难以琢磨,这不是说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成长的自己,便是以变化应对变化,最完美的策略。
持续迭代,系统性进步,成长的你,未来可期。

如何成为一名知识高手?(深度好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