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边小河里绝迹30多年的蝲蛄如今又出现了,现在村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野鸡、狍子、野猪、梅花鹿。”5月6日,记者在珲春市春化镇官道沟村蹲点采访,46岁的村民王忠贤谈起近些年来村里的生态变化,脸上洋溢着喜悦。 官道沟村坐落于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距中俄边境线仅10公里。记者刚到村口,便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小心虎豹出没”。 据媒体记载,官道沟村长期与以东北虎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相邻而居,有许许多多亦喜亦忧的故事。2002年1月,村民曲双喜、尹石钟在距村约3公里外,被一只东北虎袭击,曲双喜的右肩被虎掌拍成粉碎性骨折。 在村东北的院落里,记者见到了60多岁的曲双喜。“现在野生动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我早就不打猎啦,我们老哥几个2010年还一起加入了农民巡护队。清套子、反盗猎、养蜂,看护山上的红外相机。”老曲告诉记者,在保护区成立以前,这一带大的野生动物很少见,可这几年冬天,人坐在屋里就能看到对面山上成群的梅花鹿。 68岁的郭成文说,原来一些野生动物很怕人的,可现在见到人也不躲,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狍子和梅花鹿等野生动物。 生态好了,野生动物多了,一些难题随之而来。“野猪祸害庄稼最邪乎。每年中秋节前,都要到地里支窝棚看护庄稼,每晚二三十分钟就要出来一次,用放鞭炮、敲铜锣、喇叭喊等办法驱赶野猪,一宿都不能睡觉。”郭成文说,现在政策好了,被老虎伤害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祸害的庄稼,政府都给予补偿。 4月24日,村民王忠贤到旋耕过的田地里溜达,看到地里有明显的野兽足迹。“一看就是成年虎留下的。”王忠贤说。 官道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未说,今年4月17日,村委会办公室的玻璃被砸了一个大窟窿,正当大家准备报案时,发现办公室的角落里有一只受了伤的野鸡,这才破了“砸玻璃案件”。 据珲春市林业局副局长贺照海介绍,近年来,珲春市通过持续监管,森林保有量、森林蓄积量及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高,现有陆生野生动物51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2012年,珲春市成立野生动物巡护队,弥补了以往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空白,至今共开展巡山清套活动1200余次。在监测方面,珲春市林业局从最初的10个点位、20架相机,增加到75个点位、150架相机。通过监测,2013年在中国内陆首次获得雌性东北虎带幼虎活动的镜头;2015年2 月再次获取到另一个东北虎家庭珍贵影像。2017年,通过监控发现东北虎新个体3只、东北豹新个体1只。至今,在珲春辖区内共发现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 本报记者 相恒波 来源:延边新闻网 |
|