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23期:写论文不能靠自己摸索,也不能坐等体制改革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5-11

本次给大家提两条建议。第一,虽然我们就大人物和小人物说了那么多,但实际上国内的大环境正在慢慢发生变化,一方面,我们能感觉到大人物和小人物这两个世界的区别越来越大,小人物的生存变得越来越难。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我们整个的环境在慢慢的变好,评价体系也在慢慢改革,慢慢朝着一个把现有的不合理的有缺陷的地方,向一个更好方向改革的变化。我们暂且不说改革的效果如何,至少大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很多问题已经积累到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了,比如学术不端。所以,我们现在相应的改革也都在慢慢的启动,整个的大环境是朝好的一方面发展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们不能等待这种改革,因为我们等不起这种改革的结果,成或败,都不好说。但不管好或不好,我们都不能等,比如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历经十年了,素质教育搞了十年,医疗体制改革也历经了十年,这些我们能等吗?比如,我们不搞应试教育,搞素质教育,那也只能等素质教育改革成功以后才能实行,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进行应试教育,因为报考的条件在那里摆着,所以我们等不起,真等是会吃亏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撑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这种张力和对立的缺陷,比如上海的应届生高考的比例非常低,有一年的比例连20%都不到,这也就意味着有80%的人都不参加高考,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上海80%的孩子都出国了,家里有钱就不用管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了。目前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也是这样的,我们等不起,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正在改革就不写论文了,据我判断,大部分人都等不起。

第二,更不能自己摸索,要积极寻找专业服务机构,为什么不能自己摸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们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要积极去寻找专业的服务机构,不能自己去摸索,摸索会影响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为你一摸索就会发现,学术写作这个领域,包括写论文、做课题,这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有很多,一旦陷入这个领域,搞起来就没完没了了。但实际上,每个人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要积累的专业知识。所以,我建议大家既不要等,也不要自己摸索,要积极的去寻找专业的服务机构。因为别人都不摸索,就你自己摸索,别人已经报了周老师的培训班了,并且一年就发了两篇论文,而你通过自己摸索,根本不可能完成,或者说完成的概率很小,所以自己摸索肯定是要吃亏的。 

(作者:周传虎,学术写作大讲堂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